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3篇
林业   8篇
农学   14篇
  4篇
综合类   88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4篇
园艺   1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黄连木种子组织培养不同消毒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连木是中国一种重要的木本能源植物,由于其种子存在内生菌,造成以种子为外植体的组织培养困难。为了高效获得可以用于组织培养研究的无菌种苗,笔者研究了各种消毒方法对其内生菌的抑制效果,以黄连木成熟种子为外植体,分别测试了种子浸泡与否、20% NaClO、0.1% HgCl2、10% H2O2及20% NaClO溶液与超声波相结合等消毒处理对其抑菌和发芽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种子消毒之前,不经过预浸泡处理的消毒效果要远好于浸泡处理24 h的消毒效果;20% NaClO和0.1% HgCl2溶液对黄连木种子内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发芽率有明显影响,最高发芽率仅为46%。10% H2O2的除菌效果好于前2种方法,且处理后的种子发芽率得到提高。而采用20% NaClO溶液与超声复合处理种子10 min,可以获得更好控制污染的效果,且有利于种子的萌发,种子发芽率可达79%。因此,NaClO溶液与超声复合处理为黄连木种子消毒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2.
德钦苜蓿品比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阿尔冈金为对照品种,对德钦苜蓿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德钦苜蓿生育天数为233~246天。在3个试验点种植,越冬率平均为95.3%,与对照品种阿尔冈金(均值77.4%)差异显著(P<0.05)。德钦苜蓿和阿尔冈金三年3个试验点的平均株高分别为38.2 cm和27.1 cm,差异极显著(P<0.01)。其生长速度也与阿尔冈金差异极显著(P<0.01)。2004年三个试验点德钦苜蓿的茎叶比均显著低于阿尔冈金(P<0.05),2005年、2006年均极显著低于阿尔冈金(P<0.01)。产量测定结果表明,三年各试验点德钦苜蓿鲜草、干草产量均极显著高于阿尔冈金(P<0.01)。营养成分分析表明,德钦苜蓿在初花期和盛花期粗干物质含量分别达25.73%和28.04%,蛋白含量分别达24.50%和19.41%,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分别为68.03%和66.56%,其营养品质已经达到了1级水平。抗性分析表明,德钦苜蓿能较好地适应高温高湿环境,耐贫瘠。因而从引种的角度看,德钦苜蓿适应性强、高产、优质、适口性好,是一种值得在迪庆州推广种植的优良牧草。  相似文献   
33.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不连续垂直板电泳系统,对30份云南野生和逸生苜蓿材料多酚氧化酶(P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供试材料PPO检测分离出10条酶带,SOD 为6条酶带,二者多态位点百分数均为100%。对酶谱进行谱形分析表明,除1,3,4号3份二倍体材料外,其他材料均具有多条相同的共有谱带,但也存在明显差异;采用类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表明30份供试材料亲缘关系的远近与地理分布呈一定的相关性。试验结果可以作为研究云南苜蓿资源遗传关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34.
栗实象是板栗的重要害虫,平均果实被害率达50%~85%,严重时种仁被害一空,并诱发菌类寄生,以至采收后难以储存运销,给栗农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该虫1~2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地下土室中越冬,第二年或第三年6~7月在土室内化蛹,8月出土,9月为产卵盛期,9月下旬至11月上旬幼虫陆续脱离种子,入土越冬。栗实象发生程度与栗园环境条件、板栗品种以及成熟期关系极大。  相似文献   
35.
利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标记对德钦苜蓿♀×Acrora♂杂交组合的杂交亲本与杂交F1代、F2代的遗传变异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36对引物中筛选出4对引物,共检测到199个扩增片段,其中,有172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比率为90.5%,可以用于杂种后代遗传变异分析;(2)与杂交亲本比较,杂交F1和杂交F2代的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Shannon多样性信息指数和有效等位基因数(Ne)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遗传多样性增大,杂交F2代遗传变异程度最高,说明F2代发生了较大的性状分离;(3)杂交后代的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218,基因流(Nm)为0.874,表明杂交子代出现了较高的遗传分化;(4)杂交亲本及杂交后代遗传距离分布在0.128~0.284,其中,F1代与亲本的遗传距离最小,为0.128,而F2代与亲本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284。表明F1群体变异较小,F2群变异较大。依据Nei′s遗传距离系统树图可以看出,在杂交子代中,F1代群体与亲本的系统发育关系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36.
为获得天蓝苜蓿单倍体再生植株,本研究以野生天蓝苜蓿花药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设计L16(44)筛选适宜天蓝苜蓿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比较不同基本培养基及生长调节剂组合筛选适宜的分化培养基,并用1/3MS、1/2MS和MS添加不同浓度的NAA研究不定生根。结果表明:天蓝苜蓿现蕾15~25 d的花药其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最好,高达60.5%。4℃低温预处理2~4 d有利于愈伤组织诱导,诱导率达77.2%。适宜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NB+2,4-D 1.0 mg/L+NAA 0.5 mg/L+6-BA 0.5 mg/L+TDZ 1.0 mg/L,诱导率达78.5%。比较不同基本培养及生长调节剂的不同组合发现,NB培养基愈伤组织分化效果优于B5和MS,NB+NAA0.5 mg/L+6-BA 2.0 mg/L适宜愈伤组织的分化,分化率为66.3%。不定芽在1/3MS+NAA 0.5 mg/L中培养,生根率最高,为86.55%。本研究建立了天蓝苜蓿花药培养再生体系,获得了单倍体植株,为天蓝苜蓿的育种实践及基因组学研究提供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37.
新疆北部地区(北疆)苜蓿属植物秋眠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紫花苜蓿栽培品种为对照,对新疆北部地区(北疆)28份四倍体苜蓿属植物种群即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黄花苜蓿(M.falcata)、多变苜蓿(M.varia)的秋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北疆苜蓿属植物种群和国内紫花苜蓿种群相对秋眠性等级值水平为1~3级,其中野生种群表现为极秋眠性(1级),反映了中国苜蓿种质资源蕴藏着较强的抗寒性种质.针对我国苜蓿属植物资源研究现状和国际研究趋势,提出了加强秋眠性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8.
云南地区扁穗雀麦繁殖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野生种牧草扁穗雀麦的繁殖对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有性繁殖和营养繁殖效果都很好,种子产量可以达到270.00 g/m2,且种子发芽率在无任何处理的情况下也能达到80%以上,总繁殖效力平均为34.24%。扁穗雀麦有性繁殖苗期生长缓慢,生长速率为0.361 cm/d,但分蘖以后生长速率加大,抽穗开花期达最大;扁穗雀麦营养繁殖成活率较高,为89.7%,生长速度比有性繁殖快,并且随植株长大,生长速率呈下降趋势;种子产量随地上生物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39.
恢复措施对云南退化山地草甸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姜华  毕玉芬  朱栋斌  周禾 《草地学报》2008,16(3):256-261
采用围栏封育、补播、重建等恢复措施,并以围栏外为对照,研究各措施对不同退化梯度的山地草甸土壤微生物数量、脲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细菌的数量补播显著高于其它措施和对照(P<0.05);各植被恢复措施对山地草甸细菌数量的影响基本上表现为补播>自然封育>重建,而对真菌和放线菌数量的影响为重建>补播>自然封育;对土壤脲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为自然封育>补播>重建;土壤脲酶活性与细菌数量呈显著正相关,过氧化氢酶活性与细菌数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0.
为了恢复干热河谷退化山区草地的生态环境,提高草地的水土保持能力,于2004~2007年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的云南省永胜县设置样点,在退化严重的草地上建植了7个组合模式的灌草复合型草地,以凋落物量、最大持水量、有效截流量、草地盖度、草地土壤崩解时间为指标,对建植3年的灌草草地的水保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灌+草+藤"最适宜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的植被重建,其中"木豆+非洲狗尾草+高羊茅+大翼豆"建植模式显著地提高草地植被盖度和凋落物重量。凋落物的持水能力与凋落物重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土壤根量与土体崩塌时间呈显著的正相关。灌草草地植被盖度、凋落物量和根系重量的显著提高,有效地提高草地的持水量和有效截流量,推迟草地土壤崩解时间,增加了土体的稳定性,对防止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