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1篇
  5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8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饲喂水平对初产母猪妊娠期增重和增重内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饲喂水平对初产母猪妊娠期增重和增重内容的影响。选择血缘、年龄、体重(98.73kg)相近的长白×梅山小母猪21头,采用自然交配方式配种后随机分为4个处理(高、NRC、中、低营养水平),每个处理6个重复(高水平3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试验饲粮为玉米-豆粕型(含消化能13.39MJ/kg,粗蛋白质13.70%),各处理组母猪妊娠期按规定喂量饲喂,妊娠前期分别饲以2.0、1.2、1.0、0.6倍的维持能量需要,妊娠中期和后期分别在妊娠前期基础上提高20%和50%。结果表明,高、NRC、中和低营养水平饲喂,母猪妊娠期总增重分别为86.16、53.23、48.34、26.23kg,妊娠期母体增重(含子宫)分别为61.20、31.10、30.00、9.66kg,仔猪初生窝重分别为11.25、13.38、10.53、9.48kg,子宫附属物重分别为13.71、8.75、7.81、7.09kg,说明饲喂水平显著影响母猪妊娠期增重及增重内容。随饲喂水平提高,母猪分娩前、后体重,妊娠期总增重,妊娠前、中、后期增重,妊娠期母体增重(含子宫)和子宫附属物重显著或极显著增加。高水平饲喂导致母猪分娩后体重过大,体况过肥;低水平饲喂导致母猪分娩后体重过低,体况过瘦;与NRC水平相比,高、中、低水平饲喂均降低仔猪初生窝重。综合考虑,NRC水平饲喂母猪妊娠期增重及增重内容较适宜。  相似文献   
152.
饲料淀粉糊化的适宜加工工艺参数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试验研究了实验及生产条件下影响淀粉糊化的重要工艺参数。试验1,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研究玉米中淀粉糊化度与温度、时间、水分的关系。温度范围为60~120℃,时间为5~65min,水分为12.5%~50%。试验2,按调质条件进行随机试验,选择现行工业生产中蒸汽制粒工艺,固定蒸汽压力(0.5MPa)、调质时间(10s),研究调质条件对产品淀粉糊化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水分、时间具有不同程度地影响淀粉糊化的作用,水分、时间极显著促进淀粉糊化。生产及实验条件下,水分均是明显决定产品糊化度的第一限制性工艺参数。实验条件下,水分大于31.25%,淀粉糊化度迅速增加。适宜淀粉糊化度的优化工艺参数为温度88.6~95.8℃,时间26.24~33.26min,水分.46.83%~48.1%。生产条件下,提高物料水分,将显著增加淀粉糊化度。  相似文献   
153.
硫辛酸的抗氧化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上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硫辛酸(lipoicacid,LA)亦称α-硫辛酸(α-lipoic acid.α-LA).是参与三羧酸循环过程不可缺少的物质.它是代谢性的抗氧化剂,在生物体内α-硫辛酸(氧化型)可以转变为二氢硫辛酸(dihydrolipoic acid,DHLA,还原型)。近年来研究发现,癌症、衰老、糖尿病及其继发病都与自由基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抗氧化剂的研究也随之升温,硫辛酸以其优越的抗氧化性已引起科学界的高度重视,国际自由基生物学和自由基医学科学家也大力开展IA的抗氧化和医药应用研究,使其成为国际性的热门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54.
酸水解制备饲料小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伟  周安国  王之盛 《饲料工业》2006,27(13):10-12
以大豆分离蛋白(SPI)为原料,分别在70、80、90℃条件下经6mol/l的盐酸水解2 ̄10、12、24、48h,对各水解产物的α-氨基氮与总氮的比值(α-NH2-N/TN)、水解产物分子量分布范围及适宜水解条件下终产物二肽、三肽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酸水解明显受反应温度和时间影响,提高水解温度,可缩短达到平均肽链长度(APL)为2所需的时间;适宜水解条件为温度90℃、反应时间5h,终产物二肽、三肽含量为19.38%。  相似文献   
155.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饲喂水平对初产母猪妊娠期各阶段日增重、饲料利用效率和行为的影响。选择血缘、年龄、体重相近(98.7±5.8)kg的长白×梅山小母猪21头,配种后随机分为4个处理(高、NRC、中、低营养水平),除高水平3个重复外,每个水平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试验饲粮为玉米-豆粕型日粮(13.4 MJ/kg D E,13.5%CP),各处理组试验母猪妊娠期按规定喂量饲喂,妊娠前期分别饲以2.0、1.2、1.0、0.6倍的维持能量需要,妊娠中期和后期分别在妊娠前期基础上提高采食量20%和50%。结果表明:①随饲喂水平增加,妊娠各期母猪日增重显著提高,高水平饲喂可提高母猪妊娠各期的日增重和饲料利用效率;②低水平饲喂不能满足母猪妊娠的营养需要,显著降低了母猪妊娠各期的增重速度和饲料利用效率;③母猪的安静程度随饲喂水平提高而提高,低水平饲喂引发刻板行为,显著增加母猪的活动量和活动次数。  相似文献   
156.
本研究选用48头(长白×梅山)×(汉普夏×梅山)断奶仔猪(11.0±0.24kg),在断奶到肥育阶段(11~50kg为前期,50~90kg为后期),研究不同来源植酸酶对植酸磷利用的影响。设4个试验处理,每试验处理设4个重复(每重复3头猪)。在玉米─豆饼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微生物(Aspergillusniger)来源的植酸酶(MP,前期1200PU/g,后期1000PU/g),麦麸(W8,前期10%,后期20%)、及无机磷(前期0.3%,后期0.2%),组成4种不同的试验饲粮。试验结果表明,MP或WB使猪的生产性能达到了与添加无机磷类似的水平(P>0.0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明显提高50及90kg时  骨和掌骨的强度(P<0.01)。试验猪50kg时,WB对骨骼强度的作用低于MP或无机P(P<0.01),但90kg时三个处理组之间没有差异(P>0.05)。以上结果说明在断奶到肥育阶段,MP可以代替添加无机磷的作用,WB对生产性能的改善作用与MP和无机磷相似。WB的有益作用是由于其中含有较多的植酸酶。  相似文献   
157.
色氨酸是动物必需氨基酸之一。体内色氨酸在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等相关酶的作用下进行分解代谢,发挥重要生理作用,包括抑制T细胞分化增殖和影响T细胞功能。本文就色氨酸分解代谢对T淋巴细胞的影响及可能机理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8.
生长激素对猪生长性能和胴体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长激素是垂体前叶分泌和合成的一种肽类激素,由191个氨基酸构成的单链,家畜(猪和牛)具有较高相似的氨基酸序列。生长激素的作用是将吸收的养分在各组织间重新分配,促进骨、软骨和组织的生长,刺激蛋白质和胶原的合成以及组织对循环系统中氨基酸的摄取和利用,并...  相似文献   
159.
有机铁添加剂对断奶仔猪皮毛感观和血液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选用28日龄断奶仔猪(D×L×Y)140头,随机分为7个处理,每个处理设5个重复,处理1-3分别在没有添加铁元素的基础日粮中添加FeSO40、100和220m g/kg,处理4-7分别在添加FeSO4100m g/kg的基础上再添加氨基酸螯合铁30、60、90和120m g/kg。结论:螯合铁能够显著改善仔猪的皮毛感观,最佳的添加量是90 ̄120m g/kg;没有显著改变血液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数量,是一种健康的添加剂。  相似文献   
160.
大豆抗原蛋白对小鼠肠上皮细胞吸收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中所含的大豆球蛋白和β-伴球蛋白会导致幼龄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功能发生下降,进而出现腹泻等症状。试验以自备分离纯化大豆球蛋白和β-伴球蛋白作为试验材料,以原代培养小鼠肠上皮细胞作为试验模型,研究了0、1、5和10mg/mL纯化大豆球蛋白和β-伴球蛋白对小鼠肠上皮细胞Na+-K+-ATP酶及小肽转运蛋白1(PEPT1)和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DMT1)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球蛋白和β-伴球蛋白能增强小鼠肠上皮细胞Na+-K+-ATP酶活性,降低PEPT1和DMTl基因的表达量,而且β-伴球蛋白的作用明显大于大豆球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