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4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2篇
  8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57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环青海湖地区草地近地层气象要素变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青海湖北岸海北牧业气象试验站2006年5月-12月观测的天然草地近地面层气象要素梯度资料,分析了该地区近地层温度、湿度和风速的日变化规律及其廓线特征。结果表明:青海湖北岸草地近地层0.3—10.0m高度范围内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都呈现出明显的以24h为周期的日变化规律;各层温度最高和最低时的位相随高度增加而滞后,相对湿度和风速最大与最小时的位相随高度增加而提前;14时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20时的温度随高度增加先增后降,温度廓线在4.0m高度存在一拐点,随后逐渐进入逆温状态,至8时逆温程度达到最大;不论白天还是夜间,相对湿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风速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82.
为了提高烤烟湘烟5号良种繁育种子产量、质量、根系活力及烟苗质量和抗性,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同单株留蒴果数对湘烟5号制种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株留蒴果80个处理的种子产量最高,发芽率达到99.0%,幼苗第7叶出叶天数64.8d,且化学成分协调性优于单株留蒴果100、120和140个处理,中上等烟率达到96.73%。尽管单株留蒴果60个的幼苗出叶天数最短,但种子根系活力、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中上等烟率最高,烟叶化学成分含量较单株留蒴果80个更优,但留果数太少影响种子产量。综合考虑,湘烟5号的最佳单株留蒴果数为80个。  相似文献   
83.
光、温、水、肥和牧压变化梯度对草本克隆植物影响的研究涉及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生物入侵等诸多生态学前沿领域,草本克隆植物响应这些生态因子变化的研究对克隆群落生态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草本克隆植物(例如匍匐茎型和根茎型草本克隆植物)对这五大因子在同质和异质性资源斑块环境下的响应表现出特有的适应行为和方式,可用基株风险分摊、表型可塑性、觅食行为、克隆整合、克隆分工以及适合度来表征。本研究着眼于草本克隆植物对光、温、水、肥和牧压变化梯度的响应变化,分析和总结了国内外近些年来的研究案例,并对克隆植物的表型可塑性、克隆整合以及克隆分工等热点内容进行了讨论。同时,联系草地植物克隆生态学学科前沿,提出了本领域在未来需要重视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4.
黄河源区高寒草原的植被退化与土壤退化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几年,黄河源区高寒草原退化沙化明显。研究了黄河源区紫花针茅高寒草原在不同退化程度下植物群落、生物量和土壤的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高寒草原退化程度加大,植被盖度、草地质量指数和优良牧草地上生物量比例逐渐下降,草地间的相似性指数减小,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呈单峰式曲线变化规律。随着退化加剧,禾草地上生物量减少显著,杂草类植物地上生物量先增加后减少,而莎草科植物地上生物量的变化不受草地退化程度的影响。高寒草原土壤表层0~20 cm的植物根系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随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呈倒“V”型变化。高寒草原物种多样性与生物量之间呈“V”型变化规律,随着退化程度增加,物种丰富度与生产力的关系由显著正相关转变为负相关。随着高寒草原的退化程度加剧,土壤湿度、土壤有机质、速效磷、硝态氮、速效钾的含量和土壤紧实度都减小。随着高寒草原植被的退化演替,土壤退化越来越严重,贫瘠化不断加剧,到重度退化阶段,旱生沙生植物出现,呈现沙化初始景观。  相似文献   
85.
基于国际冻原计划(ITEX)模拟增温效应对植物影响的研究方法,设置温度梯度从物种个体水平研究各功能群主要植物种生长特征与地温的相关性,旨在探讨全球变暖背景下,矮嵩草草甸各功能群植物种生长特征对地温升高的响应。结果表明:莎草科功能群植物黑褐苔草(Carex alrofusca)的高度与地温呈线性关系(P<0.01),而分蘖数、叶片数与地温呈二次函数关系,但不显著;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的分蘖数、叶片数及高度与地温均呈二次函数形式变化(P<0.05)。禾本科功能群植物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和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的分蘖数、叶片数、高度均与地温呈线性正相关关系(P<0.01)。杂类草功能群植物短穗兔耳草(Lagotis brachystachya)的匍匐茎数与地温呈二次函数关系,但不显著,而其叶片数、高度均与地温呈线性相关关系(P<0.01);鸟足毛茛(Ranunculus brotherusii)的花蕾数、叶片数、高度均与地温均呈线性相关关系(P<0.01)。综上表明,不同功能群植物种对地温升高的响应是不一致的,如果地温持续升高对禾本科功能群植物种的生长有利,而对莎草科和杂类草功能群植物种均不利。  相似文献   
86.
按照放牧强度递增的顺序在高寒矮嵩草草甸上选取冬季自由放牧、轻牧、中牧、重牧4个样地,每个样地随机选取10个0.5m×0.5m的样方,对每个样方中的植被高度、盖度、虫口密度、毛虫的垂直分布高度等指标进行测定,根据空间分布指数对不同放牧强度下门源草原毛虫幼虫的空间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适度的放牧干扰会增大门源草原毛虫的虫口密度,过度放牧则可抑制该物种密度的增大。门源草原毛虫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均呈现聚集分布。放牧干扰不会改变该物种的聚集分布特征,但可通过对其食物及生境的作用,影响其聚集程度。  相似文献   
87.
采用植物样方调查与丛枝菌根(AM)真菌的形态分子鉴定等方法分析了模拟放牧对地上植物及地下AM真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放牧程度的增加,地上植物的物种丰富度显著降低,但AM真菌的物种丰富度没有显著变化;AM真菌总侵染率与丛枝侵染率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显著降低,但泡囊侵染与土壤AM真菌的孢子密度均不受放牧强度的显著影响;模拟放牧对植物群落组成具有显著影响,但AM真菌的群落组成不受放牧的影响。以上结果表明较植物群落而言,AM真菌对放牧干扰具有较高的耐受性,凸显了在放牧干扰条件下,AM真菌在维持高寒草甸生物多样性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8.
高寒草甸植物群落退化与土壤环境特征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阐明高寒草甸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本文研究了未退化、轻度、中度、重度和极度退化程度高寒草甸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以及各退化等级的土壤温湿度及其化学性质。结果表明,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高寒草甸群落高度、盖度、生物量和演替度均逐渐降低,而鼠类活动先加剧后减缓;物种多样性指数逐渐降低,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先升高后降低;土壤温度逐渐升高而湿度逐渐降低;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全氮含量均逐渐降低,而土壤pH值则逐渐升高。群落演替度、土壤湿度、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与物种多样性表现出正相关,而有效鼠洞数、土壤温度和土壤pH值则与物种多样性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89.
西宁市土地利用效益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和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分析,建立西宁市土地利用效率和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指标体系,用熵权法计算了各指标权重,结合耦合度、协调度模型计算了西宁市耦合度和协调度。结果表明:2000—2013年西宁市土地利用效益和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数不断升高,土地利用效益相对发展趋势为"超前—滞后"型;土地利用效益和新型城镇化耦合演变过程处于颉颃阶段,由低强度向高强度耦合发展;土地利用效益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具有逐步优化的趋势。西宁市作为土地资源稀缺的河谷型城市,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土地资源紧缺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更加注重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合理布局城市结构,从而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0.
河南淫羊藿属植物资源及栽培利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河南淫羊藿属现有资源短角淫羊装、三枝九叶草、柔毛淫羊藿、湖南淫羊藿.淫羊藿调查,提出了淫羊藿不同立地栽培模式及技术,并简单介绍了淫羊藿采收及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