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36篇
基础科学   2篇
  13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本试验旨在建立一种能快速定量检测乳制品中牛乳铁蛋白(BLF)含量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以BLF为免疫原免疫BLAB/c小鼠,用间接ELISA筛选、鉴定获得单克隆抗体;继而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建立BLF的检测方法,并对研制的胶体金定量检测试剂卡进行重复性、线性、样本测试相关性和特异性评估。结果显示:本试验制得BLF单克隆抗体2株,效价均大于3.2×10~6;基于这2株单抗建立的BLF胶体金定量检测试剂卡的空白限为21.86μg/mL,变异系数(CV)<13%,线性测试其直线拟合线性回归相关系数R=0.997 7,与液相色谱法检测样本结果的相关系数R=0.988 5,与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均无交叉反应。综上,本试验研制的BLF胶体金定量检测试剂卡可为乳制品中BLF含量的检测提供一种准确、灵敏的方法。  相似文献   
92.
以欧亚香花芥和河北雾灵山、塞罕坝的2个野生型雾灵香花芥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功能叶片的形态、解剖结构、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及光合参数,借助相关性和冗余分析的方法探究两种香花芥属植物叶片结构与光合生理的关系。结果表明:1)2个野生型雾灵香花芥的叶片结构和光合生理存在种内差异,其中雾灵山植株叶片加厚、叶面积增大,栅栏组织加厚,色素含量丰富,净光合速率高,而塞罕坝植株叶片厚、气孔密度大,海绵组织加厚,导管、筛管直径加粗,PSⅡ反应中心活性参数高,蒸腾速率强;欧亚香花芥的叶表毛状体分布密集,栅海比高,色素含量丰富,净光合速率及水分利用效率高,均优于2个野生型雾灵香花芥。2)两种香花芥属植物叶片结构性状与光合生理参数间存在较强相关性,借助冗余分析筛选出栅海比、海绵组织厚度、表皮毛密度、组织结构疏松度、叶面积、导管直径、栅栏组织厚度和维管束直径等对光合生理有重要影响的叶片结构参数,其中栅海比达到显著水平(P<0.05),是两种香花芥属植物生态适应性及资源获取的主要驱动因素。总的来说,两种香花芥属植物均在引种地长势良好,具备一定的园林开发基础;同时栅海比可作为香花芥属植物筛选高光效优良种质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3.
为探索针对设施番茄青枯病的高效绿色防治方法,从设施番茄菜地采集发病土壤,并添加生物改良剂腐殖酸和(或)壳聚糖,在26℃的恒温培养箱内进行为期10周的土壤培育试验。结果表明:腐殖酸与壳聚糖配施处理(HC)下,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显著区别于空白对照和单施处理(P<0.05);HC处理下青枯病病原菌劳尔氏菌(Ralstonia spp.)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有益微生物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spp.)、北里孢菌属(Kitasatospora spp.)、细链孢菌属(Catenulispora spp.)和Terracidiphilus spp.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共现网络结果表明HC处理下子网络的网络连接性、聚类系数和平均度显著提高(P<0.05),有益微生物与劳尔氏菌间存在直接和间接的抑制作用,且以间接抑制作用为主。研究表明,腐殖酸与壳聚糖配施增强了土壤细菌群落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能通过富集有益微生物类群来抑制劳尔氏菌生长,在合理管理设施番茄菜地、防控土传病害中具有实际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4.
李桂龙  李朋发  吴萌  李忠佩 《土壤》2022,54(3):498-507
为评估化肥配施有机肥对花生根际细菌群落的影响,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施肥(CK)、施化学氮磷钾肥(NPK)和化学氮磷钾肥+有机肥配施(NPKM)对花生根际细菌群落多样性、结构和共存网络的影响。结果表明:NPKM处理下花生根际土养分状况明显改善,特别是有效磷的含量,较CK和NPK处理分别提高了5.31倍~12.16倍和3.24倍~6.50倍;而NPK处理下花生根际土养分状况并没有明显提升;Source Tracker分析显示,NPKM处理下根际细菌群落中只有2.1%~5.5%的物种来源于有机肥自身,但其花生根际细菌群落多样性在生育期前期要明显高于CK和NPK处理,而CK和NPK处理下根际细菌群落多样性差异不大;限制性主成分分析(CAP)显示,施肥措施和生育期均对根际细菌群落结构产生了显著影响,NPKM处理下花生根际土中富集了属于根瘤菌目(Rhizobiales)、梭菌目(Clostridiales)和芽孢杆菌目(Bacillales)这一类根际促生菌,根际细菌共存网络结构更加复杂,且网络中重要连接点的比例要也明显高于CK和NPK处理网络。可见,化肥配施有机肥有助于构建一个健康稳定的根际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