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1篇
  5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8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31.
精氨酸和赖氨酸是大多数动物维持最佳生长和氮平衡的必需氨基酸(Wang等,1 999;Seaborn和Nielsen ,2 0 0 2 ;Zyl等,2 0 0 3)。二者存在于所有哺乳动物细胞中,在蛋白质合成、能量贮存、氮代谢产物的排泄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多年来,营养学家认为赖氨酸和精氨酸在代谢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拮抗,并且对二者在日粮中的适宜比例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就精氨酸和赖氨酸在动物代谢中的相互作用及二者在日粮中的适宜比例作一综述。1 精氨酸与赖氨酸在代谢中的相互关系2 0世纪中期研究发现,精氨酸和赖氨酸在畜禽营养中存在拮抗作用。哺乳动物日粮中高赖…  相似文献   
132.
选用长白×雅南杂交猪72头(体重18.44±1.34kg)。考察了含15%麦麸的生长猪饲粮中以磷酸氢钙形式添加O%、0.09%、0.18%、0.27%、0.36%无机磷(IP)和在玉米-豆粕对照饲粮中添加0.26%(IP)对生产性能、干物质(DM)、钙(Ca)、总磷(TP)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5%麦麸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IP对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NFI)、饲料转化率(F/G)均无显著影响(P〉O.05);DM、Ca、TP表观消化率随IP添加水平的提高而逐渐下降。15%麦麸不加无机磷组生产性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但DM、Ca、TP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5%、54.9%、32.4%(P〈O.01)。回归分析表明:15%麦麸饲粮添加无机磷0.1%,生长猪生产性能最高。以生产性能为衡量指标,生长猪饲粮含15%麦麸可减少0.16%的无机磷。含麦麸的植物性饲粮具有节约无机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3.
纳米氧化锌对仔猪生产性能和粪便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80头平均体重为8.1 kg的杜×长×大仔猪随机分配到10个处理中,每个处理4个重复(圈)。研究纳米氧化锌对仔猪生产性能、腹泻率和粪便中微生物活菌数量的影响。试验设4个对照组:基础日粮组、基础日粮分别添加100、2 500 mg/kg饲料级氧化锌和100 mg/kg硫酸锌组,6个试验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0、 100、500、1 000、1 500、2 500 mg/kg的纳米氧化锌,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①试验1-2周,2 500 mg/kg纳米氧化锌显著提高仔猪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P<0.05),提高饲料利用率(P>0.05);试验全期50 mg/kg 纳米氧化锌组的ADG、ADFI和平均末重均高于其余各个处理组。②添加2 500 mg/kg的高剂量锌极显著降低腹泻率(P<0.01),纳米氧化锌降低腹泻的效果优于其他锌源。③2 500mg/kg高剂量锌显著降低粪便中大肠杆菌数(P< 0.05);纳米氧化锌对大肠杆菌的抑茵效果优于饲料级氧化锌和硫酸锌。  相似文献   
134.
本试验选用300只1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前期(1~21d)5个处理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50mg/kg金霉素和含有0.5%、2.5%、5.0%血浆蛋白粉(SDPP)日粮,试验后期(22~49d)各处理组均饲喂基础日粮。结果表明,添加0.5%SDPP极显著提高前期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P<0.01);SDPP显著提高后期和全期ADG和ADFI,但后期和全期各处理间F/G差异不显著(P>0.05);0.5%SDPP组肉鸡全期的生产成绩高于2.5%和5.0%SDPP组(P>0.05)。血浆蛋白粉可提高Ea、Et、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P>0.05);2.5%、5.0%SDPP组淋巴细胞转化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5%SDPP组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5%SDPP组的法氏囊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35.
硒为动物必需微量元素,缺乏和过量对机体都可产生不利影响,甚至死亡。硒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有机硒具有诸多优点,成为近年来硒研究的热点。本文重点综述有机硒在猪体内的代谢和对母猪、公猪繁殖性能、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及肉质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6.
小肽促进微量元素吸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微量元素添加剂产品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代产品是无机盐类微量元素添加剂,如硫酸亚铁、硫酸锌、氧化锌、硫酸铜和硫酸锰等。但这类无机盐添加剂稳定性差,对动物胃肠刺激性大.消化吸收率低,因而研究者开发出了第二代微量元素产品。第二代微量元素添加剂为简单有机酸盐类,如葡萄糖酸、柠檬酸和富马酸等微量元素盐类.但也存在稳定性差、受肠内容物干扰大等缺点.吸收利用率并不高。近年来发展的第三代微量元素添加剂氨基酸螯合盐(AAC)克服了前两类产品的弊端,微量元素能以游离氨基酸(FAA)为载体,具有抗干扰力强、稳定性好、易吸收等优点.其生物效价为无机盐类添加剂的2~3倍。小肽(SP,主要是二肽、三肽)吸收理论已被人们所接受,与氨基酸(AA)的吸收相比,具有吸收快、不易饱和、耗能低,且与FAA的吸收无竞争等特点。因此,不少研究者将目光转向了第四代微量元素添加剂——小肽螫合盐(SPC)。该类产品可依靠小肽独特的吸收体系促进微量元素的吸收。  相似文献   
137.
维生素D_3对家畜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的研究发现,补饲维生素D3能够提高牛肉的嫩度,还能改善猪肉的色泽。本文阐述了维生素D3对家畜肉质的影响及研究现状,并对维生素D3改善家畜肉质的作用途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8.
肉仔鸡内源氨基酸基本损失量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强饲无氮饲粮(NFD)、NFD +3.39 %平衡氨基酸(AAs)、NFD +6.81 %AAs、NFD +3.20 %酶解酪蛋白(EHC)或NFD +6.40 %EHC饲粮 ,直接测定肉仔鸡48h内源氨基酸基本损失量(EAAEb)。给肉仔鸡强饲以豆粕为唯一氮源的粗蛋白(CP)含量为5 %、10 %、20 %及30 %饲粮 ,利用回归法(REG)间接研究EAAEb。结果表明 ,上述几种方法测定的EAAEb 相似 ,说明肉仔鸡有一相对稳定的EAAEb。  相似文献   
139.
用纤维等饲料成分预测鸭饲料TME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以 30只天府肉公鸭为对象 ,采用Sibbald的“TME”法测定了用统糠、小麦麸、菜籽饼、玉米和豆粕为原料配成的CF为 2 %、4%、6 %、8%和 10 %的 5种饲粮的TME ,同时测定了 5种饲粮GE、Ash、CP、EE、CF、ADF和NDF等营养成分。利用SAS(1998)软件进行相关回归分析 ,建立了以纤维成分为主体的预测鸭饲料TME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 ,纤维成分与鸭饲料TME间呈极显著的负强相关关系 (P <0 0 1) ,并且以NDF的效果最好 ,可建立以下回归方程 : TME =- 1.6 5 18- 0 .0 42 3NDF + 1.410 1GE         (R2 =0 .986 2 ,RSD =0 .0 5 0 6 )TME =10 .376 7+ 0 .2 2 82NDF - 1.0 2 2 3GE - 1.5 82 6Ash  (R2 =0 .9883 ,RSD =0 .0 6 5 9)TME =3 .890 6 - 0 .0 44 9NDF  (R2 =0 .9377,RSD =0 .0 878)  相似文献   
140.
日粮粗蛋白水平对肉鸭生长和体组成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160只零日龄天府肉鸭,采用以笼为重复单位的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日粮等能对0-3周龄肉鸭生长和体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千克日粮含204.7克粗蛋白时,肉鸭生长正常,体蛋白与体脂脂沉积之比大于1,表现为体蛋白生长为主,年龄与体重、体蛋白、体脂肪呈极显著曲线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