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2篇
畜牧兽医   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本文以M30人工饲料对现保存的家蚕种质资源进行人工饲料摄食性、饲育方法、饲育技术流程进行研究,历经3年6代,筛选出了部分对人工饲料摄食性好、健康好养的材料,并通过不同饲育方法对比,形成了一套人工饲料小蚕饲育技术,为今后我省推广人工饲料小蚕育提供品种资源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采用杂交育种方法,育成了优质、高产中秋用家蚕新品种921×922。经四川省级实验室鉴定表明:该品种孵化、眠起、上蔟齐一;体质强健好养,蚕体粗壮,茧形大且匀整;叶丝转化率高.其万蚕茧层量、万蚕产丝量分别比对照种夏芳×秋白提高7.88%、6.03%:解舒丝长、解舒率、洁净、鲜毛茧出丝率分别为924m、82.06%、94.7分、18.59%,分别比对照种夏芳×秋白提高31m、2.90%、1.7分、1.32%,综合经济性状优良。  相似文献   
13.
良种良法合理配套使用与农民增产增收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品种、蚕品种杂交优势的利用,极大地提高了桑叶和蚕茧的产量和质量,发挥了桑、蚕品种的生产潜能,为蚕业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蚕茧生产形势并不乐观,即使高产优质新桑、新蚕品种在生产上广泛使用,我省蚕茧的产量、质量提高并不大,  相似文献   
14.
家蚕经人工诱变或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会发生基因突变,表现出各种多样的特殊性状,这些受突变基因控制的特殊性状,其中有的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如利用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育成的雄蚕品种;利用食性突变基因育成的广食性及适于人工饲料的广食性蚕品种;利用三眠性基因培育的超细纤度蚕品种等等。暗化型基因(m fn)能使蚕蛾体蛾翅表现为灰黑色,又是一例对家蚕特殊性状基因的直接利用。常规品种的蛾体蛾翅为白色,在雌、雄对交生产一代杂交种时,很有可能是纯对交配却无从知道。为了实现能用肉眼识别淘汰纯对提高蚕种杂交率,将经济…  相似文献   
15.
就原蚕户蚕饲育的优劣与蚕种产质量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饲育成绩好的原蚕死笼率低,羽化率高,单蛾产卵量、良卵率极显著优于饲育成绩差的原蚕。  相似文献   
16.
灰黑蛾基础蚕品种的育成及其杂交种生产性能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在蚕雌雄蛾交配生产一代杂交种时,能根据蛾色不同识别是否瀛华系杂交,并及时淘汰纯对,使蚕种杂交率达到100 %,将经济性状较差,蚕蛾灰黑色的蚕品种8216的成虫暗化型基因mln(18-35.3)导入经济性状优良的实用家蚕品种782和882中,育成了成虫全身灰黑色的龄期经过短、健康性好的蚕品种952和茧层厚、丝量多、丝质优的蚕品种956.对其一代杂交组合952·956×781·881(灰黑蛾×白蛾)进行生产性能测定表明其健康性好、产茧量高、茧丝质优,综合经济性状达到或超过实用品种水平.  相似文献   
17.
桑树病虫害的种类很多,能为害成灾的有40余种,常在不同地区、不同年份发生不同程度的危害,而鳞翅目类害虫发生面广,为害较普遍且危害性较大,因此,如何正确识别和及时防治这类害虫,确保桑叶的产量、质量和养蚕安全变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8.
1 鞘翅目桑树害虫的种类。鞘翅目害虫种类繁多,其总的特征为:体壁坚硬,质地角质。主要的害虫有桑象虫、桑大象虫、桑小灰象虫、黑绒金龟子、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桑黄萤叶甲、中华桑萤叶甲、桑天牛、桑虎天牛、黄星天牛、桑梢小蠹虫等,其中桑园中常见的害虫有桑象虫、暗黑鳃金龟、桑黄萤叶甲、桑天牛和桑梢小蠹虫等。  相似文献   
19.
四川部分地区蚕茧质量低下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茧质量问题是近年来丝绸行业所关注的一个问题 ,它困扰着丝绸行业生产的发展 ,妨碍了外贸出口的扩大 ,影响了茧丝绸、贸工农生产的效益 ,成为丝绸外贸出口的“瓶颈”。丝绸业在历经 7年低谷运行和 4年攻坚破难之后 ,2 0 0 1年才出现难得的转机 ,可好景不长 ,这个十分脆弱的产业 2 0 0 2年又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危机 ,我省很多县 (市 )区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蚕茧滞销的问题。以南充市的第一蚕茧大县南部县为列 ,过去年均产茧 1 0 0 0多吨 ,价值不低于 70 0 0万元 ,推动了南充丝绸产业可持续发展 ,可这样瞩目的蚕茧大县 2 0 0 2年竟有…  相似文献   
20.
新蚕品种经各级鉴定合格,在生产上推广使用后,由于各省区、各地域的环境条件不同,饲养方法与选择方式的差异,使各品种逐渐形成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相对稳定的生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为各地的蚕业生产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在多年的繁育过程中,有可能引起品种遗传物质的遗传漂移现象,进而使品种的遗传性状发生某些改变,造成品种优良性状丢失,不良性状得到表现,即出现所谓的品种退化现象,给蚕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在品种繁育过程中,努力维持品种固有特性,延长品种使用寿命,是品种繁育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