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6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5篇
  6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光合产物在树体内的利用、分配状况直接影响着果树的产量形成,是果树优质、丰产、稳产的重要因素。氮肥的不合理施用易导致树体C/N失衡,造成树体旺长或早衰,直接影响果树的产量、品质形成。因此,研究矮化中间砧苹果在不同氮水平下的光合产物利用、分配特性,为合理协调光合产物在树体内的利用、分配以保证果树稳健生长又及时成花结果打下理论基础。【方法】以生产上最常用的2年生烟富3/M26/平邑甜茶幼树为试材进行盆栽试验。设置不施氮肥(N0)、适宜施氮肥(N100)和过量施氮肥(N200)3个氮素水平,分别于春梢生长期、春梢停长期、秋梢生长期进行13C标记,标记72 h后取样,整株解析为叶、一年生枝条、主干、中间砧、根系,测定了其13C丰度,玉米素核苷(ZR),脱落酸(ABA),可溶性淀粉含量,并测定了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结果】与N0相比,不同物候期适宜施氮肥(N100)和过量施氮肥(N200)处理均显著促进树体生物量的增加,提高叶片面积和叶绿素含量,N100处理对树体生长的促进作用随着氮肥施入时间的延长逐渐显现。春梢生长期和春梢停长期,N100处理细根生长量最高,其次是N200处理,N0处理最低;至秋梢生长期,N0处理细根生物量迅速升高至最高且显著高于N200处理。N0处理在不同生长期叶片淀粉含量均显著高于N100和N200处理。氮肥施入初期,叶片ZR含量为N200N100N0,施肥30天后,N100处理叶片仍保持较高的ZR含量,但N200处理ZR含量显著下降。氮肥施入初期各处理ABA含量无显著差异,随着生育期延长差异性逐渐显著,施肥后30天,N0处理的叶片ABA含量达到最高并保持较高水平至生长后期。不同施氮处理树体根冠比和光合产物分配规律在不同生长期差异显著。氮肥施入至春梢生长期,N100和N200处理根系13C分配率分别是N0处理的285.35%和217.98%,而N0处理树体会将更多的光合产物用于地上部生长;至春梢停长期N100和N200处理仍保持较高根冠比和根系13C分配率;至秋梢生长期,N0处理根系光合产物分配率升高,而N100和N200处理根系13C分配率分别降低至N0处理根系13C分配率的71.98%和41.26%,表明生长后期N0处理生长中心逐渐向根系转移。【结论】施氮水平对苹果矮化中间砧幼树生长及光合产物利用方式和分配规律的显著影响与玉米素核苷和脱落酸的合成变化密切相关。施氮通过促进ZR大量合成显著促使光合产物向根系大量分配,周年尺度上表现为树体根冠比和根系生物量显著升高,树体地上部快速生长。整个生长期内低氮条件下树体光合产物转化为淀粉在叶片中大量贮存是由ABA的合成差异所造成。  相似文献   
102.
以3年生富士幼树为试材,采用15N同位素标记示踪法研究了不同氮磷配比施肥对富士苹果幼树生长和15N-尿素吸收、分配及利用的影响。试验设3个氮水平(N 110、165、220 kg/hm2,分别为 N1、N2、N3)和3个磷水平(P2O5 170、255、340 kg/hm2,分别为P1、P2、P3),共9个处理。结果表明,不同氮磷配比处理间富士幼树总干重、叶绿素含量差异显著,以N1P2处理对总干重累积和提高叶绿素含量最佳,最适宜富士苹果幼树的生长。不同氮、 磷处理间蒸腾速率差异显著,N2P3处理最大为2.24 mmol/(m2s),N1P1、N1P2处理最低为1.43 mmol/(m2s);光合速率则以N1P3处理最大为13.46 mol/(m2s),N3P3处理最低为9.76 mol/(m2s)。不同氮磷配比处理并没有改变树体各器官间N15丰度(Ndff)的高低顺序和15N分配规律,但同一器官的Ndff和15N分配率在不同处理间有所不同,在N1水平下富士幼树地上部新生营养器官(新梢、叶片)对15N的征调能力最好,且强于贮藏器官(主干、根);低、中氮(N1、N2)水平下磷用量与光合效率成正比,高氮(N3)水平下高磷强烈抑制光合效率。不同氮磷配比15N-尿素的利用率以N1P2处理最高为13.6%。综上所述,各氮磷配比处理中N1P2为最优处理,建议在富士幼树生产栽培中按照N1P2配比进行施肥。  相似文献   
103.
添加不同碳源对苹果园土壤氮磷淋溶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土柱室内模拟方法,通过模拟降雨研究添加不同碳源对苹果园土壤氮磷淋溶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NP与CK间土壤淋溶液体积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G+NP和B+NP处理.淋溶液电导率的峰值均出现在试验开始后的第17天,添加外源碳显著提高了淋溶液的电导率,B+NP处理最大.各处理土壤淋溶液的NH,+-N和NO3-N浓度变化趋势一致,均先升高后降低,然后逐渐稳定.与单施NP处理相比,添加外源碳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淋溶液的NH4+-N和NO3-N浓度及其累积量.到试验结束时,B+NP和G+NP处理的氮素淋失量仅为NP处理的57.87%和82.73%.施肥对可溶性磷的淋失量无显著影响,但各施肥处理的总磷淋失量却显著高于CK.与NP处理相比,添加外源碳处理显著降低了总磷的淋失量,以B+NP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4.
针对西辽河流域耕层浅、犁底层厚,影响雨水下渗和玉米生长的实际,春季对玉米田进行深松,并对玉米生长发育各项指标和产量进行比较测定。结果表明,深松与对照相比,玉米不同生育时期的植株高度、地上部植株干重、根干重及产量均表现出显著的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淹水处理解除后平邑甜茶生理指标恢复特性。[方法]以当年生盆栽平邑甜茶为试材,设对照(CK)、淹水1d(W1)、淹水2 d(W2)、淹水3 d(W3)4个处理,淹水处理后连续6 d采样测定各项生理指标。[结果]随着淹水天数的增加,不同处理植株根系活力、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不断降低;根系保护酶活性(SOD、POD)不断升高;根系脯氨酸含量不断积累。淹水胁迫解除后,植株根系活力、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逐渐升高恢复至正常水平;根系脯氨酸含量不断降低至对照水平;根系保护酶活性在淹水解除初期保持较高活性,随后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W1处理各项生理指标在第2天恢复至正常水平,W2和W3处理在胁迫解除后第4天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淹水不利于植物生长,植株生理指标的恢复速度与淹水时长呈反比。  相似文献   
106.
17β—雌二醇—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结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ARIS的需要,设计出标题物的分子结构模型,以黄素-5‘-单磷酸,6-酮-17℃-雌二醇羧甲基肟和N^6-(6-氨基己基)腺苷-5’-单磷酸为原料,经过3步反应合成出标题物。采用酶激活试验和免疫抑制试验验证了标题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07.
<正>家蚕滞育激素(Diapause Hormone简称DH)是一种使蚕卵中胚胎滞育的多肽昆虫激素,它可增加卵中3-羟犬尿氨酸和糖原的积累,降低非专一性酯酶在幼虫发育过程中的活性.1957年长谷川首次从蚕蛾脑和咽下神经节中提取到DH,后改进为从交配过的雄蛾头中提取DH.作者也从雌蛾头中提取了DH,并作了改进.  相似文献   
108.
硝碘酚腈(4-羟基-3-碘-5-硝基苯甲腈)是一种常用的牛羊抗肝片吸虫药物。它对肝片吸虫的成虫及幼虫均有很好的杀灭作用。本文对抗肝片吸虫药-碘硝酚腈的理化性质、作用机制、驱虫效果、毒理试验及化学合成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9.
固相免疫吸附剂可以通过物理吸附和化学结合两种方法制备 ,本文对影响固相免疫吸附剂质量的各种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建立3种N-苯基-N′-硝基苯基脲类化合物的氯甲酸甲酯合成法,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测定.[方法] 在三正丁胺存在下,硝基苯胺与氯甲酸甲酯加热回流生成硝基苯胺基甲酸甲酯,后者再与过量苯胺反应生成N-苯基-N′-硝基苯基脲,通过优化试验对3种脲类化合物的第2步反应条件进行优化,采用红外光谱和质谱对目标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以丰光萝卜种子为材料,采用萝卜子叶扩张生长法测定3种化合物的促细胞分裂活性.[结果] 建立的氯甲酸甲酯合成法分2步进行,第1步反应很快,回流30 min即可完成.3种化合物第2步反应的最佳条件:N-苯基-N′-(2-硝基苯基)脲,170 ℃反应4.5 h,产率85.5%; N-苯基-N′-(3-硝基苯基)脲,152 ℃反应4.0 h,产率95.0%; N-苯基-N′-(4-硝基苯基)脲,165 ℃反应5.0 h,产率89.1%.3种化合物在0.01~1.00 mg/L均能明显促进萝卜子叶生长,其中N-苯基-N′-(3-硝基苯基)脲的活性最高.[结论] 氯甲酸甲酯法具有设备简单、反应步骤少、后处理简便、产物纯度和收率高等优点,适用于实验室和工业生产.带有吸电子基团的二苯基脲可较好地促进萝卜子叶扩张,同一取代基的活性按间位、对位、邻位依次递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