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77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38篇
  27篇
综合类   248篇
农作物   35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89篇
园艺   40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饲养母猪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的仔猪,衡量母猪繁殖性能通常有两项指标:即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数和母猪繁殖利用年限。而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包括了遗传、营养、疫病、环境及管理。近年来通过营养保健的调控,有效提高了母猪繁殖性能,其中维生素对种猪的繁殖性能有较大程度影响,合理应用对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2.
邱华平  吴敏  王丽 《畜禽业》2012,(11):15-16
<正>近年来,新县把发展畜牧业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大别山连片扶贫开发政策,发挥生态优势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坚持政策促动、大户带动、科技支撑、突出特色的原则,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畜牧业已发展成为新县农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猪场免疫是给猪体注射疫苗,使猪群获得特异性抵抗力的技术常规措施,以达到增强猪体免疫力,抵抗疾病  相似文献   
93.
为验证25%咪鲜胺稻瘟酰胺微囊悬浮剂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及对水稻的安全性、保产效果,于2017年进行了该药剂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咪鲜胺稻瘟酰胺微囊悬浮剂对稻瘟病有较好的预防和防治作用,对水稻的保产效果明显,且对水稻生长安全。在稻瘟病一般发生年份,于水稻分蘖盛期(稻瘟病始见期)、破口抽穗前3 d和齐穗期各用药1次,且每667 m~2用25%咪鲜胺稻瘟酰胺微囊悬浮剂60~70 m L、对水60 kg均匀喷雾,即可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4.
通过对湖南省三处试验地内不同混交模式混交林的土壤物理特性进行研究,发现不同混交林模式土壤物理性质之间无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混交林较纯林土壤疏松多孔,说明混交林比纯林更能提高林分涵养水分的能力。  相似文献   
95.
[目的]根据赤眼鳟线粒体NADH脱氢酶6(ND6)基因序列分析不同种鱼类的分子进化关系。[方法]根据其他鱼类的线粒体ND6基因及侧翼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扩增并克隆、测序赤眼鳟ND6基因,通过MEGA4.0Neighbor—Joining法分析不同鱼类的进化关系。[结果]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线粒体基因组ND6基因序列长度为522bp,编码173个氨基酸。该基因碱基组成为:A41.5%、C32.7%、G12.4%、T13.4%,其中A+T含量(54.9%)高于G+C含量(45.1%)。将赤眼鳟ND6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其他11种鱼类ND6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发现,赤眼鳟ND6核酸序列与团头鲂的同源性最高,为90.8%;与红点鲑鱼的同源性最低,为73.0%。赤眼鳟ND6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ND6氨基酸进行比对发现,赤眼鳟与团头鲂同源性最高,为98.3%;与大黄鱼的同源性最低,为75.7%。以ND6氨基酸序列采用NJ法构建12种鱼类的系统发生树基本反映了它们的种间、属间和科间的关系。[结论]首次得到了赤眼鳟线粒体ND6基因序列,并确定了赤眼鳟与其他11种鱼类的分子进化关系。  相似文献   
96.
海南省儋州市橡胶园土壤钾素空间变异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地统计学方法与GIS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海南省儋州市橡胶园土壤表层(0~20cm)钾素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土壤全钾含量的空间变异函数为K-Bessel模型,而速效钾含量的空间变异函数为Pentaspherical模型。土壤全钾和速效钾均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说明其受结构因素和施肥、管理水平等随机因素共同影响。Kriging插值图较为直观地描述了儋州市橡胶园土壤钾素的空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97.
低温对槟榔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槟榔盆栽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低温对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幼苗受害指数增大,细胞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SOD酶活性出现先上升而后下降的变化趋势,POD酶活性整体呈"S"形变化趋势,两者可能在逆境处理过程中具有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98.
试验结果表明,草胺膦对防除田埂、路边和茶园一年生杂草和多年生杂草有显著效果。茶园以一年生杂草为主,以每667m2用200g/L草胺膦水剂100~120mL+助剂100~120mL为宜;田埂道路以多年生杂草为主,以每667m2用200g/L草胺膦水剂120~150mL加助剂120~150mL为好;在杂草生长旺盛期对水30kg均匀喷雾,除草效果一般可达95%左右。  相似文献   
99.
本研究克隆了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台湾稻螟(Cauricilius)、芦苞螟(C.luteellus)、甘蔗条螟(C.sac-chariphagus)、三化螟(Tryporyza incertulas)、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甘蔗红尾白螟(Scirpophaga ex-cerptalis)、黄纹髓草螟(Calamotrophapaludella)、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 eralis)、棘禾草螟(Chilo hyrax)和稻蛀茎夜蛾(Sesamia in.erens)11种常见蛀茎害虫102个个体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片段.序列分析显示:该COⅠ基因片段长为709 bp,序列都未发生缺失或插入现象,碱基颠换率(55.42%)高于转换率(44.58%);种间遗传距离平均值为0.140(0.088~0.179),种内遗传距离平均值为0.004(0~0.015),两者之间没有重叠区域;聚类分析表明,不同种蛀茎害虫分别形成独立的进化分支,分支自展值均为100%.研究结果表明该COⅠ基因序列具有适宜的变异信息,种内相对保守,种间变异显著,适用于蛀茎害虫的物种识别,并为开发蛀茎害虫DNA条形码技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0.
利用江苏省统计年鉴提供的气象资料,通过标准化降水指数(SPI)计算苏北地区近25 a(1989—2013年)的季节干旱指标,分析江苏省苏北地区五市的季节性干旱时空特征和发生规律,并对其进行动态干旱风险评价。基于危险性、脆弱性、暴露性和防灾减灾能力这四个影响因子构建相应干旱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选取适合苏北五市的气象、水文、地理、社会经济方面相关二级指标,组合运用熵权法和CRITIC法确定各指标综合权重,通过加权综合评价法对苏北五市进行动态旱灾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苏北地区干旱时间特征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发生干旱多为轻旱和中旱,且多发生于春夏秋三季,盐城市冬季发生中旱和重旱相对较频繁;干旱强度变化趋势和干旱频率趋势大体一致,五市发生春旱的频数和强度总体都呈增加趋势,而秋季情况略有好转。近年来,苏北地区五市的旱灾风险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风险排名依次为:淮安连云港宿迁徐州盐城,其中,防灾减灾能力对于干旱风险的动态变化体现出较强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