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4篇
  8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正>本报讯近日,中国农大—司尔特测土配方施肥研究基地安徽协作网2014年工作启动会在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举行,中国农大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荣风副院长及陈新平教授、张卫峰教授、张朝春教授,安徽省土肥站钱晓华副站长,省农科院土肥所郭熙盛所长、叶舒娅书记、孙义祥博士及协作网成员专家,司尔特公司总经理金政辉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共40余人参加了启动会。会上,协作网各专家就三年来"大配方、小调整"技术路线指导科学施肥,分别从配方设计和  相似文献   
42.
吴倩  邹锦 《福建茶叶》2017,(12):277-278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政策的不断深入,在翻译研究中越来越重视对于中西文化融合的内容,茶叶作为具有悠久历史及在中西文化区域中均分布广泛的产品,承载了重要的文化传播和融合价值。本文通过应用成熟的翻译分析方法"有声思维法"对中西茶文化和茶产品进行翻译探究,旨在完成提升专业水平、培养文化素养、加强中西融合的多重意义。  相似文献   
43.
<正>针对近年有关延安晚熟红富士内在品质下降的普遍反映,笔者对陕西洛川、黄陵、富县、宜川、宝塔区、安塞等6个县区晚熟红富士苹果进行了果实内在品质采样分析和生产管理调查,基本明晰了果实品质下降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提质措施。1品质下降原因1.1果实套袋通过对套袋果实和无袋果实  相似文献   
44.
<正>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学效果又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课堂环境这三个方面,老师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环境又能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教师、学生、课堂三个因素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课堂。从这三方面着手分别完善,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1提高教师自身水平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一直处于学习状态,不断增长知识、改变观念,才能储备一桶新鲜的"活水",服务于学生,浇开每一朵小花。加强师德建设,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要学习道德理论,积  相似文献   
45.
正本报讯2017年12月28日,中国制造企业"双创"平台建设现场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举行了中国制造企业双创发展联盟工业互联网产业基金签约、Cloudiip 2.0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布、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和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项目授牌等仪式。经企业自主申报、地方推荐和专家评审,全国共有117家企业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企业,  相似文献   
46.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高产、抗病、早熟夏大豆新品种蒙1001,具有丰产性、稳产性好,生育期短,抗病、抗逆性好等特点,2014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7.
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进步,科技的飞速发展,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大环境,秘书工作中传统的、手工的办公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办公自动化"的概念的引进,并在其秘书工作之中的应用,使得从事秘书工作的人员从繁琐的日常工作中脱离出来,节省了许多时间来考虑工作中的其它问题,从而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办公自动化在秘书工作中的作用吴倩  相似文献   
48.
由于牦牛的经济价值较高,同时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养殖牦牛逐渐变得热门,但在养殖过程中,由于部分养殖户缺乏科学的养殖理念,无法正确辨别牦牛疾病、不及时对病牦牛进行隔离治疗等因素,造成牦牛大规模感染、死亡,严重影响了牦牛产业的发展.因此必须秉持绿色养殖理念,养殖户应当对牦牛的一些常见腹泻病有一定的了解,特别是传染性相关的疾病,其临床症状比较类似、传染性强,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疾病防控的学习,减少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9.
我国为猪戊肝发病率比较高的地区之一,曾发生戊型肝炎的多次爆发或大面积的流行,并可传播给人类,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回顾猪戊肝炎病毒结构特征研究,流行方式、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等,为猪戊型肝炎未来的诊断提供参照。文章收集国内外文献资料查询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电子显微镜(IEM)、免疫荧光实验(IFA)、荧光定量RT-PCR法对防治猪戊型肝炎进行研究,对其作了分析、比较和汇总。为猪戊型肝炎病毒提供了有效诊断方式以及防御措施。对猪戊型肝炎仍需养殖者认真护理,一旦确诊为动物戊型肝炎,应立即对其进行隔离治疗。  相似文献   
50.
对2006-2009年从山西各地疑似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例中分离到的7株IBV地方分离株的核蛋白基因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结果发现,7株IBV地方分离株核蛋白基因有5株含有一个长1 230 bp的ORF,其余2株含有1 227 bp,编码410/409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与常用疫苗株H120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存在基因突变现象。与GenBank中的34株国内外分离毒株核蛋白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和分析,系统进化关系显示41株IBV毒株分属于4个群,至少有3个群在我国流行,7个分离株分布在第Ⅳ群中,第IV群大多来自我国的北方地区地方分离毒株,第Ⅱ群来自我国南方地区的部分地方分离毒株,从N基因推导氨基酸进化树上分析可见,我国的IBV地方分离毒株主要分布在第Ⅱ和第Ⅳ群中,具有较明显的地理区域性,可见IBV地方分离株在基因进化关系上形成了自己较为独立的进化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