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51篇
畜牧兽医   69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磺胺类药物(sulfonamides, SAs)其抗菌谱广,能抑制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1],但其半衰期较长,通过任何途径摄入均会在人体中蓄积,对人体造成潜在危害.我国、美国以及欧盟等规定动物性食品中总磺胺以及单种磺胺药的MRL为0.1 mg/kg[2].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对细胞模式识别受体(PRRS)及天然抗病毒基因转录的激活作用.[方法]IBV M41毒株感染DF-1细胞,应用荧光定量PCR测定细胞内受体(MDA5、LGP2、MAVS和NLRC5)和抗病毒相关基因(IRF7,IFN-a/β,NF-κB1)在禽传染性支气管炎感染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转录水平表达变化.[结果]在感染的细胞中几种细胞内受体在感染不同时间点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IFN-α、IRF7和NF-κB1的表达在感染后显著升高,而IFN-β在感染36 h内被抑制,48 h被激活.[结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体外感染DF-1细胞后能显著激活细胞内受体及抗病毒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及不同性别在建立大鼠糖性白内障模型方面的差异。将65、70和75 mg/kg 3个浓度STZ通过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雌、雄性大鼠糖性白内障模型,36 h后尾静脉采血测血糖,3周后进行裂隙灯检查,每天测量动物饮食量及排粪尿量变化,每周测定体重。试验结果显示,70 mg/kg STZ比65 mg/kg STZ糖性白内障发生时间缩短约1周,且比75 mg/kg STZ死亡率低。同浓度STZ腹腔注射后雌性大鼠糖尿病发生时间为72 h,雄性大鼠为36 h,白内障发生时间雌性比雄性大鼠慢约1周。试验结果表明,腹腔注射70 mg/kg STZ在糖性白内障模型建立所需时间及模型稳定性等方面具有优势,雄性大鼠较雌性更易于建立糖性白内障模型。  相似文献   
14.
探讨连翘酯苷对人工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雏鸡的肺组织JAK/STAT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分别设连翘酯苷预防组高、中、低和治疗组高、中、低6个剂量组,并设利巴韦林阳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病毒对照组。提取雏鸡肺组织总RNA,用相对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测定雏鸡体内干扰素-α,JAK,STAT-1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连翘酯苷预防组高剂量100 mg/kg、中剂量50 mg/kg和治疗组中剂量100 mg/kg对雏鸡体内干扰素-α的mRNA水平表达有诱生作用(P〈0.01),治疗组中剂量显著上调JAK及STAT-1的表达,与JAK/STAT信号通路一些因子的上调相关,其机制部分与肺组织的JAK/STAT信号通路激活和相关信号的表达有关,这是连翘酯苷发生抗病毒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国内外兽医学的研究对象,培养目标,市场需求等现状,提出了北京农学院都市型兽医教学改革的思路,呼吁应将动物福利内容贯穿于动物实验始终。意在为北京农学院刚起步的兽医学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几种新型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特性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62年Lesher等发现第一代喹诺酮类(Quinolones)药物—萘啶酸(Nalidixicacid)以来,许多科学家对其化学结构进行研究和改造,1972年合成了第二代喹诺酮类药物—吡哌酸(Pipemidicacid),1977年合成了第三代...  相似文献   
18.
许多中草药及中药复方制剂具有增强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力和抵抗力的功效,同时具有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毒副作用小、无残留、作用广泛等优点。因此,中草药在临床上科学合理的使用,为一些疫病的防治提供了一种更加安全、环保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详细介绍了以2-氨基-4-噻唑乙酸(ATAA)和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ASC)为原料,经过酯化、亲和取代、酯的水解反应合成含噻唑环的磺胺母核即N^1-[4-(羧甲基)-2-噻唑]对氨基苯磺酰胺(TS)的过程及采用碳二亚胺法(EDC法)合成完全抗原TS-牛血清白蛋白(TS-BSA)的方法。应用质谱法鉴定TS,紫外扫描鉴定完全抗原TS-BSA。质谱结果显示[M^-]:311.92,与理论值[M]=313.01相符,表明Ts合成成功;紫外扫描特征峰值发生偏移,证明完全抗原偶联成功,计算其结合比为11:1。  相似文献   
20.
中药抗病毒在兽医临床的应用与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以其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机理,致使许多病毒性疾病至今仍缺少效果确切的防治方法.目前对病毒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疫苗防治,抗病毒的化学合成药物及外源性细胞因子治疗等.疫苗防治为最常用的方法,但病毒种属多,血清型多,为疫苗的应用带来困难;抗病毒的西药数量较少,临床效果不理想,且多年来一直没有新的抗病毒合成药物产生;医用外源性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等能抑制病毒复制,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治疗前景良好,但费用昂贵,目前仍停留在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