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综合类   32篇
畜牧兽医   6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我国是一个养猪大国,当前猪日粮多以谷物饲料和高质量的蛋白质为基础,随着人类对谷物粮食需求量的增加,开始出现人畜争粮的局面。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认为粗纤维是饲料中难以被家畜消化的组成成分,不仅自身没有价值,而且可能增加单胃动物的能量消耗,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22.
1 发病情况2010年11月,陕西咸阳某特禽养殖场从广东引进1月龄脱温蓝孔雀苗91只,进场后进行了一次新城疫(ND)Ⅳ系疫苗饮水免疫.201 1年7月孔雀群出现发病症状,分别于7月15日、21日各死亡1只,随后到本院动物疫病分子生物学诊断实验室就诊.  相似文献   
23.
旨在探讨miR-133c-3p在猪流行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细胞凋亡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探讨其发挥作用的机制。以PEDV感染MARC-145细胞为模型,检测PEDV感染过程中细胞的凋亡情况以及6个与凋亡相关microRNAs的表达差异,RT-qPCR检测PEDV感染过程中与凋亡相关microRNAs的表达差异,合成miR-133c-3p的模拟物和抑制剂,转染MARC-145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EDV感染MARC-145细胞的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过表达和敲低miR-133c-3p后细胞的凋亡情况,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133c-3p的靶基因,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了miR-133c-3p和靶基因的结合情况,Western blot检测了过表达miR-133c-3p对BCL-w和PEDV蛋白表达水平的调控,用siRNA敲低BCL-w蛋白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显示,PEDV的感染可以诱导MARC-145细胞凋亡(P<0.05),与凋亡相关的microRNAs,如miR-133c-3p和miR-149-5p的表达上调(P<0.05;P<0.001),miR-138-3p的表达下调(P<0.05)。其中,miR-133c-3p在病毒感染后升高了约5倍(P<0.01)。过表达miR-133c-3p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敲低miR-133c-3p后,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133c-3p与BCL2L2的3'UTR区域有结合位点,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显示miR-133c-3p可以和BCL2L2基因靶向结合(P<0.01),过表达miR-133c-3p后细胞内BCL-w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且病毒的感染可以降低BCL-w的表达水平,敲低BCL-w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PEDV感染后可以通过上调miR-133c-3p的表达来下调BCL2L2的表达,从而促进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24.
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首先是由德国学者Tischer等〔1〕在传代的PK-15细胞中发现。近年来人们逐步认识到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是一种重要的猪病病原,目前认为PCV-2可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猪皮炎肾炎综合征(PDNS)、怀孕母猪繁殖障碍和新生仔猪A2型先天性震颤(CT)。1991年Clark首次报道了加拿大猪群中存在PMWS,随后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均报道了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25.
电子显微镜技术在肿瘤学研究中正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使肿瘤病理学研究进入到了超微结构水平。本文分别探讨了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及免疫电镜技术在肿瘤学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情况及其发展的前景与趋势。  相似文献   
26.
建立了检测猪博卡病毒1型(PBoV)的nPCR方法,对陕西省部分猪群PBoV1型感染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通过优化反应体系与条件,测试了方法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建立了PBoV1型nPCR检测方法,并对阳性样品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建立nPCR方法检测PBoV1型单链DNA的极限为4.742×10-2 ng/μL,该方法与PCV2、PCV3、PPV、猪链球菌和猪大肠杆菌DNA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良好。检测了陕西省猪场60份样品,PBoV1型阳性率为3.33%(2/60)。测序获得的SXWN20株VP1/VP2基因序列比对发现,SXWN20株与参比的PBoV1型毒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6.6%~97.5%,与PBoV2/3/4/5型[JP]同源性仅为53.8%~59.7%。进化树分析显示,所有参比毒株分为3个大分支,SXWN20株与PBoV1型毒株处在一个进化分支,PBoV2型处在一个进化分支,PBoV3/4/5型处在一个进化分支。  相似文献   
27.
【目的】建立一种能够区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经典株和变异株的RT-nPCR诊断方法,能够从病料组织、血清或精液中直接进行目的基因检测,达到快速诊断的目的。【方法】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2对引物,通过改变不同的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建立PRRSV经典株和变异株的RT-nPCR诊断方法,并通过灵敏性试验、特异性试验、病料组织和血清或精液样品检测,验证建立RT-nPCR方法的适用性。【结果】建立了PRRSV经典株和变异株的RT-nPCR诊断方法,该方法检测的cDNA含量极限为1.3×10-7 pg/μL;且仅能从PRRSV毒株中扩增到目的条带,从CH-1R经典株扩增出649bp条带,从SXXY/2013变异株扩增出562bp条带,电泳后能清晰区别,而从其他参考毒株中均不能扩增出目的条带。从48份疑似病料组织和血清中能直接检测出31份阳性结果。【结论】建立了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可直接从病料组织和血清中快速鉴别PRRSV经典株和变异株的RT-nPCR方法。  相似文献   
28.
【目的】了解陕西及周边省份部分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Nsp2和GP5的变异情况。【方法】采用套式RT-PCR方法,从肝、脾、肺和血清中直接扩增Nsp2、GP5基因并克隆测序,将获得的PRRSV流行毒株序列与GenBank中30个PRRSV参考毒株进行比对分析,构建进化树。【结果】获得了13株PRRSV的Nsp2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KM233849~KM233861)和12株GP5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KM233862~KM233873)。基因进化树分析显示所有测定PRRSV流行毒株均属北美洲型。对Nsp2基因序列分析发现,12株PRRSV为氨基酸缺失毒株,1株PRRSV为经典毒株。发现GSXF毒株有可能是一株重组毒株。PRRSV变异株与经典株相比,GP5蛋白中存在多处氨基酸点突变。【结论】陕西猪场PRRSV流行毒株以变异株为主,同时存在经典毒株和重组毒株。  相似文献   
29.
为给临床快速鉴别诊断猪瘟提供技术依据,根据GenBank公布的CSFV全基因序列,结合猪瘟序列测定结果,针对NS5B基因区域设计2条通用外扩引物、2条通用内扩引物和1条疫苗毒株特异性内扩引物,建立一种可鉴别猪瘟疫苗毒株和流行毒株的RT-nPCR诊断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从HCLV株扩增出2条大小分别为261bp和157bp的片段,可从Shimen、SXYL2006、GX54和SD2002等流行毒株扩增出1条261bp的片段,其他几种常见猪病毒检测均呈阴性;灵敏度试验表明,检测的cDNA质量浓度极限为3.4×10-7 pg/L;116份临床样品中有37份样品检测呈阳性,阳性率为32%;分析部分阳性病料E2基因序列也证实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说明:建立的RT-nPCR鉴别诊断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能直观区分猪瘟疫苗毒株和流行毒株。  相似文献   
30.
采用乳化聚合法制备黄藤素纳米粒(F-PBCA-NP),以形态、粒径、载药量和包封率为考察指标,通过L9(34)正交设计优化制备工艺;同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小鼠为实验动物,用小鼠的存活率和重要脏器的重量指数变化为评判指标,对其抗感染作用进行观察,并与非纳米化的普通制剂对比。结果表明,黄藤素纳米粒为均匀圆整的类球形实体粒子,平均粒径64 nm,载药量50.9%,包封率67.8%;黄藤素纳米粒可使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小鼠的存活率达到80%,而普通制剂为35%,减轻脾脏重量指数比普通制剂显著提高。故该制备工艺稳定可靠,所制黄藤素纳米粒的抑菌效果比片剂和胶囊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