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迅猛发展,开发友好可持续的绿色生态养殖手段,成为解决畜禽养殖污染的关键。微生物制剂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的活菌制剂在抗生素替代、饲料原料品质改良和养殖污染防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微生物制剂在绿色生态养殖中的作用进行论述,探讨解决畜禽养殖污染,构建绿色生态养殖环境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22.
谈无公害蔬菜的生产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必要性 近年来,保护地面积的大发展为保证蔬菜的供应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也为蔬菜病虫害提供了越冬和滋生的场所,使大量病菌虫卵得以周年循环,致使病虫害问题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23.
棉籽粕固态发酵过程及其动力学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枯草芽孢杆菌Bs-1在工业化条件下发酵棉籽粕的过程,该文采用槽式发酵方式,测定了发酵过程中物料堆温、含水率、粗蛋白、酸溶性蛋白和游离棉酚质量分数;并采用Logistic方程建立芽孢杆菌Bs-1生长模型,在其与粗蛋白、酸溶性蛋白和游离棉酚质量分数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固态发酵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发酵成本分析。结果表明:棉籽粕槽式发酵过程中的温度和含水率均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粗蛋白质量分数、酸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分别较发酵前提高了9.28%和46.51%,游离棉酚质量分数降低了42.31%。Bs-1的生长与粗蛋白质量分数(R2=0.831)和酸溶性蛋白质量分数(R2=0.867)呈正相关,与游离棉酚质量分数(R2=0.976)呈负相关;建立了棉籽粕固态发酵动力学模型。分析表明,该模型计算值与试验值能较好吻合,且发酵成本低。表明该模型可应用于工业化生产,对实现发酵棉籽粕的产业化生产,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4.
采用酵母菌单菌和酵母菌、乳酸菌混菌对玉米、豆粕和麸皮组成的饲料进行好氧固态发酵,探索其对饲料营养成分和体外功能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后,粗蛋白、总磷和低分子量肽含量显著(P<0.05)提高,而粗脂肪含量显著(P<0.05)降低。氨基酸方面,酵母单菌和混菌发酵后,天冬氨酸、丝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和精氨酸的含量显著(P<0.05)提高。与发酵前相比,酵母单菌发酵还显著(P<0.05)提高了总氨基酸含量。饲料经过单菌和混菌发酵后,总酚含量、维生素B2、B6以及咖啡酸、没食子酸的含量亦显著(P<0.05)提高。体外功能评价试验表明,发酵饲料提取液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和沙门氏菌等4种指示菌均有抑制效果,并对酵母菌和乳酸菌有促生长作用。由此可知,在本试验条件下,酵母单菌发酵和酵母、乳酸菌混菌发酵处理可有效提高饲料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25.
在试验条件下,向氮污染河道水体中C/N按15∶1补加甲醇、乙醇、乙酸钠、柠檬酸钠、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羧甲基纤维素钠,检测水体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总氮的变化,以及在此过程中水体细菌胞外酶活性、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除甲醇、羧甲基纤维素钠外,补加有机碳源显著降低了水体氨氮的含量,水体β-葡萄糖苷酶活性在碳源补加后快速增加,补加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的水体中细菌群落结构明显异于其他处理,表明添加有机碳源可显著加快污染水体中氮素的转化,水体微生物在此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水体细菌群落结构和代谢活性对不同类型有机碳源有着不同的响应,因而添加不同有机碳源对水体氮素转化具有不同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6.
微生态制剂对养殖后期虾池水质及细菌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促进了微生态制剂的研究,为了解微生态制剂MP\|1和MP\|2的应用效果及其作用机理,选择处于养殖后期虾池开展应用试验,每周从试验池中采样分析水体CODMn、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和总氮的变化,并用PCR\|DGGE分析了虾池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投加微生态制剂MP\|1和MP\|2后1周,虾池亚硝酸盐均低于001 mg·L-1,2周后虾池氨氮分别稳定在026~033 mg·L-1和035~048 mg·L-1,试验过程中水体硝酸盐和CODMn保持稳定,总氮的去除率达到341%以上;虾池的主要细菌类群和细菌群落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结果表明:微生态制剂MP\|1和MP\|2可显著改善养殖后期虾池水质,其净水作用可能是微生态制剂调控虾池土著微生物群落变化后的共同作用结果。  相似文献   
27.
考察枯草芽孢杆菌的芽孢在AA肉鸡肠道内的分布和随粪便的排出规律,及对肠道内细菌群落结构变化和肠道内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取240羽1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采用相同的无抗生素基础日粮饲养3 d后,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一次性灌喂无菌水或枯草芽孢杆菌的芽孢(1.5×108CFU·mL-1)各0.5 mL;在不同时间采样进行计数和酶活性测定,同时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olymerase ch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js,PCRDGGE)技术分析此过程肉鸡粪便中细菌群落的变化.结果表明:灌喂的芽孢在十二指肠内开始萌发,以空肠的营养体数量最高,盲肠内则以芽孢为主;粪便中的芽孢数量在24 h时最高,达到7.9×104CFU·g-1,而后逐渐降低,在72 h后基本无法检出.PCR-DGGE结合主成分分析(PCA)表明:对照组与试验组鸡粪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试验组中肠道有益菌--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 sp.)含量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同时,灌喂芽孢12 h后,十二指肠内淀粉酶、胰蛋白酶和总蛋白酶活性,空肠内的脂肪酶活性和盲肠内的总蛋白酶活性均高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证实芽孢能在AA肉鸡肠道内萌发并停留超过72 h,并对提高肠道内消化酶活性和改善菌落结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8.
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以鸢尾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与固定化净水菌剂共同作用处理河道污水过程中水体微生物群落的变化过程,探索植物-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和耦合效应。实验用水为河道污水,设置鸢尾、鸢尾+固定化净水菌、固定化净水菌和空白对照4个实验组,通过控制流速,在实验装置内进行动态模拟实验。结果显示,相较于进水,各个实验组出水中氨氮呈下降趋势,并在6 d后保持稳定,总氮去除效率较低。水体总有机碳同样呈下降趋势,并在3 d后保持稳定,但化学需氧量去除效率较低。水体细菌多样性丰富,涵盖10个门67个属,细菌群落呈动态变化过程,鸢尾和固定化净水菌均对其产生影响。氨氧化功能微生物主要集中在变形菌门,已知分类的种属相对丰度较低。反硝化功能微生物集中在变形菌门的6个属,群落存在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鸢尾与固定化净水菌在水体净化过程中具有显著作用,对水体细菌群落变化产生影响,并存在着一定的协同作用,其中,固定化净水菌的作用强于鸢尾。  相似文献   
29.
畜禽异位发酵床中垫料和微生物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位发酵床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畜禽粪污处理技术,在降低面源污染方面效果明显。异位发酵床研究中的关键是垫料和功能微生物的选择。本文拟从上述两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异位发酵床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0.
酵母培养物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 33 头处于泌乳中后期的荷斯坦奶牛按年龄、胎次、泌乳月份与日产奶量相近的原则.进行随机区组设计分成 3 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分别在对照组日粮的基础上添加 120 g/(d·头)和 250 g/(d·头)的酵母培养物.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酵母培养物使奶牛的日均采食量比对照组提高 0.76%~1.95%(P>0.05).日增重提高 8.59%~15.04%(P<0.05),日均产奶量提高 7.45%~14.61%(P<0.05),乳脂率提高 5.81%~8.14%,其中添加量为 250 g/(d·头)试验组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