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6篇
农学   12篇
  1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48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幼林间作大豆的关键技术是:选用适合幼林间作的春大豆早中熟高产和夏大豆高产类型新品种,在最佳间种时期播种,合理间作,增施肥料,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收获晾晒和脱粒,确保大豆优质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72.
根据“系统工程最佳模拟配合”原理。运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在四川生态区条件下两热制早熟稻田连作秋大豆高产规范化栽培主要可控因子(播种期、种植密度、施肥量)的优化组合技术。试验结果:1、建立了高产栽培数学模式;2、明确了3个可控因子的决策变量顺序及其与最高产量的关系;3、优选了秋大豆1500~1875kg/hm^2以及1875kg/hm^2以上的技术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73.
南豆8号为高产、高蛋白春大豆新品种,蛋白质含量45.2%,脂肪含量18.2%。四川省大豆新品种早熟组区试,两年平均155.6kg/667m^2,比对照成豆9号增产14.9%;国家长江流域春大豆组区试,平均产量为180.5kg/667m^2,比对照品种湘春10号增产5.1%。适宜在四川及长江中下游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74.
南黑豆20是四川省南充市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利用60Cor射线辐射贡选1号种子诱变育成。其主要特点是:丰产性好,产量比对照贡选1号增产15%以上;品质优,籽粒粗蛋白质含量50.7%;籽粒种皮黑色,具有补肾、养颜、乌发、降低胆固醇、软化血管等保健功效。2012年6月通过四川省审定,并确定为四川省主导品种。  相似文献   
75.
南充市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针对当前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大豆生产的需要,结合南方地区地形地貌特点和大面积发展旱地新两熟制大豆所需要的配套高产优质品种、轻简高效实用技术,研究集成了以旋耕机为核心的大豆人工撒播轻简高效播种技术和大豆全程机械化作业的高效生产技术体系,解决了我国南方丘陵地区劳动力严重缺乏和规模种植大豆的技术难题,为发展四川及我国南方大豆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6.
大豆抗旱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豆是人类优质蛋白质和食用油脂的重要来源。大豆生长期需水量多,是对缺水最敏感的豆类作物。干旱严重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抗旱大豆品种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大豆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干旱对大豆的影响机理、大豆抗旱机制、常用的抗旱性研究方法以及大豆抗旱性评价方法4个方面概述了大豆抗旱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7.
<正>动物免疫标识(耳标)佩戴是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但目前存在着耳标佩戴后很严重的脱落问题,影响了可追溯体系的建设和基层兽医工作者、养殖场户佩戴耳标的积极性,为此承德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就此问题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8.
<正>针对我国南方地区套作大豆面积潜力大、迫切需要套作高产良种的现状,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将"耐荫高产高蛋白大豆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项目列为"十一五"及"十二五"重点研发任务,经过体系科技人员近十年的努力攻关,"耐荫高产高蛋白套作大豆新品种的选育及配套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项目成果获得了2014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专家鉴定认为"该成果针对性和创新性强,丰富了我国套作  相似文献   
79.
间、套作大豆种植模式作为目前南方大豆发展的新兴模式,在确保北方大豆生产,不与玉米等大宗作物争地的前提下,实现了南方大豆的发展。综述了大豆生产的重要意义、我国大豆资源情况、南方大豆种植情况、荫蔽对大豆生产的影响以及目前南方耐荫大豆种质的研究和利用情况。并认为,从DNA水平上鉴定大豆耐荫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有利于认识和了解该类型品种耐荫性好,抗倒伏,产量高,蛋白质含量高,抗病避虫等优良特征特性的遗传本质。为研究大豆耐荫遗传机制,寻找新的耐荫标记和间、套作专用型大豆转基因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0.
为了研究氮肥对羊草基本营养成分的影响,本文在轻度退化的羊草草场上施用了0kg·hm-2、65kg·hm-2、95kg·hm-2、125kg·hm-2和155kg·hm-2的氮肥,并进行一次溶解喷灌。在8月中旬取样并测定了羊草基本营养成分及cncps组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与氮肥投入量呈显著正相关;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随着氮肥增加而下降,并达到显著差异(P<0.05)。155kg·hm-2施用可以显著提高非蛋白质氮(NPN)含量(P<0.05)。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和中速降解碳水化合物存在显著提高(P<0.05),慢速降解碳水化合物只在125kg·hm-2水平上有显著下降(P<0.05)。施用不同剂量的氮肥对淀粉、可溶性蛋白质、不可利用纤维以及快速降解碳水化合物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表明,适当增加氮肥投入可以提高羊草的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减少其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