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6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9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1881年,巴斯德(Pasteur)首次描述了禽霍乱和牛及其它动物的出血性败血症,并分离得到巴氏杆菌。1885年由Kitt分离培养得到病源菌,直到1920年才将分离物做了较为可靠地鉴定,并发现人也可被感染。1887年,为了纪念巴斯德在微生物方面所做的工作,将此菌命名为巴斯德氏菌。其中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可感染猪、马、牛、家禽等多种动物,  相似文献   
92.
本文以宁夏全区沙质漠化普查结果为依据,就宁夏沙漠化地的状况,成因作了分析,并提出当前防治沙漠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93.
【目的】了解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干乳期)对健康奶牛的正常体温、日产奶量、奶中体细胞数和乳房内菌群的影响。【方法】选用初产和经产健康泌乳期奶牛各6头,所选奶牛在试验前30日内未全身性或乳房内给予任何抗生素,奶牛正常饲养管理,日粮和饮水中不含有任何抗菌药物。给药前1和0日统计记录各试验奶牛的直肠温度、日产奶量(早、中、晚3次产奶量的加和)、检测每个乳区采集奶样的体细胞数,并对给药前0日的奶样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4个乳区分别单次给予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干乳期)。给药后的第1、3、5、7、10天分别统计记录每头奶牛的日产奶量,给药后的第12 h、3、5、7、10天分别采集奶样进行体细胞检测,同时检查直肠温度;给药后的第10天,采集奶样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比较奶牛用药前后直肠温度、日产奶量、牛奶体细胞数和奶中病原菌的变化。整个试验期间连续观察给药奶牛是否出现红、肿、热、痛等临床症状。【结果】给药前1天、0天和最后一次给药后的第1、3、5、7、10天,试验奶牛的日产奶量平均值分别为28.8、27.7、28.1、28.7、28.8、29.2和29.6 kg,卡方检验显示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时间点采集的奶中体细胞数大都维持在30—50万个/m L之间;各时间点测得的奶牛直肠温度平均值分别为38.3、38.4、38.3、38.3、38.3、38.2和38.3℃,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原菌检测结果显示,在给药前0日采集的奶样中,分离到大肠杆菌8株、链球菌5株和葡萄球菌7株,给药后第10天采集的奶样中大肠杆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各分离到1株,明显减少,且没有增加新的病原菌。【结论】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干乳期)对奶牛正常体温、产奶量和奶中体细胞数等没有不良影响,该制剂用于奶牛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油松人工林生长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内蒙古大青山油松人工纯林作为研究对象,利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中的logsig、tansig、trainlm 等函数,采用二类调查数据中的平均年龄、郁闭度、地位级作为输入层,平均高为输出层,建立油松人工林树高生长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结果表明,模型的拟合精度为99.98%,检验精度为98.62%,说明该模型对当...  相似文献   
95.
超临界CO2 流体萃取 - 分子蒸馏提取丁香精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SCDE)萃取丁香精油,然后用分子蒸馏技术(MD)进行精制,所得精油经气相色谱 - 质谱(GC - MS)分析并与传统提取方法比较.正交试验分析结果显示,SCDE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12MPa、解析温度50℃.SCDE得油率达到21.04%,经GC - MS分析共检测出22种成分,主要成分丁香酚GC含量为67.56%,经MD精制后,尽管丁香酚、β - 石竹烯、乙酰基丁香酚3种有效成分的总含量与水蒸气蒸馏法和有机溶剂回流法相差不大,但精油中丁香酚提高至68.75%,精油色泽和流动性明显改善,品质明显提高.SCDE - MD技术萃取丁香精油的得油率为19.18%,高于水蒸气蒸馏法(11.38%)和正己烷回流法(17.40%),而且萃取时间短,色素、树脂含量低.  相似文献   
96.
介绍了沙棘组织培养技术中无菌系的建立、外植体的选择、不同部位外植体的培养及生根驯化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总结出沙棘组织培养的条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的展望,为今后沙棘组培快繁技术及工厂化育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7.
采用氯仿抽提、聚乙二醇沉淀,再经差速离心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从病变法氏囊组织中提取出较纯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病毒核酸电泳分析表明,4株IBDV分离株均由双节段RNA组成,大小基因片段的电泳迁移率毒株间无差异,SDS-PAGE分析表明,IBDV分离株均由4条主要的结构蛋白带组成,近年从免疫鸡群中分离的地方强毒JH株及引自中监所的I型强毒J1C7株,其主要结构蛋白带与早年分离的IBDV野毒株相似,电  相似文献   
98.
早春晚秋温度低 ,树木处于休眠期 ,有些阔叶类树木叶子完全脱落 ,蒸腾量小 ,移植容易成活。但日常活动中经常碰到某些新建、改建、扩建街区、景点、水利设施、道路、矿山、房产等 ,亟需在生长旺季搬迁或移植个体较大的树木。生长旺季怎样移植树木才能取得满意的成效呢 ?1 平衡  相似文献   
99.
1990年7月17日,安顺地区某养殖场从上海大江公司购进2日龄红布罗雏鸡1100只。在育雏期间,鸡群中发生一种以脚跛行为主的疾病。从7月22日发病至8月6日送检,16天内共死亡雏鸡336只,死亡率达30.54%(336/1100)。雏鸡发生脚跛行症的原因很多,表现亦极为复杂,可视为一症候群,而不是一种独立的鸡病。细菌性、病毒性、霉形体等病原因子的感染均可以导致鸡出现脚跛行的症状。本文对安顺地区发生的雏鸡脚跛行症进行了病原分离,并对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其它病原作了血清学鉴别诊断。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0.
为准确检测鸡群中减蛋综合征病毒感染情况,从减蛋综合征病毒(EDS)贵州分离毒株HS-1中提纯病毒DNA后,用地高辛标记制备了全基因组探针。在Dot-blot中该探针不与正常鸭胚尿囊液核酸提取物及马立克氏病病毒(MDV)DNA发生反应,只与3株EDS病毒(国际标准毒AV-127、贵州分离毒HS-1、南京分离毒(GC2)DNA呈阳性反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可检测出30pg的同源DNA,具有较强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