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1篇
综合类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鹅细小病毒强毒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参照GenBank中登录的鹅细小病毒(GPV)B株的全基因序列,针对GPV的VP3保守基因设计了1对引物,建立了GPV的PCR检测方法。采用该方法检测GPV能够扩增出预期大小约441bp的特异性片段,而对鸭瘟病毒(DPV)、鹅源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E.coli)Os和O1、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病毒(NGVEV)呈阴性反应。该法检测GPV核酸的灵敏度可达0.47pg;对GPV强毒皮下注射感染雏鹅各器官的检测结果表明。感染后8h即可从心、肝病料中栓出病毒DNA,感染后24h可从延髓、胸腺、胰腺、十二指肠、空肠、盲肠、腔上囊、心、肝、脾、肺、肾、血液、小脑、直肠、肌肉、粪便中栓出GPVDNA,感染48h后可从骨髓中检出病毒DNA,感染312h后仍能从十二指肠、空肠、盲肠、心、肝、肾、粪便中检出病毒DNA。病毒分离阳性的可疑病料PCR检测为阳性,对,临床送栓病料的检测结果表明,PCR的敏感性显著高于病毒分离。  相似文献   
22.
为研究牛疱疹病毒Ⅰ型(BHV-1)在牛胚气管细胞(EBTr)中的生长特性和增殖规律,参考文献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了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BHV-1感染EBTr细胞6、12、24、48、72、96、120、144h后病毒的增殖规律,并观察对应时间点的细胞病变(CPE)。结果显示,用100TCID_(50)的BHV-1感染EBTr细胞,48h后开始出现细胞病变,72h细胞病变明显,120h细胞大部分变圆,开始脱落,144h细胞大面积脱落、崩解。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BHV-1感染EBTr在6h~24h内,病毒缓慢增殖,48h~96h,病毒增殖速度加快,拷贝数呈对数增长,120h~144h,BHV-1的含量仍然呈现升高的趋势,但增长速度变慢。结果证明,BHV-1能够在EBTr中产生CPE,而且CPE程度与病毒DNA增殖规律一致,该结果可以为深入研究BHV-1对EBTr细胞的致病机理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3.
为了满足不同用人单位对动物医学专业技术人才实践能力的需求,高等农业院校应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动物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在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实验条件建设、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以及实践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与实践,建立了一套适用于动物医学专业的复合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4.
为了调查和掌握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的实际情况,今年初,广西区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组织了广西区林业局、水产局、工商局三个单位组成联合执法检查组,在全广西范围内进行了保护野生动物执法检查工作。经检查发现,各地在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方面做得还不够,还有很多漏洞。社会上对野生动物征捕滥吃,非法倒卖的现象相当严重。检查还发现,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比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做得更差,在机构建设、宣传意识、执法力度上,均存在差距。我国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缔约国,对保护野生动物负有国际义务。怎样…  相似文献   
25.
对分离自鸭体的鸭病毒性肠炎病毒CH强毒株(DEV-CHv)进行了适应在鸭胚成纤维细胞(DEF)上生长的研究。结果表明,DEV-CHv病死鸭肝脏悬液以绒毛尿囊腔途径经10日龄鸭胚连续传代2次,取尿囊液接种细胞的方法可获得适应DEF生长的DEV-CHv,而肝组织内病毒直接接种在DEF上则不生长。DEV-CHv刚适应DEF时以细胞变圆、折光度增强为病变特征,而适应DEF后以细胞脱落和形成圆形蚀斑为特征。适应DEF的DEV-CHv通常30h左右使细胞脱落,36h左右在细胞单层上形成蚀斑,48h时细胞病变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26.
试验旨在为深入研究单核巨噬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免疫学功能提供材料。应用牛淋巴细胞分离液从牛外周血中分离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营养液培养5d,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单核巨噬细胞表面特征性标志CD14。结果表明,获得的贴壁细胞具备巨噬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及免疫表型。通过形态学观察和流式细胞术鉴定可知,该试验成功获得了牛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  相似文献   
27.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病毒性腹泻(bovine viral diarrhea,BVD)和黏膜病(mucosal disease,MD)均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感染引发的传染病,严重威胁世界养牛业的发展。文章概述了BVDV分型及其分子生物学特征,并从急性感染、经胎盘或子宫感染、持续性感染和黏膜病4个方面总结了近期国内外BVDV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根据序列保守性及是否致细胞病变可将BVDV分为两种基因型和两种生物型,其中,新发现的"HoBi"株归类为瘟病毒属。BVDV基因进化很快,基因组编码4种结构蛋白和8种非结构蛋白,编码蛋白在病毒的复制、翻译及在宿主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BVDV致病机制复杂,急性感染会造成病毒血症、繁殖障碍、免疫抑制等,急性感染牛发生腹泻的原因与BVDV感染胃肠道的肌层、黏膜下层并干扰肠道神经的正常功能相关,非致细胞病变型(NCP)BVDV是造成急性感染的病因。胚胎感染BVDV取决于病毒首次侵袭时胎儿在子宫内的生长阶段。NCP型BVDV具有抑制胎儿体内产生Ⅰ型干扰素的能力,致使该病毒在宿主中得以生存并形成持续性感染牛,当持续性感染牛再次感染与NCP型BVDV高度同源的致细胞病变型(CP)毒株时直接诱发黏膜病。两种生物型的产生是发生持续性感染和黏膜病的重要因素,NCP型可向CP型BVDV进行转化。本综述有助于发现控制BVD-MD传播的新途径,为消灭该病和新型疫苗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茶多酚具有抗氧化能力强,无毒副作用,无异味等特点。热应激引起氧化应激,使动物抗氧化力和免疫力的降低,从而严重影响动物生产性能。茶多酚通过清除有害自由基,提高机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从而达到降低肉鸡的热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29.
人工感染鸭病毒性肠炎急性病例超微结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鸭病毒性肠炎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DEV)CH强毒株感染成年鸭复制鸭病毒性肠炎急性病例,分别于接种后不同时间,取心、肝、肾、脾、胸腺、十二指肠、法氏囊、脑和胰组织,制作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病变最早发生于肝和肾,而鸭死亡后以免疫器官和消化器官损伤最严重;各种细胞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细胞肿胀,染色质或浓缩、碎裂或溶解,线粒体溶解成空泡样结构,其他细胞器破坏;脾、胸腺、法氏囊以及小肠固有层中的淋巴细胞在感染24h后,在出现细胞坏死的同时还出现较为明显的细胞凋亡变化;而鸭死亡后淋巴细胞主要表现为黑洞核样变化,整个细胞凝聚深染,染色质固缩,细胞浆均质深染,细胞膜模糊或不完整。  相似文献   
30.
为研究鸭病毒性肠炎病毒(DEV)CH强毒株在感染鸭体内的分布和形态学发生规律,应用透射电镜和超薄切片技术对人工感染DEV的成年鸭各组织器官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感染后12h在脾脏和法氏囊首先观察到少量的DEV出现,24h后在脾、胸腺和法氏囊以及死亡鸭的肝、肠和胰中均观察到具有典型的疱疹病毒粒子及其核衣壳形态的DEV。DEV病毒核衣壳有空心型、致密核心型、双环型和内壁附有颗粒型4种形态,存在胞核和胞浆两种装配方式。病毒成熟有两种方式:一为细胞核内核衣壳在核内获得皮层,通过核内膜获得囊膜成为成熟病毒;二为核内核衣壳通过内外核膜进入胞浆,核内和胞浆内的核衣壳在细胞浆中获得皮层,然后在各种质膜上获得囊膜,最后成熟病毒通过细胞破裂或其他方式释放到细胞外。伴随着病毒的复制、装配和成熟,细胞中出现多种核内和胞浆包涵体、核内致密颗粒、核内微管和中空短管、胞浆电子致密小体等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