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6篇
林业   74篇
农学   46篇
基础科学   76篇
  62篇
综合类   310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40篇
畜牧兽医   134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为了探究不同杀虫剂对东方蜜1抗性瓜蚜(黄蚜)的防治效果,开展了4种杀虫剂对东方蜜1号黄蚜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下,50g/L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46%氟啶·啶虫脒水分散粒剂、40%氟虫·乙多素水分散粒剂、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对东方蜜1号瓜蚜的防治效果在87%以上,都可做为东方蜜1号瓜蚜的防治药剂。其中50g/L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46%氟啶·啶虫脒水分散粒剂、40%氟虫·乙多素水分散粒剂药后7d防效分别为95.73%±0.77、96.%±0.31、97.36%±1.27,防治效果出色。  相似文献   
42.
[目的]采用二极管阵列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饲料中莫昔克丁的检测方法.[方法]样品经乙腈溶液提取后,通过HLB 6cc SPE固相萃取小柱净化,C18色谱柱分离;以醋酸-醋酸铵缓冲液(pH 4.8)(取醋酸铵7.7 g,加水400 mL溶解后,用冰醋酸调节pH至4.8)-乙腈(400:60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2 nm;柱温50℃;流速为2.5 mL/min.[结果]莫昔克丁在5~100μg/m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0).检出限为0.5 mg/kg,定量限为1.0 mg/kg.样品在定量限1倍、2倍、10倍3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95.0%~105.2%,批内、批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日间和日内变异系数均低于15%.[结论]该试验建立的HPLC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饲料中莫昔克丁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3.
  目的  通过对松材线虫效应因子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揭示Bx-Hh-grl对松材线虫致病性的作用,为防治松材线虫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用松材线虫Bx1022株系接种黑松,20 d后提取线虫总RNA进行转录组测序,将该转录组设为松材线虫植食阶段转录组。提取由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培养的Bx1022的总RNA进行转录组测序,将该转录组设为菌食阶段转录组。比较分析两个转录组,筛选到差异表达基因Bx-Hh-grl。对Bx-Hh-grl编码蛋白质的跨膜结构域和信号肽进行预测。利用原位杂交检测Bx-Hh-grl表达部位。应用RNAi技术干扰Bx-Hh-grl表达以探究Bx-Hh-grl对松材线虫致病性的作用。通过Q-PCR验证,确定RNAi效果显著。将经RNAi处理的松材线虫接种3年生黑松枝条,以未经处理的松材线虫(CK组)和ddH2O(Mock组)处理的黑松作为对照,比较黑松发病情况进而比较不同处理后松材线虫的致病性差异。  结果  筛选出植食阶段与菌食阶段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Bx-Hh-grl,其编码蛋白质具有跨膜结构域和信号肽。原位杂交试验结果显示Bx-Hh-grl在松材线虫食道腺表达,符合效应因子基因特征。Q-PCR结果显示经RNAi处理后的松材线虫Bx-Hh-grl表达量下调,RNAi处理效果显著。接种实验表明,Bx-Hh-grl-RNAi组显症的时间明显晚于CK组,Mock组黑松一直保持健康状态。  结论  Bx-Hh-grl是与松材线虫致病相关的效应因子基因。明确Bx-Hh-grl功能有利于进一步了解松材线虫致病机理,为降低松材线虫危害,防治松材线虫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4.
[]现代药物在养殖业上的应用,是实现养殖业发展的保障,规模化集约化程度高的养殖业发展,更需要像阿莫西林这样的即安全又有效的抗生素的护航。通过对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的安全性、有效性的分析,以期为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生产、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通过观察和测定目前浦东鸡体型外貌、成年鸡体重体尺和生产力指标(产肉性能、肉质性状、蛋品质、繁殖性能),并将相关性状同历史数据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对浦东鸡种质资源特性进行了系统评估。  相似文献   
46.
干旱胁迫下老芒麦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云  闫伟红  吴昊 《草原与草坪》2014,(2):11-17,22
对干旱胁迫处理的20份不同居群的老芒麦10对多态性引物进行SSR分析,研究干旱胁迫处理对老芒麦遗传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0对引物总扩增带数115条,平均每个引物对扩增11.5条,多态性带数为103条,占总条带数的89.57%,每对引物扩增7~15条,平均为10.3条,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255~0.473,平均为0.368,SSR标记效率(MI)为3.87;通过POPGENE软件得出供试材料的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e)为0.332 4,Shannon指数(Ho)为0.492 6。NTSYSpc 2.1软件和POPGENE 32软件聚类结果均表明,胁迫处理材料与同批材料胁迫前的聚类结果差异较大。意味着干旱胁迫处理造成非编码区的微卫星序列的遗传变异和分化,致使其重复次数发生相应改变;而胁迫前后UPGMA聚类都表明产地相同的材料大多聚为一类,但不完全一致,其中,内蒙古的材料胁迫前后差异较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老芒麦材料间差异明显,遗传多样性丰富,应加快其开发和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47.
江苏省太湖流域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现状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江苏省太湖流域畜禽养殖污染现状,总结了江苏在太湖流域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中采取的主要工程措施、技术手段以及近年来所取得的成效。同时,深度剖析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贯彻落实治污条例,推进法制化治污;统筹编制治理方案,推进精准化治污;强化种养产业联动,推进资源化治污;强化污染减排考核,推进工程化治污;建立合力协作机制,推进长效化治污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8.
叶绿素荧光特性在树木培育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绿素荧光色素在植物光合作用中的光能吸收、传递和转换起关键作用,因此,研究树木的叶绿素荧光特性,对于林木良种选育、高效栽培、结构配置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叶绿素荧光特性在树木良种选育、高效栽培、逆境生理、大气污染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对其今后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9.
采用浸没培养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Cd(0、1、5、10 mg·L-1)、Pb(0、10、25、50 mg·L-1)单一以及二者低、中、高浓度组合复合处理对湿地匍灯藓(Plagiomnium acutum)叶绿素荧光以及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湿地匍灯藓Fv/Fm、Fv/Fo、Fv′/Fm′、ETR、Y(II)的下降程度与Cd、Pb胁迫浓度及胁迫时间存在明显的剂量、时间-效应关系;随胁迫时间延长,Y(NO)总体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qN表现为先升后降,而qP则呈现出先降后升趋势。(2)湿地匍灯藓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对Pb、Cd胁迫的响应存在差异,单一Pb胁迫初期各荧光参数即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单一Cd胁迫下上述参数均在处理第4 d才出现明显下降;在胁迫第1 d,中、低浓度Cd、Pb单一及复合胁迫均引起湿地匍灯藓的Fv/Fm、Fv/Fo、Fv′/Fm′增加。(3)Cd、Pb胁迫均使处理液电导率升高,升幅大小顺序为Cd/Pb复合胁迫Cd胁迫Pb胁迫。表明湿地匍灯藓在Cd、Pb胁迫初期可通过应激性增加PSII活性中心数来抵御重金属的毒害,但由于电子传递和热耗散能力较弱,使PSII活性中心受损,最终导致光合系统损伤;Cd、Pb复合胁迫对湿地匍灯藓细胞膜的损伤和毒害作用显著强于单一胁迫,Cd对细胞膜的毒害作用又强于Pb;Fv/Fo可作为Cd、Pb胁迫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50.
伊维菌素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及其水生态风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伊维菌素是一种广谱抗寄生虫渔药,在国外被广泛用于鲑鱼、海鲷养殖中的海鲺防治.国内主要用于防治淡水鱼养殖中的各种寄生虫病,其在观赏鱼养殖中的应用也日益普遍.综述了目前国内外伊维茵素在水产养殖中的使用现状,并就其水生态风险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