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贵阳市大樱桃主要害虫种类调查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弄清贵阳市大樱桃害虫种类及危害情况,为生产防治提供依据,2009-2010年,对其种类与发生危害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贵阳市危害大樱桃的主要害虫有12种(类),分属5目、11科,各种害虫其危害程度不同.根据不同害虫的危害特性,分别提出田间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2.
氮磷钾肥对木霉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土壤浸出液马铃薯汁琼脂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氮、磷、钾肥及其不同剂量对木霉生防菌(Trichoderma harzianum)的菌丝生长、产孢和培养基的pH的影响不同。木霉菌丝生长和产孢随尿素、碳酸氢铵和钙镁磷肥剂量的增加而减少,随普钙的剂量增加而增加;氯化钾、硫酸钾对木霉菌丝生长略有影响,对产孢的影响不明显;硝酸铵的剂量变化对木霉菌丝生长和产孢无影响。木霉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变化不仅与肥料的种类有关,还与培养基的pH值有关。酸性环境有利于未霉菌丝生长和产孢。  相似文献   
33.
[目的]筛选出对辣椒疫病防效较好的新型杀菌剂。[方法]采用室内抑菌效果测定和网室生测,对50%氟吗啉锰锌等12种杀菌剂的抑菌效果进行测定。[结果]68%精甲霜灵.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6、5%代森锰锌.二氰蒽醌可湿性粉剂、50%氟吗啉锰锌可湿性粉剂和687.5g/L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悬浮剂等药剂对辣椒疫霉有较好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4.822 0、4.814 0、0.475 9和2.502 6 mg/L,250 g/L嘧菌酯悬浮剂和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能使菌落变稀。在网室生测试验中,50%氟吗啉锰锌对辣椒疫霉的防效最好,2.0、2.4和2.8 g/L的防效分别为85.14%、89.39%和92.45%。[结论]50%氟吗啉锰锌对辣椒疫病有良好的防效,可用于辣椒疫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34.
黄露  安星宇  熊鑫  姚令  何海永  吴石平 《中国果树》2023,(5):84-87+97+142
为明确贵州省红阳猕猴桃叶片上一种病害的病原菌,对病叶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得到6株病菌,通过ITS、EF-1α、β-tubulin基因进行多基因分子鉴定,6株病菌均为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 (Berk.&M.A.Curtis) C.T. Wei。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其中45%咪鲜胺微乳剂、20%咪鲜·嘧菌酯悬浮剂、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250 g/L丙环唑乳油、50%唑醚·喹啉铜水分散粒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的抑菌效果较好,EC50分别为0.52、0.88、2.56、2.94、4.80、4.90 mg/L。同时对6种杀菌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咪鲜·嘧菌酯悬浮剂8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750倍液、50%唑醚·喹啉铜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45%咪鲜胺微乳剂1 500倍液防效较好,防效分别为80.86%、79.54%、76.86%、76.17%,可用于田间防治由多主棒孢霉引起的猕猴桃棒孢叶斑病。  相似文献   
35.
采用16S rDNA序列分析及ERIC-PCR对从贵州修文贵长猕猴桃枝条、叶片、花蕾分离到的35株猕猴桃溃疡病菌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所分离的病原菌为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iae,并运用ERIC-PCR分析病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相似系数为0.808时,35株菌株分为4个类群,85.7%的菌株属于第一个类群,且菌株无明显的采集地、采集部位的聚类;表明修文猕猴桃溃疡病菌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此研究为溃疡病的检测、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6.
为了准确诊断马铃薯生理性叶斑病,对该病害进行了室内鉴定和田间调查。结果表明:马铃薯生理性叶斑病是由于刮风,使叶片间互相摩擦、叶片与地面摩擦、叶片被大风吹翻转后雨滴的直接击打或雨滴溅起的泥沙击打,从而使叶肉组织受到坏死后形成的斑点;该病典型症状为病斑褐色,有时有光泽,圆形或不规则,1~5 mm大小,有时多个病斑愈合;病斑周围无晕圈,无霉层或菌脓菌胶等病征,且病斑多,分布较均匀。  相似文献   
37.
三唑酮对木霉根际竞争定殖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在粘壤土中施用4~12μg/g土三唑酮能提高耐药木霉菌株在西瓜根尖4~1cm处根际土中的种群密度。4μg三唑酮处理的木霉根际竞争定殖指数、以及在4~8cm和10~14cm根段的根际木霉种群密度均高于不施药对照。土壤接种量为1×103cfu/g土时木霉菌在西瓜根际增殖的比例较接种量为1×106cfu/g土时大,2种接种量下三唑酮处理的根际木霉种群密度分别高于相应的不加药对照。在质地较好、C/N比值较高的粘壤土中木霉菌在西瓜根际的种群密度较砂壤土和粘土大,三唑酮对木霉在西瓜根际的增殖作用也较明显。  相似文献   
38.
木霉菌与三唑酮配合对西瓜生长的影响和对枯萎病的防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木霉菌与微量三唑酮配合使用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效和对寄主生长、根系发育及根分泌物的影响。木霉菌与微量三唑酮配合对防治西瓜枯萎病有增效作用,在药砂培处理的西瓜根分泌物作用下,尖孢镰刀菌厚垣孢子萌发率较水砂培处理低,两处理的根分泌物对木霉菌的分生孢子萌发较对尖孢镰刀菌的厚垣孢子萌发更有利。三唑酮对西瓜生长和根系发育有抑制作用,在播种时施用尤为严重,该不利因素可通过减少用药量、推迟施药期和提高木霉用菌量等来克服。  相似文献   
39.
研究结果表明,微量三唑酮能有效提高木霉拮抗菌株在豌豆根际、根外土中的定殖能力木霉菌和三唑酮都能抑制根际和根外豌豆尖孢镰刀菌的厚垣孢子萌发,木霉菌的抑制作用较4μg土和6μg土三唑酮强,木霉菌和三唑酮结合可进一步抑制根际厚垣孢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40.
贵州省主要辣椒病害的诊断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辣椒是贵州省的一种经济和传统种植作物,由于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各种病害发生日益严重。为了使广大种植者能准确诊断和识别各种辣椒病害,并能有效选择药剂进行防治,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笔者就贵州省主要病害(包括疫病、枯萎病、青枯病、病毒病、炭疽病、疮痂病、白绢病等)进行了症状描述,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技术措施,以便为农民提供技术参考,达到增产和稳产、提高经济收入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