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9篇
  28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5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上接2013年第7期第88页)2.3.4妊娠猪舍夏季舍内、外温湿综合环境对于妊娠母猪来说,温度不仅是其体感舒适度的唯一标准,通常都是温度湿度共同决定了其舒适程度。温湿指数(THI)是将气温和湿度二者综合来评定炎热程度的一个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相似文献   
52.
不同建筑材料猪舍围护结构的夏季隔热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寻找夏季隔热效果良好的猪舍围护结构材料,对北京市某猪场的猪舍和部分附属用房的吊顶、东墙和西墙内表面温度、舍内、舍外温度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表明,试验期间,彩钢夹芯板屋顶+单层彩钢板吊顶、平面钢筋混凝土楼板屋顶+石膏板吊顶和彩钢夹芯板屋顶+PVC吊顶的内表面温度的最高值分别为35.3℃、32.8℃和31.2℃;24砖墙+外保温(5cm厚岩棉)东墙、24砖墙东墙和空心水泥板(10cm)+单层彩钢板(空气层17cm)东墙的内表面温度最高值分别为30.1℃、30.7℃和36.0℃;24砖墙+外保温(5cm厚岩棉)西墙、24砖墙西墙、空心水泥板(10cm)单层彩钢板(空气层17cm)西墙和单层彩钢板西墙数值分别30.2℃、31.1℃、38.8℃和44.7℃;24砖墙+外保温(5cm厚岩棉)+彩钢夹芯板屋顶+单层彩钢板吊顶和24砖墙+彩钢夹芯板屋顶+单层彩钢板吊顶的舍内温度最高值分别为35.5℃和36.0℃。在北京地区,24砖墙+外保温(5cm厚岩棉)+彩钢夹芯板屋顶+单层彩钢板吊顶和24砖墙+彩钢夹芯板屋顶+单层彩钢板吊顶的建筑形式都能起到一定的夏季隔热的作用,符合夏季猪舍隔热设计要求,两种建筑形式内的夏季最高温度均超过各阶段猪的高临界温度。  相似文献   
53.
<正>我国生猪生产水平明显低于畜牧业发达国家,据调查,目前疫病频发和母猪繁殖力低下是制约我国生猪生产的主要因素。母猪(含后备、空怀、妊娠、哺乳母猪)与其他猪群一样,其生产力和健康取决于种、饲料、管理、疫病和环境五大因素,其中环境已成为我国养猪生产中变数最大、最关键的因素,如猪舍过热、过冷、潮湿、昼夜温差太大等不良环境条件,可直接引起猪感冒、腹泻或呼吸道疾病;而猪舍空气中的飞沫和粉尘又是微生物繁殖和传播疫病的媒介。此外,环境条件差、福利状况不佳引起的应激,不仅是造成母猪繁殖力差和仔猪成活率低的重要原因,也可以导致猪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易感性提高,容易引发各种疫病。  相似文献   
54.
 为了研究体重和激素重复处理对羔羊卵泡及卵母细胞发育能力的影响,试验采用注射外源FSH+ PMSG的方法,对5~15周龄的羔羊进行激素处理,诱导其卵泡发育并活体采卵,卵母细胞体外培养。结果显示:(1) 体重居中(M组)的羔羊获得的卵泡数目多于体重较轻(L组)和较重(W组)的羔羊组,但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M组卵母细胞数目多于其他两组,且差异显著(P<0.05)。(2)M组羔羊获得的卵母细胞体外发育卵裂率高于L组和W组,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W组桑囊率高于其他两组,且与L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3)重复处理组与初次处理组相比较,卵巢直径差异不显著,而重复处理组羔羊卵泡数目和获得的卵母细胞数目明显少于初次处理组,差异极显著(P<0.01),同时,重复组获得的卵母细胞卵裂率和桑囊率均低于初次组。结论:羔羊体重居中,其卵母细胞数目和细胞的发育率均好于体重过轻过重的羔羊,重复处理后羔羊所获卵母细胞数目少于初次处理。   相似文献   
55.
该研究通过纤维风管4种开孔方案设置,结合湿帘冷风机,满足到达1.3 m高度时,1号、2号、3号及4号风管射流风速分别为1.5、2.3、3.1、3.9 m/s;测量牛舍的环境指标和试验牛的生理指标,比较缓解热应激效果,探索较优化的开孔方案。结果表明:测定期间,4个风管区域之间温度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比舍外低2.1℃(P<0.05);相对湿度均低于85%。试验牛所在3号风管区域平均风速最高,为1.32 m/s;1号风管区域最低,为0.62 m/s。二氧化碳浓度3号风管区域最低,1号风管区域最高(P<0.05)。牛只呼吸频率3号风管区域最低,为42次/min,1号风管区域最高,为52次/min,肉牛呼吸频率与试验区风速显著负相关。该研究表明,湿帘冷风机-纤维风管系统可有效缓解肉牛热应激,开孔方案设置满足到达1.3 m高度时射流风速为3.1 m/s的风管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56.
夏季高温对家兔的生产会造成严重影响,现在畜牧生产中,密闭式畜舍普遍采用的较为经济、高效的降温方法就是湿帘降温结合负压纵向通风,但是在湿帘-风机降温系统的设计中,由于设备选择、安装、运行的不当或区域气候条件的差异,实际使用的效果往往和预期有较大差距,一些湿帘降温的兔舍没能有效地控制舍内的热环境。本文就从湿帘的选择、湿帘设计参数的确定、湿帘供水要求、纵向通风及兔舍密闭性、设备维护等几个方面来阐述纵向通风和湿帘降温的正确设计和使用方法,以增进对这种降温方法的认识,帮助达到最佳的通风降温效果,降低高温对家兔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
规模化奶牛场牛群结构的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处于不同生长阶段奶牛的生理特点、生活习性、营养需求以及对饲养环境的要求都不同,根据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特点和对饲养管理的不同要求,应将奶牛分成不同类群,采用不同的饲养管理措施.各类群中饲养的奶牛头数占总存栏牛头数的百分比称为规模化奶牛场的牛群结构.  相似文献   
58.
猪舍内温度和通风对猪的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猪舍内小气候因素对猪的生长发育、发情繁殖等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温度和通风是决定猪舍内小气候的两大重要因素。论文综述了温度对不同阶段猪群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的影响、不同国家猪舍中温度及通风设定及控制参数。以期为中国猪舍温度和通风控制提供设计参数,并为猪场生产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
猪舍有害气体及颗粒物环境参数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舍内产生的氨气等有害气体不仅对猪舍内的猪只和工作人员的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有害气体的排放还将对周边环境及大气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文内对比了美国、中国猪舍内有害气体环境控制标准,综述了美国、中国及欧盟成员国关于氨气、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及颗粒物在猪舍内的浓度监测值及排放值,以期为中国猪舍环境控制的力度和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猪舍不同围护结构夏季隔热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寻找夏季隔热效果较好的猪舍围护结构类型,对不同墙体、屋顶结构类型猪舍的东墙、屋顶、吊顶内表面温度、舍内外温度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期间,黏土瓦屋顶+聚苯板吊顶的猪舍和彩钢夹芯板屋顶+聚苯板吊顶猪舍的吊顶内表面温度最高值分别为33.6℃和36.2℃;黏土瓦屋顶上覆盖彩钢夹芯板猪舍和黏土瓦屋顶猪舍内表面温度最高值分别为33.5℃和40.9℃。黏土瓦屋顶+聚苯板吊顶、黏土瓦屋顶上覆盖彩钢夹芯板猪舍屋顶隔热设计符合要求。240mm厚黏土砖墙50mm聚苯板、240mm厚黏土砖墙、370mm厚黏土砖墙+70mm挤塑板、370mm厚黏土砖墙东墙内表面温度最高值分别为32.7℃、32.3℃、32.1℃和32.7℃,四种墙体均符合猪舍东墙夏季隔热设计要求。四种猪舍围护结构类型中,370mm厚黏土砖墙+70mm厚挤塑板墙体、瓦屋顶上覆盖彩钢夹芯板屋顶猪舍隔热效果最好。试验结果可为北京市规模化猪舍建筑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