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研究旨在考察甘露寡糖(MOS)对枯草芽孢杆菌在AA肉鸡肠道内的排出及其对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取180羽1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对照组灌喂无菌水,处理组灌喂芽孢液或含0.2%MOS的芽孢液各1.0 mL;每12 h采集粪样测定芽孢数,并在芽孢排完后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测定粪甘露寡糖样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涂布平板法测定肉鸡盲肠内大肠杆菌、总好氧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结果表明:与灌喂芽孢组相比,添加MOS 72 h后,能显著提高肉鸡盲肠内乳酸杆菌(P<0.05),降低总需氧菌和大肠杆菌数量(P<0.05),但对排出的总芽孢数无影响。PCR-DGGE的分析表明,MOS对细菌群落的多样性无影响(P>0.05)。提示添加0.2%MOS不影响芽孢杆菌在肉鸡上发挥作用,并能提高其益生效果。  相似文献   
32.
为了创制高效的粪污氨氮降解菌剂,特从猪粪中分离高效的氨氮降解微生物。通过感官法初筛,并结合氨氮降解率为指标进行复筛,最终获得高效氨氮降解菌株——Z2、AOZ和Y。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菌株Z2为弯曲芽孢杆菌(Bacillus flexus),菌株AOZ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Y为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试验结果显示,菌株Z2和Y组成的复配菌剂对氨氮的降解效果最优,氨氮降解率高达53.19%,表明该复合菌剂可以应用于粪污除氨。  相似文献   
33.
从养殖水体、污泥和农村河道中定向筛选好氧反硝化细菌,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并研究了不同碳源、碳氮比、初始pH、接种量、转数以及温度等对其反硝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初筛得到的35株具有反硝化活性的细菌中复筛得到一株具有较强反硝化能力的菌株GC5,经16S rDNA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该菌株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在以乙醇为碳源、碳氮比15∶1,接种量1%,初始pH 7.5,转数160 r·min-1和温度30℃的条件下,脱氮效率最强,对模拟污水中硝酸盐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9.19%和53.83%。  相似文献   
34.
以桑葚发酵饮品为原料,进行对常见病原菌有明显抑菌效果菌株的分离、鉴定及抗逆性研究,分离获得7个菌株,其中SS 5菌株抑菌活性最高,经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 序列分析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同时SS 5菌株对酸和胆盐也有较好的耐受力,在pH值30时,存活率达到514%;能耐受02%的牛胆盐,存活率为407%。综合以上结果,SS 5作为食品和饲用益生菌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35.
微生物混合发酵去除生豆粕中胰蛋白酶抑制剂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利用生物发酵法,筛选出3种对豆粕中胰蛋白酶抑制剂有分解破坏作用的微生物菌种进行混合发酵,并对发酵条件进行研究,得到最佳的发酵工艺为:基质为豆粕,通气量为60g干料/500mL广口瓶,料水比为1∶1.0,接种量为酵母菌y-0214%、y-0282%、乳酸菌Lc2%,起始pH自然,起始温度为30℃,发酵72h后豆粕中胰蛋白酶抑制剂被完全分解除去。  相似文献   
36.
微生物混合发酵去除生豆粕中胰蛋白酶抑制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生物发酵法,对筛选出的对豆粕中胰蛋白酶抑制剂有分解破坏作用的3种微生物菌种进行混合发酵,对发酵条件进行研究,得到最佳的发酵工艺为:基质为豆粕,通气量为60g干料/500ml广口瓶,料水比为1:1,接种量为酵母菌y-0214%、y-0282%、乳酸菌Lc2%,起始pH值自然,起始温度为30℃,发酵72h后豆粕中胰蛋白酶抑制剂被完全分解除去。  相似文献   
37.
秸秆垫料的猪粪异位发酵床微生物群落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秸秆垫料对生猪异位发酵床发酵过程的影响,明确不同垫料的微生物群落演替,分别以油菜秸秆+木屑+砻糠为Y组、水稻秸秆+木屑+砻糠为S组及木屑+砻糠为CK组,以对不同垫料组合进行异位发酵床试验,收集不同发酵阶段的垫料样品,进行理化指标的测定和Illumina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CK组的微生物多样性要明显低于S组和Y组。发酵进程中不同垫料的微生物演替趋势相似,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都呈下降趋势,但CK组降低了75%,S组和Y组则分别降低了38.0%和23.2%。不同处理发酵床嗜温期主要微生物有芽孢杆菌属、乳杆菌属、鞘铵醇杆菌属、假单胞菌属等,但微生物的丰度存在差异。同时,功能基因预测显示脂类、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关基因拷贝数Y组最高。不同处理在发酵进程中的理化指标变化相似,但Y组垫料的升温速率更快且整体温度更高,同时可溶性氮的含量更高。研究表明,秸秆垫料组的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都要高于对照组,同时油菜秸秆组的微生物有机质相关代谢更加活跃,更有利于发酵床的高温运行和有机肥形成。  相似文献   
38.
芽孢杆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其主要特征是能够产生抗逆性的内生孢子——芽孢。芽孢能够抵抗多种不良环境,因此较易储存。与乳酸菌、酵母菌等微生态制剂不同,芽孢作为芽孢杆菌主要的商品形式,在动物肠道内的作用方式和机理较为复杂,目前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文章对近几年芽孢杆菌在动物肠道中的作用机理及其养殖应用效果进行综述,并对其在养殖业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更好地开发和应用此类微生态制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40.
以小肽含量为指标筛选出一株用于固态发酵豆粕的枯草芽孢杆菌(BSW-2),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最后通过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 PCR-DGGE)探讨了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的变化.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0.5%,料水比1∶1.2,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36 h.在此条件下,发酵豆粕小肽含量从11.52 mg/g提高到202.20 mg/g,粗蛋白含量从47.65%提高到55.63%.PCR-DGGE结果表明,菌株BSW-2在整个发酵体系中均占有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