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7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03篇
园艺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本试验对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土壤-牧草-绵羊生态系统中6、9、12月份常量矿物元素钾、钠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①9月份试验点土壤钠含量最高(13.88 g/kg),土壤速效钾含量最低(0.21 g/kg);②牧草中钠在幼嫩期 (6月份)含量最高(5.77 g/kg),在生长末期(9月份)含量最低;而钾在牧草生长末期(9月份)最高(5.96 g/kg),在枯草期(12月份)含量最低;③钾元素在9、12月份出现负沉积,3期中日采食量均低于需要量;血液中钠、钾含量均低于正常值,唾液中钠钾比在6月份和9月份均低于正常值。  相似文献   
82.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设计与材料1.1.1试验动物及其分组选择甘肃省种鸡场1日龄安卡红羽肉鸡320只,平均体重为40.07±1.94g,分为4个处理(4组),经检验各处理间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每个处理分为4个重复,每个重复试鸡20只。各处理分别饲喂以下日粮:Ⅰ不添加抗生素日粮(空白对照)、Ⅱ添加50mg/kg喹乙醇日粮、Ⅲ添加50mg/kg的喹胺醇日粮,Ⅳ添加50mg/kg喹烯酮的日粮。试验在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进行。1.1.2试验饲粮日粮均为干粉料。参照《安卡红羽肉鸡饲养管理手册》推荐的营养水平进行日粮配制。1.1.3饲养管理饲养阶段参照《安卡红…  相似文献   
83.
于2004年4月、7月和10月采取实地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青海省海南州土壤、牧草和家畜系统,进行微量元素(铜、钼、锰、锌和硒)盈缺分析,表明该地区秋季牧草中铜浓度为3.77±2.15 mg/kg,冬春季绵羊被毛中铜浓度为1.94±0.35 mg/kg,低于健康绵羊被毛中铜浓度3.68±0.74 mg/kg;钼在土壤和血清中的含量较为充足,但被毛中钼的含量在三个季节分别为0.03mg/kg、0.05mg/kg和0.03mg/kg,均低于正常值(0.16mg/kg).锰和锌在土壤、牧草和畜体中含量均在正常范围内,表明该体系中锰和锌不缺乏.土壤硒含量为0.061mg/kg~0.120mg/kg,低于土壤缺硒的临界值(0.5mg/kg),属于缺硒区,冬春季、夏季和秋季牧草中硒处于一般缺乏状态(全年平均为0.03mg/kg),血清和被毛中硒的浓度均低于正常水平,也处于缺乏状态.  相似文献   
84.
甘南高原沼泽植物群落类型与组成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甘南高原沼泽是青藏高原高寒草丛沼泽区的一部分,其沼泽植物群落类型可分为莎草沼泽和杂类草沼泽2大类,形成以裸果扁穗苔、褐鳞苔草、槽秆荸荠、木里苔草、宽叶羊胡子草和两栖蓼等为主要建群种的5个群系,主要阐述了各群系的组成特征.  相似文献   
85.
K+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K+被植物根系吸收后,有效地向地上部转运,在跨膜转运的过程中主要由次级K+转运蛋白和K+通道介导。KT/HAK/KUP和HKT家族是参与植物体内K+吸收及转运的两类主要K+转运蛋白,其中HKT家族参与K+转运的成员仅存在于单子叶植物中,它们在植物生长发育、渗透调节等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Shaker家族是K+通道中最早发现且研究最为深入的一类电压门控型通道,是植物K+吸收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从结构特征、定位和组织表达、功能调控等方面对植物KT/HAK/KUP家族、HKT家族和Shaker通道进行综述,最后对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代乳料对羔羊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羔羊早期断奶的可行性。[方法]将37只10~15日龄的白头萨福克(♂)×小尾寒羊(♀)F1羔羊随机分为A、B、C、D 4个组进行试验。其中,A、B、C 3组羔羊分别饲喂3种不同的代乳料;D组羔羊为对照组,不断奶,随母羊哺乳。分别测定各组的生产性能指标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生产性能指标:10~15日龄时,B、C组日增重显著低于D组(P<0.05),而A组与D组间差异不显著;16~25、26~35日龄各组羔羊日增重均无显著差异;46~55日龄时,试验组羔羊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液生化指标:B组和C组的血浆尿素氮(PUN)显著高于A组(P<0.05),B组和C组间差异不显著;各组中血浆白蛋白(ALB)含量比较接近,无显著差异;B组总蛋白(TP)含量有高于A组和C组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A、B、C 3组间总氨基酸浓度差异不显著。[结论]用代乳料饲喂羔羊并实现羔羊的早期断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7.
对沅江苎麻平衡增产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沅江苎麻生产在全国享有盛誉。苎麻种植面积为全国之最,总产名列全国县级首位.单产名列前茅。但仍有30%的苎麻面积的产量低于全市平均产量,本文企图从麻园基本建设、苎麻新品种推广、气候条件、农业科学技术普及,以及苎麻市场等方面进行剖析,寻求苎麻平衡增产之措施,促进苎麻生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8.
以葵花籽壳为原料,比较了水蒸气物理法、磷酸转炉法和磷酸微波法制取的活性炭,以磷酸微波法制取的活性炭各项性能较优.在微波功率为700 W的条件下,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磷酸微波法制取活性炭性能的影响因素如:活化剂浓度、处理时间及催化剂用量进行系统研究,得到磷酸微波法制备活性炭的最佳工艺.亚甲基蓝吸附值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磷酸浓度30 °Be′、活化时间25 min、催化剂1用量4 %、催化剂2用量2 %;碘吸附值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磷酸浓度35 °Be′、活化时间25 min、催化剂1用量4 %、催化剂2用量2 %;焦糖脱色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磷酸浓度30 °Be′、活化时间35 min、催化剂1用量2 %、催化剂2用量2 %.  相似文献   
89.
研究了不同季节牧草钙、磷含量对放牧绵羊血清降钙素、碱性磷酸酶、血清钙、无机磷、血清钙磷比和血清钙磷乘积的影响,发现这些血清指标随季节变化明显。血清降钙素夏季时的含量为(184.627±117.224)ng/L,极显著的低于秋季时的含量(571.317±254.337)ng/L(P<0.01),但是与冬春季的含量(345.583±311.591)ng/L差异不显著(P>0.05),并且冬春季血清降钙素含量与秋季含量差异也不显著。从相关分析得出,降钙素与牧草钙,磷和钙磷比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47,-0.234和-0.106,但是相关性不强。该地区在3季内,牧草能够满足放牧绵羊对钙的需要,但是不能满足对磷的需要(除夏季外),因此,引起钙、磷从骨骼中动员,使得血清降钙素、碱性磷酸酶等血液指标发生变化。应为该地区加强补饲,避免由钙磷缺乏引起的生产力下降。  相似文献   
90.
黄花矶松栽培驯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生长于北方沙漠、戈壁等干旱地区具有开发应用前景的园林花卉、药用及防风固沙植物,亦为荒漠地区的可食牧草黄花矶松进行了驯化载培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栽培的黄花矶松难度在于种子表层的腊质化,对其种子采用化学方法处理最为有效,育苗出苗率可达73%,田间出苗卒可达54%;其次为机械处理方法,育苗和田间出苗率分别为58%、41%.经人工栽培驯化,黄花矶松可以育苗、移栽、盆栽和田间栽培.栽培方式的不同,可使其根系生长的形态结构有所变化,即田间栽培具有明显的主根,而盆栽则须根发达,说明该种植物人工栽培的适宜性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