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0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鸡异食癖是指鸡群中的鸡相互啄食,造成创伤,甚至引起死亡。在育雏鸡群、育成鸡群和产蛋鸡群中都有发生,而以育雏鸡群和育成鸡群发生较多,特别是笼养或密集饲养条件下更易发生。鸡只互啄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常见的有啄羽、啄蛋、啄肛、啄尾、啄趾等。被啄部位一旦出血,则鸡群争夺啄食,轻者造成流皿伤残,重者引起死亡,严重影响了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因此,搞好鸡异食癖的预防和治疗,对养鸡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32.
33.
奶牛的一切活动都需要机体提供能量,能量是奶牛体内一种重要的营养素,奶牛的能量主要来源日粮中的饲草、饲料中,但由于奶牛的饲喂方法、产后生理的变化及产奶的需要,如常规的饲喂方法,奶牛从日粮中获得的能量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需要应用高能量的物质适时进行补充.目前,对奶牛高能量饲料添加剂的的研究还不是很广泛,应用也不是很多,有的只是处于研究和试验阶段,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34.
奶牛乳腺炎是奶牛生产中最常见、最多发的疾病之一,乳腺炎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对食用者的身体健康危害严重。在奶牛乳腺炎患牛中,约有90%的病例是由外源性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病原主要是经乳头管口侵入乳腺组织发生感染。由于奶牛乳腺炎病因极其复杂,仅致病病原微生物就有150多种,常见病原多达20多种,再加之菌株变异及耐药性等因素,致使很难快速准确地筛选出高效治疗药物,因而给奶牛乳腺炎的预防和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此外,由于奶牛一旦发生乳腺炎,就会造成乳腺损伤,降低产奶量,因此,挤奶后将乳头管口封闭,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是预防奶牛乳腺炎的良好途径。为此,笔者研制了奶牛乳头液体保护膜,并测定了其预防奶牛乳腺炎的效果。  相似文献   
35.
奶牛酮病(Ketosis in Dairy Cows)是因体内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功能失调的代谢性疾病,导致酮血症、酮尿症、酮乳症和低糖血症。近几年,随着牛奶产量的提高和集约化饲养程度的加强,奶牛酮病的发病率有所上升,由于发病牛产奶量明显下降,发情延迟,受精率降低,所产犊牛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因而该病给奶牛业发展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6.
低聚糖饲喂奶牛的试验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由于农村奶牛产业化程度不高,养牛户多以散养粗放的饲养方式为主,粗放饲养,饲料单一,饲料利用率低,营养不能满足奶牛的生理和生产需要,造成奶牛生产性能降低,产奶量达不到其正常的标准,形成了奶牛生产性能较低,经济效益低下等状况。低聚糖作为微生态调节剂,在动物体内可特异性地为有益菌利用,抑制有害菌群,建立微生态平衡菌群,具有替代抗生素的作用,改善饲料效率,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从而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为此,我们应用低聚糖对奶牛进行了饲喂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低聚糖,购自珠海溢多利公司;沸石粉,购…  相似文献   
37.
农民日报消息,四川省宜宾县2009年PIC生猪养殖基地及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在该县全面推开,推广示范项目总投资3696万元,实施区域为高场、李场两镇的18个村。  相似文献   
38.
本文研究了给奶牛饲喂复合低聚糖对奶牛产奶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日耗饲料相同的情况下,饲喂复合低聚糖的奶牛产奶量提高了,经济效益增加了。  相似文献   
39.
规模化养殖场蓝狐犬瘟热发病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黑龙江西部地区规模化养殖场蓝狐犬瘟热发生特点与流行情况,对来自蓝狐养殖场的847份疑似犬瘟热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测,共计检出和确诊犬瘟热病毒阳性病例324例,对犬瘟热发病月龄和发病月份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总结了本地区蓝狐犬瘟热发病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40.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复种指数的提高,黄淮流域晚茬小麦的播种面积不断增加.由于晚茬小麦个体弱,群体不足,而且易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因而产量低而不稳,严重影响着小麦生产的持续发展.认真分析晚茬小麦的生育特点和低产原因,系统地总结,推广晚茬小麦的增产技术经验,对于挖掘晚茬小麦的增产潜力,促进小麦大面积均衡增产,提高经济效益,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