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为探明江淮地区稻-油两熟制度下油菜免耕直播高产栽培技术。[方法]以核油56为材料,采用田间裂区试验,比较3种施氮水平(Tn)和4种播种密度(Tm)对江淮稻田免耕机开沟直播栽培油菜的产量构成、农艺形状以及生物学产量、秸秆系数等的影响。[结果]在较低密度和中等密度条件下,增施氮肥有利于生物学产量和经济产量的提高。[结论]江淮稻田油菜直播适宜的施氮量为180kg/hm2,适宜的播种密度为3.0kg/hm2;免耕直播油菜的秸秆系数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随播种密度增加而降低,平均在0.76~0.78。  相似文献   
12.
闭合循环养殖车间HACCP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产养殖业的食品安全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探讨了在闭合循环集约化水产养殖车间建立HACCP管理体系的可能性。通过对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的分析,HACCP小组用关键控制点(CCP)判断树的方法,确定了该养殖车间生产的关键控制点和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在生产中严格执行。实践结果表明,在闭合循环水产养殖车间建立HACCP体系是确实可行的,不仅可以保证养殖生产的顺利进行,避免饲养鱼类在养殖过程中出现非正常死亡,同时保证了养殖产品的食用安全性,为闭合循环水产养殖车间建立了科学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3.
苎麻疫霉对几种杀菌剂的离体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苎麻疫霉(PhytophthoraboehmeriaeSawada)对甲霜灵、地茂散、代森锰锌和杀毒矾的离体敏感性。结果显示,甲霜灵、地茂散、代森锰锌和杀毒矾对苎麻疫霉的菌丝生长抑制EC50平均值分别为0.0295mg/L、2.0283mg/L、25.1452mg/L和2882.8708mg/L,表明供试苎麻疫霉菌株对甲霜灵表现极为敏感,最低达0.0194mg/L;而对杀毒矾抗药性极强,最高达10158.7122mg/L,且各菌株间的最大差异达49.9倍。利用SPSS软件分析表明,各供试杀菌剂对苎麻疫霉菌株的质量浓度EC50值之间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表明苎麻疫霉对上述杀菌剂的抗性或敏感性间不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4.
棉铃疫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安徽省棉铃疫病菌(Phytophthora boehmeriae Sawada)的若干生物学特性及其遗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自不同地区的棉铃疫病菌生长速率和对棉苗的致病力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甚至采自同一地区的不同菌株间上述性状亦存在显著差异。同时,XC-6生长速率、对棉苗的致病力、菌落形态及同宗配合遗传和变异特性研究表明,其生长速率和对棉苗的致病力性状在单游动孢子后代和自交后代均不能稳定遗传,但菌落形态和同宗配合特性在单游动孢子后代和自交后代均能稳定遗传,提示上述性状在单游动孢子后代和自交后代的遗传和变异特性可能与菌株长期自交和种内杂交有关。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养猪大国,生猪存栏量和猪肉总产量都是世界第一,然而代表我国养猪业未来发展方向的规模化猪场,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生产技术指标都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产生这种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规模化猪场饲料生产总体水平不高,在整个养猪过程中,饲料成  相似文献   
16.
关键词:水稻 机插秧 同步侧深施肥 肥料利用率 节本 增效  相似文献   
17.
早熟甜油桃具有上市早、果实色泽艳丽、光滑无毛、香脆味甜等优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市场潜力大。栽培早熟甜油桃,一般2年挂果,3年产量平均12600千克/公顷,4年达21000千克/公顷。现将早熟甜油桃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苎麻疫霉抗甲霜灵突变株对棉苗的致病力及其遗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苎麻疫霉抗甲霜灵(Mtr)突变株对棉苗的致病力及其遗传,结果显示,抗性突变株对棉苗的致病力与其野生型亲本间无显著差异。而Mtr突变株XC-6-2对棉苗的致病力在其无性第1代(ZG1)单孢株间及其与亲本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且XC-6-2对棉苗的致病力性状在单游动孢子第2代(ZG2)持续发生分离;XC-6-2单卵孢第1代(OG1)对棉苗的致病力间亦存在极显著差异。上述结果提示,抗甲霜灵突变株对棉苗的致病力在无性单孢和单卵孢子后代间均不能稳定遗传。对比研究发现,野生型亲本菌株XC-6对棉苗的致病力在单游动孢子和单卵孢后代有相似的遗传规律,且单游动孢子群体对棉苗致病力的变异系数较其单卵孢株间的变异系数大。  相似文献   
19.
棉铃疫病菌对甲霜灵的抗药性风险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分离自安徽省芜湖、无为、宣城、望江、肥东、寿县、滁州等7个地区的棉铃疫病菌(Phytophthora boehmeriae Sawada)对甲霜灵的抗药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甲霜灵对各供试菌株的EC50分布为0.008 3~0.079 1μg/mL,平均为0.026 1 μg/mL,远小于1 μg/mL,且供试菌株在含甲霜灵质量浓度为1μg/mL的LBA平板上菌丝生长几乎完全被抑制,表明各供试菌株对甲霜灵十分敏感,但其敏感程度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室内药剂直接诱变,获得抗甲霜灵菌株,经抗性测定结果表明,抗性菌株的抗性水平较其敏感亲本菌株高13 000倍以上,提示安徽省棉铃疫病菌对甲霜灵具有潜在的抗药性风险。  相似文献   
20.
棉铃疫病菌(Phytophthora boeh meriae)对甲霜灵的抗性遗传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经药物直接诱变,筛选获得棉铃疫病菌(Phytophthora boehmeriae Sawada)抗甲霜灵突变株,研究了其抗药性性状的遗传。结果表明,棉铃疫病菌易对甲霜灵产生抗性,抗性菌株对甲霜灵的抗性水平可高达其敏感亲本的5161.3倍以上;部分抗性菌株的抗药性性状在无性及有性单孢后代均可稳定遗传,另有部分抗性菌株的抗性性状在无性单孢后代出现分离甚至完全丧失。初步认为,供试棉铃疫病菌对甲霜灵的抗性遗传可能与细胞质遗传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