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51篇
畜牧兽医   69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研究旨在探索膏芩口服液对内毒素发热小型猪的解热效果及机制。40头试验小型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安乃近组、膏芩口服液组,每组10头。采用大肠杆菌内毒素(LPS)80μg.kg-1,连续2次,间隔12 h,腹腔注射攻毒复制试验猪发热模型,第1次攻毒6 h后,对照组和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安乃近组注射安乃近;膏芩口服液组灌服膏芩口服液,1次.d-1,连续3 d。分别监测每组6头试验猪的基础体温和攻毒给药后1、3、5、24、30、42、54 h肛温,观察临床症状并评分,并在54 h时,各组试验猪前腔静脉采血,检测血清中TNFα-、IL-1、cAMP、PGE2的含量。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膏芩口服液组能显著缓解内毒素所引起的小型猪发热临床症状,降低体温;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中TNF-α、PGE2、cAMP、IL-1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膏芩口服液组能显著降低血清TNF-α、PGE2、cAMP含量(P<0.05),但对于IL-1作用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膏芩口服液能明显抑制内毒素所引起的小型猪发热,其解热作用的机制可能与抑制血清细胞因子TNFα-的生成,减少发热介质PGE2和c...  相似文献   
102.
适配体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配体作为传统抗体的替代物,在药物残留检测、临床诊断、靶向治疗等许多领域有广范的应用。适配体与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相结合,可研制出一系列适配体传感器。介绍了适配体的概念和优点,适配体传感器的种类,如荧光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比色传感器、SERS(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传感器和SPR(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传感器,以及它们的原理、检测限和应用情况,展望适配体传感器在兽药残留检测和动物疾病诊断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3.
醇提中药关木通粉末,经旋转蒸发、真空干燥后得到粗提药物浸膏;在饱和NaHCO3溶液中溶解浸膏,静置分层后调节pH至3得到马兜铃总酸粗品;经硅胶G柱层析,洗脱液为氯仿∶乙酸乙酯∶苯(2∶1∶1),重结晶洗脱液得到黄色结晶体。反相高效液相色谱鉴定并测定结晶体中马兜铃酸A含量。结果显示黄色结晶体为马兜铃酸A单体,结晶体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达99.2%,表明该提取方法可成功获得纯度较高的马兜铃酸A。  相似文献   
104.
1日龄农大3号公雏鸡300只,随机分为3组,Ⅰ组和Ⅱ组分别给予清凉冲剂方Ⅰ和方Ⅱ,按饲喂日粮0.1%添加给药,另一组为对照组.7、21、35、49日龄时各组称重,随机选取5只鸡剖杀,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分别取样,观察清凉冲剂对鸡肠绒毛长度及增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清凉冲剂方Ⅱ比方Ⅰ的肠绒毛增长效果好.与对照组相比,方Ⅱ组49日龄十二指肠绒毛增长0.38 mm(P<0.01);21日龄空肠绒毛增长0.36 mm(P<0.01);35日龄回肠绒毛增长0.16 mm(P<0.01).随着肠绒毛长度的不断增加,体重也随之增长,试验Ⅱ组35日龄时比对照组增加79.44 g(P<0.01).肠绒毛长度与体重增长呈强正相关.提示清凉冲剂能显著促进肠绒毛增长,提高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从而促进鸡生长发育,提高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05.
将磺胺甲(口恶)唑以重氮化方法使之分别与人血清白蛋白(HSA)、卵清蛋白(OVA)载体蛋白连接,分别作为免疫原与包被原进行抗血清制备及ELISA试验,结果产生了特异性抗体.交叉试验表明产生的特异性抗体与磺胺甲(口恶)唑反应明显,与其他类似物交叉反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6.
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面临各种资源危机.其中,蛋白质资源短缺是当今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同世界各国一样,也面临着动物性蛋白饲料严重短缺的局面.目前,我国人均膳食中动物性蛋白质的摄取量与世界水平相差甚远,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5~1/8,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优质高品位动物蛋白质的需求量愈来愈大,届时我国将面临严重的蛋白质资源危机.充分开发利用昆虫蛋白资源将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局面.因此,寻求新的蛋白质资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07.
绿原酸为金银花主要有效成份,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及增强免疫力等作用。本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计算出绿原酸在实验性乳房炎奶山羊体内的药动学参数,为将来绿原酸用于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治疗提供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8.
试验旨在研究D-半乳糖饲喂及D-半乳糖、葡萄糖和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腹腔注射4种方法能否成功建立大鼠糖性白内障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以期找出一种快速、有效、安全性高、实用性及可重复性强的大鼠糖性白内障模型建立方法,并为犬糖性白内障模型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采用D-半乳糖饲喂(日粮30%)及50% D-半乳糖(15 g/kg)、50%葡萄糖(15 g/kg)和STZ(70 mg/kg)腹腔注射4种方法对同日龄大鼠进行模型建立,试验周期为30 d,给药48 h后尾静脉穿刺测定血糖,72 h后用裂隙灯检查晶状体变化情况,每隔3 d测定体重变化,同时每天测定饮水量及摄食量。试验结果显示,D-半乳糖饲喂组晶状体无异常变化;D-半乳糖腹腔注射组和葡萄糖腹腔注射组血糖始终未达到糖尿病血糖标准,但均在第3天可见白内障发生;STZ腹腔注射组在72 h动物出现糖尿病症状,4~5周诱发白内障。结果表明,D-半乳糖饲喂不能使大鼠产生白内障;D-半乳糖腹腔注射及葡萄糖腹腔注射仅需3 d即可诱发白内障,快速且成模率高,适合进行白内障药物延缓效应的研究;STZ腹腔注射需4~5周建立糖性白内障模型,因而更适用于研究糖性白内障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09.
本试验旨在构建带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EGFP及目的基因泛素化调节因子2(Smurf2)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3-Smurf2,并转染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检测其表达情况。用RT-PCR法扩增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Smurf2的CDS区,构建克隆载体pEASY-Zero-Smurf2和真核表达载体pEGFP-N3-Smurf2,酶切并测序鉴定。运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EGFP-N3-Smurf2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印迹检测Smurf2的表达。PCR结果显示扩增出Smurf2基因片段大小约为2247 bp;重组质粒pEGFP-N3-Smurf2的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均表明Smurf2基因成功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中;脂质体转染后检测结果显示,转染pEGFP-N3-Smurf2表达载体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Smurf2基因mRNA表达量升高且EGFP-Smurf2重组蛋白有表达。本试验成功构建了含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Smurf2真核表达质粒,转染后能明显提高细胞内Smurf2的表达,为研究Smurf2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0.
试验通过RT-PCR法扩增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核衣壳蛋白(N蛋白)基因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转入到BL21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表达,使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达产物的特性。利用Ni柱纯化该重组蛋白,采用NC膜皮下包埋法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后的脾细胞与SP2/0细胞进行融合后筛选杂交瘤细胞株,检测杂交瘤细胞株的特性并制备单克隆抗体。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该重组蛋白表达正确,约为20 ku,能被抗PRRSV的阳性血清特异性识别。超声后用Ni柱纯化,经SDS-PAGE分析可得单一的目的条带。NC膜皮下包埋法免疫效果良好,通过细胞融合、ELISA筛选获得3株能稳定分泌抗PRRSV N蛋白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H7、F7、C8),制备出高特异性的针对N蛋白的H7单抗。IFA与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制备的单抗可与病毒N蛋白产生特异性反应。亚型鉴定为IgG2b型,染色体分析证实杂交瘤细胞染色体数目正确。结果成功实现了N蛋白的原核表达,并获得高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为PRRSV N蛋白抗原的检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