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24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1篇
  7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结合83个县土壤普查,测定6千多个土样,通过微机处理数据,对山东省不同土类微量营养元素含量分析汇总。认为本省土壤以缺硼、锌为主,部分缺锰;在3个地貌区的分布有明显规律,元素间有密切相关;各土类各元素的丰缺也有明显规律,并多呈正偏态分布,应以中位数和平均差表示之;本省土壤工作分类基本适于研究微量元素含量分布和应用微肥的依据;各元素在土壤剖面中含量多随深度而降低;土壤微量元素与成土母质关系密切,pH、碳酸钙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2.
张雅菁  吴建明  顾昊 《中国种业》2023,(10):104-107
扬麦 25 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育成的高产、耐迟播、灌浆快、脱水快的优异小麦品种,偏迟播栽培的生产田块,按穗数高、中、低 3 个类型在不同田块进行取样,调查穗数、株高、产量、每穗粒数、千粒重等性状,以期为高产栽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产量及三因素变异程度依次为穗数 > 产量 > 每穗粒数 > 千粒重。偏迟播条件下总体穗型偏小、每穗粒数较少。穗数与产量符合直线回归关系,呈极显著正相关;穗数与株高亦呈极显著正相关,当穗数达 37.87 万穗 /667m2 及以上时,成熟阶段遇雨易发生斜倒。研究认为,偏迟播栽培扬麦 25 要走足穗夺高产的途径。以 500kg/667m2 左右为目标产量,产量结构指标宜为:穗数在 35.0 万穗 /667m2 左右,每穗粒数 28~33 粒,千粒重 46g 左右。要实现这些指标,除常规高产措施外,还应重视适当增加播种量、全力提高播种质量、进行化控防倒等 3 项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23.
22个糖料甘蔗品种(系)在广西的种性表现与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21个糖料甘蔗新品种进行新植和宿根品比试验,以新台糖22号为对照(CK),调查其主要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抗逆性,并对蔗茎产量和含糖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桂糖07-108、桂糖42号、桂糖49号、桂柳05-136、福农41号等5个品种(系)蔗糖分高,蔗茎产量和含糖量均显著高于CK,综合性状最好;桂糖31号、桂糖32号、桂糖29号、桂糖36号、桂糖40号和粤糖60号等6个品种(系)的蔗糖分、蔗茎产量和含糖量与CK相当;粤糖28号、桂糖30号、桂糖37号、桂糖41号、桂糖43号、福农38号、福农39号、云蔗04-241和云蔗05-53等9个品种(系)比CK减产减糖;云蔗04-241、云蔗05-53和云蔗06-407表现晚熟,含糖量比CK减产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4.
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start codon targeted polymorphism,SCoT)分子标记是一种源于起始密码子ATG翻译起始位点保守区域来设计其侧翼单引物的标记技术.自从首次应用SCoT标记进行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基因差异表达分析以来,该技术己被广泛应用于花生(Arachis hypogaea)、玉米(Zea mays)、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芒果(Mangifera indica)、西瓜(Citrullus lanatus)等植物的研究.本文介绍了cDNA-SCoT技术的原理、引物设计方法及特征,着重总结cDNA-SCoT技术体系筛选及其在抗病、抗寒、抗旱、遗传进化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以期为科研工作者在选择差异表达分析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菜用大豆新品种桂鲜豆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鲜豆1号是以乌皮青仁为母本、桂早一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春、秋季菜用大豆品种,具有单株结荚多、青荚绿色饱满、鲜荚产量高、品质优良、抗病虫和抗倒伏能力较强等特点,2008年通过广西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广西作春、秋季菜用大豆种植。栽培技术为适时播种、合理密度、科学田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适时收获等。  相似文献   
26.
[目的]为红麻纤维和种子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方法]于2009年在广西农业科学院里建科研基地以福红991、福红952和福红航992为供试材料,设置品种、播期及密度三因素处理,考查全生育期、株高、茎粗、皮厚、皮重、种子产量等指标.[结果]对红麻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影响的顺序为:播期>密度>品种;5月11日播种可获得较高的纤维产量和有效种子产量;种植密度为22.5万~27.0万苗/ha时获得较高的纤维产量和有效种子产量;3个红麻品种之间的纤维和种子产量差异不显著;与纤维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的有株高、茎粗、皮厚等8个指标,与种子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的有株高、茎粗、株熟果数等11个指标.[结论]一定时期内,红麻适当早播可以获得较高的纤维和种子产量,但在7月左右晚播其种子产量也较理想.在红麻实际生产中,应根据目标综合考虑播期、密度及品种的协调关系.此外,在红麻新品种选育工作中可选择株高、茎粗、皮厚等指标进行重点考察.  相似文献   
27.
[目的]建立适用于禾本科作物不同组织总RNA的快速、高效提取方法,为进行后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Trizol试剂法,通过改变抽提上清液吸取量、沉淀方法及沉淀漂洗次数,对甘蔗、玉米和水稻的叶片、茎尖和根尖的总RNA提取方法进行优化.[结果]与吸取0.4 mL上清液相比,吸取0.2 mL上清液的总RNA OD260/OD280、OD260/OD230值分别在1.95~2.00和2.11~2.44,所获得的总RNA纯度较高.沉淀漂洗两次的OD260/OD230值(2.11~2.47)明显高于沉淀漂洗1次的总RNA OD260/OD230值(1.01~1.61),总RNA纯度较高.经异丙醇沉淀所得的各材料的总RNA 28S、18S和5S谱带清晰,无拖尾现象,总RNA完整性较好;LiCl沉淀法的RNA条带较模糊粘连,5S条带明显弥散,总RNA产率相对较低.以Trizol-异丙醇法提取的甘蔗总RNA为模板进行GAPDH基因片段扩增,所获甘蔗的叶片、茎尖和根尖的GAPDH基因表达丰度很强,无特异扩增,目的片段长度为153bp.[结论]改良Trizol-异丙醇法提取甘蔗、玉米和水稻不同组织的总RNA带型清晰、完整性好、纯度和产率高,适用于快速、高效提取禾本科植物不同组织总RNA.  相似文献   
28.
不同遮光处理对菜用大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置遮双层网、遮单层网和不遮网3种处理,对32个菜用大豆品种(系)各小区的标准荚数、标准荚重、百粒重、产量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筛选出了3种处理条件下平均小区产量均超过1 300 g的上海红皮、灵川吕竹豆等菜用大豆品种(系)6个;各处理小区平均产量与标准荚数、标准荚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耐阴性较强的菜用大豆品种(系)在遮光和正常条件下平均产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29.
在甘蔗伸长期进行不同的水分处理试验,通过测定甘蔗株高、绿叶数、+2叶叶绿素含量、叶片水分饱和亏、蔗茎节数、茎径、蔗茎重量等,研究土壤水分对甘蔗伸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相对含水量在70%以上才能保证廿蔗正常伸长生长,当土壤相对含水量在60%以下,甘蔗伸长生长明显受阻.  相似文献   
30.
广西大麻发展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西大麻(俗称火麻)主要分布在世界长寿之乡——巴马瑶族自治县,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当地农民均有食用大麻籽的习惯,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和大麻面积逐年增加,广西大麻生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文章阐述了广西大麻生产现状及广西发展大麻具备的区域优势、生产、加工等有利条件,主要从生产条件、品种推广、栽培技术等方面分析了大麻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快广西大麻生产发展的一些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