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1篇
综合类   20篇
畜牧兽医   87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检测猪伪狂犬病病毒gE抗体红细胞凝集试验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纯化的抗人红细胞单链抗体(ScF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gE蛋白双功能融合蛋白为抗原,建立了检测猪伪狂犬病毒gE抗体的红细胞凝集试验。利用方阵滴定试验筛选出最佳抗原工作浓度为55μg/mL,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20,作用时间15 min,与猪瘟(CSF)、猪细小病毒(PP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乙型脑炎(JE)、猪布氏杆菌病(Brucellosis)阳性血清和PRV gE缺失疫苗接种的猪免疫血清均不出现红细胞凝集现象,与PRV标准阳性血清反应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圈。与美国进口的PRV抗体检测gE-ELISA诊断试剂盒检测结果比较,50份猪血清的阴、阳性检出符合率均为100%。红细胞凝集试验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特点,可用于PRV野毒感染的快速筛查。  相似文献   
102.
103.
10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快速诊断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道了一种既可以检测IBD囊毒抗原,又可以检测IBD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用本方法检测IBD阳性法氏囊样品122份,结果检出阳性120份,符合率为98.4%。检测阴性法氏羹样品88份,均为阴性。本方法与琼脂扩散试验方法比较,共检测人工感染发病的病死鸡法氏囊97份,结果琼脂扩散检出阳性法氏囊49份(50.51%),阴性48份(49.48%),而用本方法检测结果,全为阳性,检出阳性率为100%,比AGP法检出率高49.48%。检测高免蛋黄液的抗体。16个样品(以2倍递增进行稀释),结果本方法比琼脂扩散试验高1~2个滴度。试验证明该方法特异、敏感,并且快速简便,试验在室温条件下进行,不需要任何仪器设备,用肉眼观察颜色的变化就可判断试验结果,试验反应时间仅需10分钟左右。  相似文献   
105.
106.
为全面了解赤羽病在广西各地区牛和山羊中的流行和分布情况,试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14年、2015年采集自广西全境14个市的1 428份山羊血清和983份牛血清进行AKAV抗体检测,并对地理、气候因素与AKAV感染分布情况的关系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广西山羊和牛的总AKA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6.48%和63.89%,且各地区间存在差异。其中山羊AKAV抗体阳性率以梧州市最高,牛AKAV抗体阳性率以贺州市最高,分别为62.50%和87.50%。广西境内牛和山羊感染AKAV的分布情况受到纬度、气温和降雨量等地理、气候因素的影响,较高纬度的桂北地区的抗体阳性率低于较低纬度的桂南地区;气温和降雨量较高的地区的AKAV抗体阳性率均高于气温和降雨量较低的地区。说明广西境内各地区牛和山羊中均存在AKAV隐性感染,应根据其影响因素合理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107.
为建立一种敏感、自动化,高通量的检测病料中鹅细小病毒(GPV)的PCR-DHPLC检测方法,本研究首先根据GenBank上GPV标准毒株VP3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建立检测GPV的PCR方法,然后将PCR检测方法与DHPLC法进行有机结合,建立了GPV PCR-DHPLC检测方法。以GPV、鹅副粘病毒、鸭瘟病毒及正常番鸭胚尿囊液进行特异性试验,结果无交叉反应,表明该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对GPV阳性样品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敏感性较高,是常规PCR电泳法的100倍,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对临床上采集的100份疑似病料,分别应用PCR电泳法和本试验建立的PCR-DHPLC方法进行检测,结果阳性符合率为100%。表明该方法具有特异、敏感、快速、重复性好、可高通量检测等优点,可用于临床样品的大批量检测。  相似文献   
108.
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5''非编码区启动子活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以缺失不同功能区的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PERV)5'非编码区(5'UTR)为启动子的萤光素酶表达载体,分析5'UTR的转录调控规律.[方法]将含有不同功能域的PERV的UTR克隆至萤光素酶表达载体上,转染瞬时表达细胞Cos-7,检测萤光素酶的表达.[结果]缺失R区的5'UTR显示出很强的启动子活性,U3重复区序列缺失的5'UTR启动子活性显著下降.UTR显示出较之LTR强的启动子活性.缺失整个U3区的UTR比仅缺失U3重复区的UTR启动子活性强.[结论]在R区有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可引起转录活性下降;U3重复区序列表现出增强子的活性.在5'UTR的下游序列中,包括引物结合区(PBS)和前导序列(Leader)可能有某些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引起转录增强,同时在U3重复区的上游和下游序列可能存在某些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可减少5'UTR的转录活性.  相似文献   
109.
【目的】了解并掌握广西地区竹鼠细小病毒(Bamboo rat parvovirus, BRPV)的生物学特性及遗传变异情况,为BRPV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用养殖场患病死亡的竹鼠病料制备组织上清液,采用Vero细胞同步接毒法进行病毒分离,通过细胞病变观察、PCR、透射电镜观察及血凝试验等方法鉴定,设计合成特异性扩增引物对BRPV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分离获得的病毒可在Vero细胞上稳定生长增殖,感染细胞变长、变梭或成拉丝状;病毒纯化后经电镜观察可见呈立体对称、无囊膜、直径20~25 nm的病毒粒子;经PCR鉴定、凝集试验及全基因组测序表明,分离株为BRPV。本研究共获得3株BRPV(GenBank登录号:MF497824、MF497825、MF497826),毒株基因组全长约4 758 bp,全基因组序列比对发现,其与蝙蝠源细小病毒关系较近。BRPV基因编码氨基酸遗传特征与其宿主特异性有很强的相关性,NS1基因编码氨基酸变异与蝙蝠及大鼠源细小病毒更接近,与其处于同一分支,核苷酸相似性为96.9%~97.6%,氨基酸相似性为97.5%~98.4%。其中第2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