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38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家蚕微粒子病是影响蚕种生产产量质量的主要因素,蚕业界因微粒子病造成经济损失惨重,所以对微粒子病的研究一直是热门课题.鲁兴萌等通过对蚕种生产中微粒子病的发生量、上一季蚕种生产中微粒子病的发生与下一季蚕种生产中微粒子病发生量的相关系数分析,认为蚕种生产量、上一季制种中微粒子病的发生、秋季制种等客观因素是家蚕微粒子病流行的主要因素;刘吉平通过对广东省蚕种繁殖试验所近40年家蚕原种微粒子病流行波动规律及广东省近10年杂交种微粒子病流行情况分析,认为气候、地理是影响微粒子病流行波动的因素.但对家蚕微粒子病的发生程度预测尚未见报道,家蚕微粒子病发生程度的预测,对科学决策指导生产至关重要.作者根据湖州市某原蚕区种场19年毒率检测统计资料,应用"马尔柯夫链"对微粒子病发生程度作长期预测探讨,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2.
正德清是蚕桑重点产区,蚕种业在德清农业发展史上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德清蚕种业依托良好的生产条件和市场声誉,占据了蚕种生产的"一席之地",2018年蚕种生产量达到全省生产量的1/3。繁育优质好养的蚕品种适应生产需要,在创新与突破中寻求机遇,是德清蚕种企业发展的主要目标。1德清蚕种业历史与现状  相似文献   
23.
2017年9月正是湖州地区中秋蚕饲养的时间,但一场突如其然的、面广量大的中毒事件搅动了生产的正常开展并成为一次公共事件。在当地各级党委与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统一部署下,各级农业部门全力做好中秋蚕中毒事件处置和安全生产指导等各项工作,平息了事态,尽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蚕农的损失。  相似文献   
24.
正9月6~8日,"中国蚕学会蚕种分会首次全国蚕种生产经营经验交流暨学术讨论会"在陕西省安康市召开,来自全国蚕桑行业管理、科研、教学以及蚕种生产、经营等单位或部门的150余位代表参加。浙江省蚕桑学会副会长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王永强副所长、浙江省蚕桑学会蚕种学组组长浙江省蚕种质量检验检疫站陈灵方站长、浙江省蚕种业协会常务理事湖州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吴怀民高级农艺师参加了本次会议。讨论会开幕式上安康市委副书记鲍永能以  相似文献   
25.
吴怀民  冯建琴 《蚕桑通报》1995,26(1):51-51,50
提高蚕种杂交率的措施湖州市蚕桑站吴怀民湖州市蚕研所冯建琴近年来,少数蚕种生产单位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忽视了蚕种质量,造成了不良影响。当前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蚕种杂交率下降,不同程度上影响到蚕茧产质量和蚕农的收益。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靠某一个环节,而应...  相似文献   
26.
通过2011年和2012年的春蚕期和中秋蚕期(共4期)对家蚕新品种丝雨二号在湖州农村试养成绩表明:丝雨二号龄期经过较长,体质强健,盒种产茧量高,茧丝质各项成绩在春季饲养中全面超过对照品种秋丰×白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中秋季饲养成绩与对照品种相比互有上下,总体成绩与对照品种相仿.并根据试养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该品种的饲养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27.
湖州作为传统蚕茧产区,近10多年来由于蚕茧代收代烘、统收统价带来蚕茧质量逐年下降,严重阻碍了新蔟具和新蚕品种推广,造成蚕桑产业经济效益持续下降的局面。为了寻求一条“优质优价”产业健康发展之路,我们利用练市镇朱家兜蚕桑专业合作社组织机制,从2014年春蚕期开始到2016年春蚕期的3年时间里开展了7期优质优价的蚕茧收购,探索在现行收购体制下提高蚕茧质量,实现提高茧质的基础上增加张种收入和经济效益的途径,为老蚕区优质优价收购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28.
本文通过对湖州蚕种生产经营近20年的历史演变及现状的调研,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基础条件、建立蚕种生产保护区、完善蚕种行业风险保障机制、加强企业自身改造等巩固稳定湖州蚕种产销的想法与意见。  相似文献   
29.
湖州具有悠久栽桑养蚕历史,曾经为湖州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进入21世纪来,蚕桑产业快速萎缩,动摇了占全市20%农户的收入基础与丝绸工业的根基。为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出台了《关于提升发展湖州市蚕桑产业的若干意见》。本文在全面介绍《关于提升发展湖州市蚕桑产业的若干意见》出台的意义、必要性与主要内容的同时,还介绍了贯彻落实市政府文件精神的措施。  相似文献   
30.
1合作背景 1.1湖州蚕桑产业概况 湖州市是我国茧丝绸产业发祥地之一,南郊钱山漾古文化遗址出土的绢片、丝线,经考证,距今已有4700多年。长期以来,茧丝绸作为湖州的传统支柱产业,一直在湖州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农民增收,居民就业,出口创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