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4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耕牛转圈风又称偏头风 ,是山区耕牛的多发病、常发病。笔者在基层从事畜牧兽医工作多年 ,发现耕牛的转圈风病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炎热暑天 ,畜主使耕牛过度劳役 ,造成役牛心肺壅塞 ,促使邪热冲击脑部而引起转圈风 ;另一种是脑包虫 (即多头蚴 )寄生在牛只的脑内 (羔羊亦易患此病 )而引起转圈风 (又称多头蚴病 ) ,在治疗耕牛转圈风时要分清类型 ,辨证施治 ,实行中西兽医结合治疗 ,方能有明显效果 ,在兽医临床实践中 ,笔者先后治愈耕牛 (其中患羊 75只 )转圈风 2 19头 ,现予介绍 ,供同道参考和验证。1 临床症状患牛头颈歪斜 ,转圈 ,暴躁不安 …  相似文献   
32.
<正> 植物特征:虎杖为多年生草本,茎直立,有分枝,中间空心,叶互生,叶片阔卵形,夏季开白色或淡红色花,秋季果熟,瘦果三角形,褐色。秋季采收加工,药用根。虎杖,性微温,味酸,有解毒除湿,行淤导泻功用。临床案例:案例1.治猪大便秘结:1967年11月27日,庐山区海会乡光明村阳良明一头30.5公斤重肉猪生病,症状:患猪不吃食,精神不安,体温正常(38.5℃),仅见排出少量又干又硬的小粪球,上面并附有粘液,尿带黄色,且量少。笔者诊断猪患便  相似文献   
33.
牛肝片吸虫病又称柳叶虫病,在兽医临床上多呈急性或慢性肝炎、胆管炎,并伴发到中毒和营养障碍。该虫寄生于牛体内肝脏胆管内,因虫体扁平状如柳叶,故称肝柳叶虫,又称肝蛭,它对牛、羊、骆驼等动物为害极大,轻者使患畜逐渐消瘦、行动乏力,体重减轻,若是奶牛患病则乳量降低,  相似文献   
34.
血吸虫病是人畜共患的一种寄生虫病 ,对广大农民的健康危害极大 ,而且还容易引起大批的牲畜发病死亡 ,影响农业生产和畜牧业的发展。钉螺是血吸虫的中间宿主 ,可恶的罪魁祸首之一 ,消灭钉螺是控制和消灭血吸虫病的重要环节。运用化学药物杀灭钉螺 ,诸如五氯酚钠、溴乙酰胺、氯硝柳胺以及烟酰苯胺都是我国目前使用最广的一些灭螺药 ,其速度快、疗效好 ,但也有美中不足之处 ,就是这种化学药物对人、畜、农作物和水生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 ,甚至有些药物在施用后还可污染空气和环境 ,从而影响人和动物的健康。为了探究既有杀灭钉螺效果 ,又对人…  相似文献   
35.
耕牛肠癀是夏秋两季牛只的常发病、多发病,究其原因皆为暑热炎天,耕牛过吃了被太阳暴晒的热草,或吃了被河湖洪水泛涨后所污染过的草料,或耕牛久渴失饮,或空肠饮喝溪泉冷水太多,加之又失于牵散运动,凡此种种都能导致耕牛发生肠癀疾症.笔者在较长时间的兽医临床实践中,应用中西兽医结合治疗耕牛肠癀289例,效果良好,现予介绍,供同道参考和验证.  相似文献   
36.
牛膝癀症为山区耕牛的多发病,其病因是牛在耕役或奔走时损伤了膝关节,或因在山谷不平之处放牧时闪跌碰伤,导致瘀血滞积不散,停结在膝盖骨关节之间,发炎肿胀而成膝癀症。笔者多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耕牛膝癀症237例,效果良好,现予介绍,供同道参考验证。1临床...  相似文献   
37.
1998年入春以来,气候阴寒多雨,耕牛野外放牧很少,多在栏内关养,饲以干稻草,且饮喂失度,牛栏内寒冷潮湿,致寒湿伤于牛之皮毛,诱发寒感(亦叫伤寒)。本地先后有38头牛发生此症,笔者用加减青皮散,结合针刺治疗患牛,效果良好,现予介绍。1998年3月11...  相似文献   
38.
耕牛冬春寒疫症只在冬春寒冷的季节发生 ,所以它是一种流行性季节病 ,并有传染性 ,故称寒疫症。笔者在兽医临床用针药结合治疗患牛冬春寒疫症 ,效果非常理想 ,今报道于后 ,供同仁参考和验证。1 典型症状 患牛精神困倦 ,全身颤抖 ,切齿咬牙 ,反刍食欲废绝 ,切摸四肢冰冷 ,尤以四肢末端为甚 ,打开口腔检查口色青紫 ,测检患牛体温偏低。2 临症用药 笔者应用针药结合治疗耕牛冬春寒疫症 ,积有验案 196例 ,疗效非常理想 ,其施治方法为 :一是白针扎刺患牛舌根底下之通关穴下的左右两根青筋 ,用力挤压出污血并涂以少量粉末食盐 ;二是内服中草药…  相似文献   
39.
<正> 笔者在较长时期的兽医临床实践中,应甩中药消黄散治疗耕牛遍身黄多例,效果良好,现举例于下: 1970年6月5日,国营庐山园艺场一头7岁水母牛患病。临床症状:患牛颈部、肩背、臀部皮肤发疹,有蚕豆一样大小的,有  相似文献   
40.
庐山园艺场二分场李某家的水母牛,7岁,在放牧中不慎挫伤腰胯,致气血凝滞不通而成疾症。 临床症状:患牛精神不好,少吃慢喝,腰胯拖踏,疼痛不安,耳耷头低,步行不稳,懒于走动,喜欢卧躺,病牛表现被毛粗乱,身体消瘦。笔者遂用中药验方加减红花没药散治之,疗效十分良好。其药方为:红花、乳香、当归、虎杖各40g,伸筋草、没药、牛膝、木瓜各35g,川断、巴戟、枳壳、青皮各30g,白芷、威灵仙、血竭各25g,水煎,取药汁,白酒100mL为引,候温,1次给患牛灌服,1日1剂,连用3剂,同时,结合用消毒过后的中宽针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