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4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2篇
  8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57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森林灾害动态监测防治与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立 《林业科技》1998,23(4):18-21
以3S技术为核心,以松材线虫和为害杨树的杨尺蠖、杨舟蛾及大兴安岭林火为背景,根据各类森林虫源和林火的生物特性及影响的波谱特性,研究森林灾害的空间展布规律,建立动态监测模型,提出了林区业务化的灾害动态监测,治理方案优化一体化的系统构建,为林区生态变化预测、动态管理及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保障  相似文献   
102.
103.
大连瓦房店得利寺镇蔡房身村村民蔡学峰,瞄准市场需求,在自己承包的0.53公顷土地上种植大白菜,每年都能稳产、高产,卖上好价钱.这与他合理安排茬口、在种植管理技术上下工夫、科学防治病虫害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04.
Pb^2+、Hg^2+胁迫对蔓花生逆境生理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砂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Pb^2+、Hg^2+单一胁迫对蔓花生(Arachis duranensis)主要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Pb^2+和Hg^2+均能使蔓花生叶片内可溶性糖积累,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诱导膜脂过氧化,使MDA含量增加,POD和SOD酶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105.
<正>推动就地村镇化,实现城乡人口顺畅对流,既能让农村更像农村,也能让城市更像城市。当前,我国正处于新型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新型城镇化不是造城运动,而是人的一体化。人的一体化,不是城乡一个摸样,一种生活方式,而是着眼于城乡一视同仁的同等国民待遇。按常住人口算,中国目前已经出现人口离开城市回到乡村工作和生活的潮流,未来可能增长很快。目前至少有四股逆城镇化的  相似文献   
106.
周立 《花木盆景》2005,(6):22-22
年轻时就爱养花种草,几十年来在选购时吃过不少苦头,从诸多教训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应《花木盆景》征稿,谈一点想法与花友们商讨:(就我居江苏而言)  相似文献   
107.
我养昙花仅有两年多的历史,自己觉得收获不小。观赏价值高过去认为“昙花一现”,辛辛苦苦养植,观花仅几小时,不值得。其实不然,昙花不但可观花。还可常年观“叶”,而且花期虽短,但孕蕾时间长,可数月观花蕾。每年5~10月可孕蕾开花4次。易繁殖、易养管两年前的春天,我从熟人那里得来一枚昙花的“假叶片”,扦插在土盆中。盆土是通透性强、保水性能良好、疏松肥沃的微酸性壤土。盆土中间挖一坑,坑的直径和深度均在5厘米左右。坑内填沙,昙花的“假叶片”就扦插在沙中,保持盆土湿润。两个月后新的“叶芽”长出,说明生根成活。成活后的盆株转入正常管理。浇水遵循干透浇透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8.
全球变暖严重影响着草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了解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对合理利用有限的草地资源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为了探索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草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过程,本文采用开顶式增温小室(Open top champers,OTCs)连续四年模拟增温,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碳库(植物生物量碳库、土壤有机碳库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库)动态变化及氮库(植物生物量氮库、土壤有机氮库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库)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模拟增温后,表层土壤年均温度增加了2.50℃,底层土壤年均温度增加了1.36℃。增温处理下植物-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均高于对照,且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模拟增温处理下植物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而土壤氮含量与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均低于对照,差异不显著,说明高寒草甸碳氮对温度的响应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9.
为探究全球变化背景下高寒草甸优势牧草的功能性状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及变化,本研究以高寒草甸的3种优势种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和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为试验材料,采用国际通用的开顶式生长小室(Open top chambers,OTC)的增温方法模拟全球变暖,测定增温后优势种的功能多样性指标以及群落的生产力和稳定性。结果表明:中度增温对高寒草甸群落功能丰富度和功能离散度有积极影响,但降低了功能均匀度,而轻牧只提高了功能离散度;增温和放牧均会降低高寒草甸群落稳定性和地上生产力。高寒草甸的群落稳定性与地上生产力没有显著关系;优势种的功能多样性并不影响群落稳定性,但是与群落地上生物量是负相关关系,增温没有改变这种影响方式,轻度放牧会调控优势种的功能多样性以提高地上生产力。在未来持续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适度放牧是一种保持草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10.
为探讨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与禾本科牧草(Gramineous forages)共生情况,推进植物-微生物联合生态修复技术在退化高寒草地恢复中的应用,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GI)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GM)对‘川草2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Chuancao No.2’)和‘阿坝’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Aba’)的侵染情况,比较了酸性品红、台盼蓝和墨水醋染色法对菌根侵染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根内球囊霉和摩西球囊霉均能与‘川草2号’老芒麦和‘阿坝’垂穗披碱草识别共生形成菌根结构,且菌根侵染率和孢子密度均为摩西球囊霉高于根内球囊霉(P<0.05);3种染色方法对菌根侵染率的影响存在差异,总体表现为台盼蓝>酸性品红>墨水醋,台盼蓝与酸性品红间差异不显著,与墨水醋之间差异显著(P<0.05)。因此,为保证菌根观测效果,建议在测定禾本科牧草菌根侵染率时优先选用台盼蓝染色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