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科学   1篇
  8篇
综合类   76篇
畜牧兽医   6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选育符合生长速度快、体型好、背膘薄、繁殖性能较好的第一父本W51系,种猪公司以水台原种场存栏的华农温氏I号配套系的长白猪HN151系种猪为基础群,采用开放式闭锁繁育方法,期间引入外血,优化血缘,加强种猪体型、繁殖性能的选育。经过近10年的选育,培育成了生长速度快、繁殖性能较好,体型结实的母系父本温系长白W51,是温氏集团使用最为广泛的母系父本种猪。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力度的逐年加大,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和结构有了很大提高与改善,各种新型农业机械和新技术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农机专业合作社、农业公司、农机大户、家庭农场等服务组织大量涌现,初步形成了以农机作业服务为中心,以农机化技术推广、技能培训、机具维修、配件供应、信息服务等为支撑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现以浙江省建德市为例,对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杜洛克种公猪初生重对其育肥期生长性状和采食性状的影响。选取230头杜洛克仔猪,按初生重分为高初生重组和低初生重组,在同一饲养标准下饲养至(100±5)kg体重,记录生长性状和采食性状表型数据,用于后续分析。结果表明:高初生重组的30~100 kg日增重、达到100 kg体重时眼肌面积、瘦肉率、体长、体高和管围等生长性状均显著高于低初生重组(P<0.05);而低初生重组的体重达100 kg所用时间显著长于高初生重组(P<0.01);而高初生重组的100 kg体重背膘厚和100 kg体重肌内脂肪含量与低初生重组无显著差异(P>0.05);高、低初生重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日采食时间、日采食次数、平均每次采食时间、平均每次采食量和平均采食速率等采食性状无显著差异(P>0.05);低初生重组在30~100 kg的耗料增重比极显著高于高初生重组(P<0.01)。高初生重的杜洛克仔猪相较于低初生重仔猪在育肥期表现出更快的生长速度和更低的耗料增重比,且体尺特征更加优秀。  相似文献   
14.
抗病育种是当前国内外发展健康养殖业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采用支持向量机的方法,利用免疫群体相关数据构建了一个种猪疾病早期诊断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通过测量数个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较准确地预测初生仔猪的健康状况。该模型不仅可以应用于生猪生产,亦可用于高抗病型种猪的早期选种。  相似文献   
15.
胎盘是母体与胎儿进行营养物质、气体及废弃物交换的重要器官。妊娠过程中,猪胎盘功能是影响母猪产仔数、死胎数及断奶前死亡率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作者介绍了猪妊娠早期胎盘的建立过程及形态变化、妊娠中期胎盘褶皱的形成、妊娠后期胎盘的进一步发育,阐述了这3个妊娠阶段猪胎盘的形态变化与其对应的胎盘功能之间的关系,并介绍了目前所发现的调控猪胎盘建立和发育的相关基因,包括透明质酸酶(HYAL)、组织蛋白酶(CTSB和CTSL1)及乙酰肝素酶(HPSE)基因,为提高母猪胎盘效率、增加母猪繁殖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分娩胎次及季节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胎次和分娩季节对大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9胎共11 373头大白母猪46 533窝的生产资料,分别分析了不同分娩胎次和季节对大白母猪总产仔数、活仔数、健仔数等繁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娩胎次及季节对大白母猪繁殖性能均有显著影响(P0.05);母猪总产仔数、活仔数和健仔数在1~3胎均呈现递增趋势,到第3胎最高,分别增加了0.56、0.58和0.74头;第3胎后,产仔性能呈逐步降低的趋势,至第9胎最低,分别降低了1.07、1.43和1.35头;第1胎的弱仔数和畸形数最高,第8胎的死胎数最高,而木乃伊数最低;在春季分娩的母猪总产仔数,活仔数和健仔数显著高于夏季和冬季(P0.05),冬季分娩的母猪弱仔数最多(P0.05),而冬季分娩的死胎数则最低。研究认为,大白母猪的最佳分娩胎次为第2~6胎,适宜的分娩季节为春季和夏季。  相似文献   
17.
采用逆向工程技术进行猪体的三维重建并测算,是低成本无接触式猪体型体况评估的一大解决方案,在比较单视角和多视角采集方法的优缺点后,本文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点云补全方法,将猪体局部点云恢复成一个完整的点云以实现猪体三维重建。该猪体点云补全方法基于点代理增强和逐层上采样,首先通过特征提取结合位置嵌入生成点代理,使用点代理增强Transformer进一步提高点代理的特征表示能力,再基于点代理通过逐层上采样由粗到细逐步恢复最终的高分辨率、细粒度和分布均匀的完整点云。本文对实际生产环境中采集的猪体点云进行补全,所提方法与目前主流的点云补全方法进行对比试验,在多个指标的评定上,本文提出的方法都取得了较好性能,尤其是在猪体点云缺失严重补全难度较大的情况下效果更为突出。试验证明该方法对猪体主干部位的补全具备应用价值,能够用于实现基于局部点云的猪体三维点云重建。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杜洛克种猪体尺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并评估其与生长性状之间的关系,为目标群体的遗传评估奠定基础。利用SAS软件对影响各性状的非遗传因素(场、年季和性别)进行固定效应分析,利用DMU软件和动物模型REML方法估计体长(BL)、体高(BH)和管围(CC)的加性遗传方差,计算各性状的遗传力,并估计体尺性状与达100 kg体重日龄(AGE)、100 kg体重活体背膘厚(BF)和30~100 kg料重比(FCR)的遗传和表型相关。结果表明,场、年季和性别效应对各性状影响均达显著水平;BL、BH和CC的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274、0.352和0.160;窝效应值变化范围介于0.184~0.221之间;体尺性状间遗传和表型相关变化范围分别为0.552~0.674、0.100~0.568;体尺与生长性状的遗传和表型相关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411~0.083、-0.333~0.039,在杜洛克种猪育种中,可通过对体尺性状的间接选择来加快杜洛克种猪生长性状的遗传改良进展。  相似文献   
19.
RNAi技术介导的转基因小鼠的出现,预示着在哺乳动物整体水平上研究靶基因的敲除成为可能。目前,针对家畜这一类较大的动物,出现了RNAi技术介导的转基因猪,为应用RNAi技术培育抗猪病毒新品种奠定基础。文章以RNAi转基因猪为代表,阐述了RNAi技术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特殊的现象及最有应用前景之一的抗病毒逃逸方法,并详细介绍了RNAi技术在抗病转基因猪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蓝塘猪和长白猪leptin和leptin受体基因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了蓝塘猪和长白猪1、27、90、150和180日龄阶段脂肪组织中leptin基因mRNA和下丘脑中leptin受体基因mRNA的变化,并对2个品种不同生长阶段血液中leptin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蓝塘猪180日龄时皮下脂肪中leptin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其它各阶段,而与长白猪相比,蓝塘猪除1日龄低于长白猪外,其它各个阶段均高于长白猪,180日龄两者差异极显著;长白猪各阶段间差异不显著;(2)蓝塘猪180日龄时下丘脑中leptin受体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它各阶段,长白猪180日龄时最高,且显著高于1日龄和27日龄,蓝塘猪与长白猪1日龄时差异显著;(3)蓝塘猪血清中leptin浓度各阶段均高于长白猪,两品种均是150日龄时最高,蓝塘猪150日龄显著高于27日龄和180日龄,长白猪各阶段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