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1篇
综合类   20篇
畜牧兽医   87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 IBD)是危害幼鸡的一种急性、传染性和高度接触性病毒性感染 ,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 ,给养鸡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呈世界性流行。IBD病毒有两个血清型 ,即血清 1型病毒和血清 2型病毒。血清 1型病毒能使鸡产生明显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我国流行的多属血清 1型病毒 ,血清 1型病毒又分不同的变异株或血清亚型。近年来国内有关 IBDV对雏鸭的感染 ,并引起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暴发疾病的报道 ,我们对此很感兴趣 ,因为我们在 IBD诊断试剂盒的研制过程中 ,通过雏鸡法氏囊繁殖病毒 ,制备兔抗 IBDV高免血清 ,这样…  相似文献   
42.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金相观察和机械性能试验,研究了过共晶Al—Si合金中初晶硅的变质工艺,本文着重研究P—Al—S、P—Al、Cu—8%P、P—C_2Cl_6和赤磷粉六种变质剂的变质效果,同时确定了变质剂的最佳加入量以及变质处理温度、重熔次数对合金金相组织和机械性能的影响。所得结果证实:P—Al—S压块变质丸的效果最佳,Cu—15%P的效果最差,P、S的最佳加入量分别为合金液重量的0.3%和0.2%;变质温度最好控制在840℃左右。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掌握流行性出血病病毒(Epizootic haemorrhagic disease virus,EHDV)血清1型毒株(EHDV-1)在我国南方地区的流行情况及其遗传特征,为开展EHDV-1血清型特异性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和致病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2019年通过在我国云南、广东和广西设立牛羊虫媒病毒监控点和哨兵牛,定期采集哨兵牛血液样本进行虫媒病毒分离;通过微量中和试验确定EHDV分离株的血清型,然后对EHDV分离株的部分基因节段(Seg-2、Seg-3和Seg-6)进行RT-PCR扩增、双向测序及序列分析,并利用BioEdit计算EHDV基因组各节段核苷酸序列及其推导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结果】2013—2019年从云南、广东及广西的虫媒病毒监控点共分离获得33株EHDV,其中7株为EHDV-1型毒株。分离获得的7株EHDV-1型毒株Seg-2、Seg-3和Seg-6核苷酸序列高度同源,其平均相似性分别为(97.65±1.51)%、(94.87±4.72)%和(97.61±1.41)%,对应的推导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平均为(97.69±1.36)%、(99.49±0.32)%和(97.51±2.47)%。基于Seg-2、Seg-3和Seg-6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均显示,不同EHDV-1型毒株可划分为东方(Eastern)和西方(Western)2种地域型,东方地域型毒株分离自中国、日本及澳大利亚,西方地域型毒株主要来源于美洲和非洲。在基于Seg-2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中,分离获得的7株EHDV-1型毒株归属于西方地域型,且聚类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进化分支;在基于Seg-3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中,分离获得的7株EHDV-1型毒株分属2种地域亚型(Eastern-1和Eastern-2),分别与日本EHDV-1型和EHDV-6型毒株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在基于Seg-6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中,分离获得的7株EHDV-1型毒株属于东方地域型,与日本EHDV-1型毒株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结论】EHDV-1型毒株已在我国南方地区广泛流行,其Seg-2和Seg-6序列分别具有最近的共有祖先病毒,而Seg-3序列来自不同的祖先病毒。西方地域型毒株Seg-2序列在我国流行EHDV-1型毒株中的出现,说明西方地域型毒株在侵入我国后可能与本土流行的毒株发生重配,即我国流行EHDV-1型毒株为西方地域型与东方地域型的重配型毒株,为防范强致病性西方地域型毒株传入我国而造成畜牧业重大经济损失提供了警示。  相似文献   
44.
[目的]了解广西家养反刍动物蓝舌病毒(BTV)的感染情况,为防控广西蓝舌病(BT)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琼脂免疫扩散试验(ACID)对采自广西境内的2535份山羊血清和496份水牛血清进行BTV抗体检测,并对地理、气候因素与BTV区域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广西山羊和水牛的总BTV抗体阳性率别为36.53%和43.55%,且以南宁市的山羊、水牛BTV抗体阳性率最高,分别为78.13%和85.71%.广西家养反刍动物BTV抗阳性率呈北低南高,高海拔地区BTV抗体阳性率低于低海拔地区,气温较高的南亚热带及北热带的BTV抗体阳性率高于气温较低的中亚热带,降水充沛的东部地区的BTV抗体阳性率高于降水较少的中部和西部地区.[结论]广西家养反刍动物普遍存在BTV感染,且分布受到纬度、海拔、气温与降雨量等地理、气候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5.
【目的】确定广西巴马小型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PERV-BM)的进化年代。【方法】对先前扩增、测序获得的 9个PERV-BM的LTRs,一个PERV-BM全长基因组序列,登录号为HM159246及GenBank上发表的所有背景清楚的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PERV)的LTRs及env序列进行分析。首先利用DAMBE软件对上述序列比对分析,合并同源性较高的,筛选有差异代表性的核酸序列的数据集。然后利用MEGA5.2软件Neighbor-Joining方法计算PERV-BM遗传进化关系。利用DAMBE软件对上述筛选的序列集进行替换饱和度计算,分析核酸进化速率的稳定性;利用MEGA5.2软件,通过最大相似法对筛选数据制作的遗传进化树进行分子钟行为分析。最后对广西封闭群内的广西巴马小型猪3′-LTR序列进行替代饱和度及分子钟分析,对符合分子钟行为的LTRs序列,以假设的恒定进化速率计算PERV-BM的进化年代。【结果】经过DAMBE软件分析后,选出80多个GenBank上发表的有代表性的env、LTRs序列数据集。对PERV-BM (HM159246) 序列全长遗传进化分析显示,PERV-BM与中国的PERV核酸序列EF133960和GU980187,荷兰的AF356697亲缘关系较近,与韩国的HQ540595和美国的AF038600和NC_003059亲缘关系则较远。利用DAMBE软件对筛选数据集替换饱和度检测结果显示,S和V值随PERV序列之间进化分歧的增加呈线性的增加。LTRs序列数据集替换饱和曲线呈线性关系,没有替换饱和现象发生,LTRs的进化随时间持续且稳定。数据集env序列替换饱和曲线不完全呈线性关系,表明env序列集进化速率不稳定。利用MEGA5.2的最大相似法对LTRs和env数据集的进化树进行分子钟行为检测结果显示,LTRs序列集接受分子钟假说,env进化不符合分子钟行为,这和不饱和度检测的结果一致。因此可用LTRs进化的近分子钟行为进行PERV进化年代的计算。利用DAMBE软件对广西封闭群内的广西巴马小型猪3′-LTR序列进行替代饱和度及分子钟分析结果显示,3′-LTR的进化符合分子钟行为可用于进化年代计算。假设以灵长类ERV的积累突变率,每个核苷酸每年的替换率2.3×10-9-5.0×10-9,计算PERV-BM约进化于3.3×106-7.1×106年前。【结论】PERV-BM进化年代与欧洲小型猪PERV进化时间7.6×106年前相近。  相似文献   
46.
白细胞介素2(IL-2)是一种由T淋巴细胞分泌的,在机体免疫应答中起关键作用的细胞因子,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T淋巴细胞的增殖。IL-6可由多种不同类型的淋巴细胞和非淋巴细胞产生,诱导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抗体,并对T细胞的增殖生长起辅助信号的作用。目前,...  相似文献   
47.
为确诊导致广西部分地区猪场发生生猪大量死亡的原因,采集病死猪心血、肝、脾等组织,经细菌分离、生理生化鉴定、致病性试验、16SrDNA序列分析、血清型鉴定等系统的鉴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到12株猪丹毒杆菌,确定猪场发病的病原为猪丹毒杆菌,血清型为1a型。所有的分离菌株具有一致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致病性较强。按分离地区选择4株临床分离菌株与20世纪50至80年代分离的4株菌株同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发现:所有菌株对β-内酰胺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硝基呋喃类和双萜类药物仍保持高敏,是治疗猪丹毒的首选药物;但对四环素、林可霉素、诺氟沙星敏感性出现差异,4株临床分离菌株对上述3种药物的敏感性显著低于4株老菌株,表现为一定的耐药。多数菌株对氨基糖苷类、多肽类、磺胺类、硝基咪唑类、利福霉素家族药物表现为耐药。MIC测定结果显示青霉素仍然是治疗猪丹毒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48.
犬抗细小病毒抗体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9.
鸡传染性腔上囊病二阶细胞弱毒疫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0.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畜禽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各种规模化养殖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各种禽畜传染性疾病也不断增多。如何有效地预防各类疾病,保证动物的健康生长,提高动物类食品的生物安全性,是现阶段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目前,兽医生物制品及药物在使用方法,生产工艺,产品剂型和使用途径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