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7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犬的寄生虫病,特别是一些体外寄生虫病,如疥螨虫、跳蚤、虱子和蜱等的感染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情。对犬寄生虫病采用注射和口服药物进行治疗,需要通过兽医进行,对常规的防治带来一定的麻烦。参考国外的经验,采用在犬的沐浴液中添加一定的抗寄生虫药物,在制剂技术上给予一定的改造,可以使犬主人在亲近和护理工作中达到防治犬体外寄生虫病的目的,使防治犬寄生虫病的工作更普及化、经常化。  相似文献   
62.
本研究对亚洲璃眼蜱多肽Ha-11的编码基因进行了克隆、表达和初步的功能分析。该基因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为372 bp,编码123个氨基酸,其中含23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将去除信号肽的编码区基因亚克隆至pGEX-4T-1载体,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获得了37 kDa重组蛋白。抗重组Ha-11蛋白的免疫血清识别半饱血雌蜱的唾液腺中约11 kDa的天然蛋白。Real-time PCR结果表明该基因在亚洲璃眼蜱的各发育阶段、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但以若蜱表达量最高,而组织中以淋巴液表达量最高。重组蛋白在体外可以抑制脾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IL-2、IFN-γ的分泌。研究结果显示Ha-11在蜱吸血过程中可能具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63.
为了解蜱血液消化特征,通过耳袋饲养法分别收集镰形扇头蜱雌性成蜱吸血d4、d8的粪便。提取粪便蛋白质,进行SDS-PAGE和LC/MS-MS分析。用非标定量分析蛋白组学技术对蜱不同吸血时段粪便进行差异蛋白质表达谱分析。结果共鉴定蜱源肽段数628个、蛋白质总数196个;鉴定兔源肽段数6173个、蛋白质总数659个。对组间差异蛋白分析发现,除一些未知蛋白外,其中蜱源蛋白主要是热休克蛋白、免疫蛋白相关亚基和一些蛋白酶类等。兔源差异蛋白主要为一些凝血因子、糖蛋白,以及一些物质和能量的消化与合成的相关酶类,如兔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三磷酸肌苷焦磷酸酶、S-(羟甲基)谷胱甘肽脱氢酶等。本研究中的粪便蛋白质组反应了蜱血液消化过程的复杂性,丰富了蜱消化方面的研究数据,同时为抗蜱疫苗研究提供了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64.
为了克服锥虫抗原变异对宿主免疫反应的干扰,探索伊氏锥虫病高效保护性抗原,根据伊氏锥虫在宿主体内第一次发生变异产生的变异抗原免疫原性相同的规律,设计了伊氏锥虫变异前抗原(VSG1)和第二次变异所产生的抗原(VSG2)复合物作免疫原,对小鼠进行免疫与单用变异前抗原免疫鼠相比较,两组鼠都用带变异前抗原的虫攻击,另以未免疫的鼠作对照,结果VSG1+VSG2免疫组小鼠8只全部获得保护,单用VSG1免疫组小鼠10只和未免疫组小鼠10只血中全部出虫而死亡,前者比后者出虫时间和存活时间延长,提示运用伊氏锥虫抗原变异这一规律设计的这种免疫复合物,能激收缩主克服虫体抗原变异对免疫保护的干扰。  相似文献   
65.
为了探讨伊氏锥虫对安锥赛抗药性的分子基础,将伊氏锥虫单虫克隆,一部分克隆虫通过28只免疫抑制小白鼠,用安锥赛亚治疗剂量治疗,使其产生抗药性,为抗药锥虫;另一部分克隆锥虫也通过28只免疫抑制小白鼠,,但不用药物治疗,为敏感锥虫,即对照,用体外生长抑制法测得抗药和敏感锥虫的IC50分别为43.8和0.16878μg/ml。分别提取它们的总RNA和mRNA,总RNA分离出3条带,即从电泳的阴极到阳棚分别为26s,21s和5s,mRNA主要分布在21sRNA之后。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法,以敏感锥虫的cDNA为试验组(Tester),抗药锥虫的cDNA为驱动组(Driver),共挑选出34个阳性克隆,以cDNA来合成探针,用Southern dot blot鉴定,其中18个片段所在的基因是由于抗药性产生而表达量降低,这18个片段长度为300-700bp。  相似文献   
66.
12株中国伊氏锥虫对苏拉明的药敏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体外培养生长抑制试验检测了中国伊氏锥虫安徽水牛株(AHB)、广东阳江水牛株(GDB1)、广东水牛株(GDB2)、广东马株(GDH)、广西骡株(GXM)、湖北骡株(HBM)、湖南水牛株(HNB)、江苏高邮水牛株(JSB1)、江苏盱眙水牛株(JSB2)、新疆骆驼株(XJCA)、云南水牛株(YNB)、浙江水牛株(ZJB)对苏拉明的敏感性。它们的50%生长抑制浓度(IC50)依次为0.114、0.041、0.120、0.1490.752、0.252、0.171、0.127、0.339、0.094、0.106、0.118ng/L。结果显示,不同虫株的伊氏锥虫对苏拉明的敏感性明显不同,提示中国伊氏锥虫不同虫株存在抗药性差异。在12株伊氏锥虫中,GXM株对苏拉明的抗药性水平明显高于其他株。小鼠体内治疗试验显示,GXM株以10mg/kg剂量苏拉明治疗无效,在临床上表现出一定的抗药性,而GDB1株以10mg/kg剂量苏拉明治疗则全部治愈。由此可见,体外药敏试验结果与体内治疗结果一致。这一结果提示,多数中国伊氏锥虫株对苏拉明的敏感性偏低,少数虫株已表现出一定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67.
本研究从镰形扇头蜱半饱血雌蜱唾液腺cDNA文库的EST序列中筛选了一个含polyA尾的基因序列,经5′-RACE方法得到该基因全长序列。cDNA全长1 566 bp,编码区为23 bp~1 456 bp,编码478个氨基酸残基,该蛋白的预测分子量约为55 Ku,等电点为8.87。RT-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在镰形扇头蜱未吸血成蜱、半饱血成蜱以及唾液腺、肠中表达。  相似文献   
68.
目的克隆镰形扇头蜱肌钙蛋白Ⅰ(TnI)的cDNA并进行表达及鉴定。方法用RT-PCR方法从镰形扇头蜱总RNA中克隆编码肌钙蛋白Ⅰ的cDNA片段,将该cDNA连接到pET-32a( )表达载体,并转入宿主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并对表达产物进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获得镰形扇头蜱的eDNA,并在大肠杆菌中以包含体的形式高效表达,Westem blot分析表明,抗TnI重组蛋白兔血清可以识别蜱体内的TnI,并在22 kDa和36 kDa之间有两条带。结论蜱体内可能同时存在两个大小不等的TnI,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9.
上海市内几种野生动物及警犬体表蜱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上海市内的警犬和动物园中几种观赏野生动物相继发生蜱害,不仅影响了少数被侵袭动物的健康,而且可能造成其他动物的群体感染和发生危害更大的蜱源疾病。因此,为进行科学防治,我们对上海市内几种野生动物及警犬体表蜱进行了调查,并对它们的发育特性作了观察。  相似文献   
70.
伊氏锥虫单一或混合抗原免疫小鼠保护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广东克隆(广东水牛伊氏锥虫单虫克隆)、安徽克隆1(安徽水牛伊氏锥虫单虫克隆)、安徽克隆2、新疆克隆(新疆骆驼伊氏锥虫单虫克隆)作单一抗原或混合抗原免疫小鼠试验。用安徽克隆1和新疆克隆单一抗原免疫小鼠,再用相应同株克隆攻击,其保护率在80%以上,而用异株克隆攻击(安徽克隆1、新疆克隆或广东克隆),保护率低于17%,表明安徽、新疆和广东伊氏锥虫各株间免疫原性存在差异。用新疆克隆抗原和安徽克隆2抗原混合免疫,再用新疆克隆和安徽克隆2攻击,保护率在80%以上,用新疆克隆抗原和广东克隆抗原混合免疫,再用新疆克隆和广东克隆攻击,保护率亦在80%以上,且在免疫后1~2个月仍有效。对新疆克隆抗原和广东克隆抗原混合免疫小鼠脾细胞作体外增殖试验,用不同抗原按500mg/L和125mg/L高低2种剂量刺激,均产生明显增殖,表明各锥虫抗原存在免疫交叉,但在高剂量组,用同株克隆的刺激增殖效果(SI)高于异株克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