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7篇
综合类   24篇
畜牧兽医   8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紫花苜蓿(Medieigo saliva L)是一种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各类畜禽都喜食的优质牧草,有“牧草之王”之称。紫花苜蓿喜温暖、半湿润半干旱的条件,适宜在疏松的沙质中性土壤生长。我国南方地区的土壤多呈酸性,适合在北方生长的紫花苜蓿品种在南方往往不能正常生长,这主要是因为酸性土壤中的铝离子毒害限制了作物的生长。当土壤呈中性或碱性时,铝以硅酸盐和氧化铝形式存在,对植物无毒害;而当土壤呈酸性时,铝以离子形式存在,抑制植物根系生长,从而使植物出现干旱和营养缺乏的症状,导致植物减产。  相似文献   
102.
饲粮离子平衡对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饲粮离子平衡(DCAB)是指饲粮中的主要阳离子(K+、Na+、Ca2+、Mg2+的毫摩尔与主要阴离子(Cl-、PO3-4)的摩尔之差,但为了计算的方便和表示方法的简洁,通常以饲粮中主要一价阳离子与一价阴离子的毫摩尔之差来表示DCAB,根据Austic...  相似文献   
103.
桑叶中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桑叶中丰富的营养物质和许多特有的天然活性物质,为桑叶生产大量安全的动物产品创造了条件。而我国丰富桑叶资源又使现代化的桑叶饲料商品化生产成为可能。1 桑叶的营养价值  桑叶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酸、纤维素、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每100g干桑叶中含有可溶性碳水化合物25 g,植物蛋白15~34 g,氨基酸17.05~22.93 g,纤维素14.4 g,果胶12 g,有机酸3.5 g,阿拉伯聚糖7.4 g,戊聚糖3.8 g,粗脂肪6.15~9.8 g。1.1 桑叶中的氨基酸组成  干桑叶用6 mol/L 浓度的HCl,充氮密封,于105℃温度下24 h后,用氨基酸…  相似文献   
104.
选用 4~ 5月龄生长母湖羊 2 7头 ,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等分为 3组 ,研究不同复合处理稻草颗粒料对湖羊生长性能和饲养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 :通过石灰 +氢氧化钠复合处理 (试验Ⅱ组 )可以显著改善稻草颗粒料的适口性 ,其饲喂湖羊的采食量和日增重比仅用石灰处理的稻草颗粒料 (试验Ⅰ组 )分别提高 2 1.5 % (P <0 .0 1)和72 .4 % (P <0 .0 1) ;其饲料转化效率比对照组、试验Ⅰ组分别提高 6 1.7%和 5 9.3%。相应地 ,每千克增重的饲料成本分别比对照组、试验Ⅰ组降低 5 2 .3%和 76 .1%。表明稻草通过复合处理调制颗粒料 ,可以显著改善其营养价值和饲养效果  相似文献   
105.
奶牛乳腺组织两种不同培养体系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液氮冷冻泌乳奶牛乳腺组织为研究材料,对奶牛乳腺组织的旋转培养法与贴壁培养法进行了比较研究。乳腺组织的培养条件为:DMEM/F12培养液中含2μg/mL氢化可的松、5μg/mL转铁蛋白、10μg/mL胰岛素和10%的胎牛血清。通过台盼蓝染色观察(旋转培养法)、培养组织观察(贴壁培养法)、测定MTT二甲基噻唑二苯基四唑嗅盐活性和基因组DNA降解成为1000bp以下核苷酸片段量来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发现,旋转培养法在120h后组织和细胞成活率都在80%以上,MTT与基因组DNA降解值显示存72h内组织活性最高;贴壁培养法组织、细胞在24h开始贴壁,到48h后完全贴壁成活,72h后组织具有明显分泌活性,MTT值与基因组DNA降解值显示,72h以后奶牛乳腺组织已表现出分裂增殖能力,组织死亡率明显下降,96h后培养组织的增殖能力与死亡率都达到稳定状态。奶牛乳腺组织贴壁和旋转两种培养方法在72h内都可以保持奶牛乳腺组织基本活性。  相似文献   
106.
反刍动物饲料间组合效应评估参数及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刍动物饲料间存在组合效应已经成为共识,由于反刍动物消化机能和饲料结构的复杂性,尽管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对饲料间的组合效应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组合效应的评估方法和发生机制仍未形成系统的理论。1 组合效应的概念和衡量指标日粮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是1 9世纪末德国科学家Forbes首次观察到的,他发现日粮中的淀粉有碍于干草的消化。组合效应最明显的特点就是饲料混合后日粮的表观消化率不等于组成该日粮的各饲料消化率的加权之和。卢德勋(2 0 0 0 )作了明确的定义,日粮的组合效应实质上是指来自不同饲料源的营养性物质、非营养性物质以及…  相似文献   
107.
为确定麻疯树饼粕分离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采用等电沉淀原理,通过碱溶酸沉法对带壳压榨后的麻疯树饼粕中的蛋白进行提取。结果表明: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在温度45℃,碱溶pH值为11,酸沉pH值4.5的条件下蛋白质和干物质得率较高,制得的分离蛋白样品粗蛋白含量达87.6%;氨基酸组成方面,除赖氨酸外,其余必需氨基酸均接近豆粕。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可从麻疯树饼粕中提取分离蛋白。  相似文献   
108.
本试验通过体外培养法,研究在不同精粗比饲粮中添加维生素B12对体外瘤胃发酵和微生物酶活力的影响。试验采用3×3双因子试验设计,即3个底物精粗比(玉米∶羊草=35∶65、50∶50和65∶35)和3个维生素B12添加量(0、40和90 ng/mL)。体外试验用瘤胃液取自3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湖羊。体外培养24 h后测定体外瘤胃发酵参数和微生物酶活力。结果显示:1)随着底物精粗比和维生素B12添加量的提高,体外培养24 h的产气量、潜在产气量和有机物消化率极显著地增加(P<0.01),且维生素B12添加量与上述指标存在线性剂量效应(P<0.01)。2)当底物精粗比为50∶50和65∶35时,添加维生素B12显著提高了发酵液中氨态氮、微生物蛋白、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和丙酸浓度(P<0.05),但对丁酸浓度和乙酸/丙酸无显著影响(P>0.05)。3)当底物精粗比为35∶65和50∶50时,添加40 ng/mL维生素B12使发酵液中羧甲基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活力显著提高(P<0.05);当精粗比为65∶35时,添加90 ng/mL维生素B12使发酵液中羧甲基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活力显著提高(P<0.05)。结果提示,底物精粗比和维生素B12添加量影响体外瘤胃发酵。添加维生素B12可增加瘤胃微生物酶的活力,从而提高有机物消化率以及微生物蛋白和总挥发性脂肪酸的产量。当底物精粗比(玉米∶羊草)较高(50∶50和65∶35)时,维生素B12的添加效果更明显,并且具有剂量依赖效应。  相似文献   
109.
植物凝集素(Lectin)是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性饲料及其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采食过量时动物表现为日增重减少,饲料利用率下降,并影响免疫系统功能。由于植物凝集素具有凝集动物红细胞的能力,且凝集活力(效价)与Lectin的量成线性关系(张维杰,1994),因此可以利用凝血反应测定血凝活力,然后利用标准品与待测样品的血凝活力比较对Lectin进行定量检测。本试验以大豆凝集素(SBA)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实验室快速检测SBA的方法—血凝法。1材料和方法1.1红细胞悬液的制备本试验选用兔红细胞作为检测指示物。心脏采血后,注入装…  相似文献   
110.
氨化处理对秸秆理化特性和组织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秸秆氨化的原理1 1 碱化作用 秸秆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丰富 ,但绝大部分是细胞壁构成成分 ,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角质等 ,木质素和角质等不能消化 ,它们坚固地镶嵌在纤维素中 ,并且紧密相连 ,形成木质化和结晶化 ,妨碍动物消化分解。碱类物质中氢氧根能使饲料纤维内部的氢键结合变弱 ,导致纤维分子膨胀 ,而且能溶解半纤维素 ,皂化糖醛酸和乙酸的酯键 ,中和游离的糖醛酸 ,削弱纤维素与木质素之间的联系 ,这样就使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更易利用。因此 ,通过碱化作用能使纤维素、半纤维素与木质素部分分解 ,打断纤维素、半纤维素与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