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5篇
  8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15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31.
棉籽粕双螺杆挤压脱毒中几个工艺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自行开发的双螺杆食品挤压机对棉籽粕进行挤压脱棉酚试验,考察了含水率、螺杆转速和喂料速度等参数对脱毒效果与挤出产量的影响。实验中采用响应表面法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减低含水率、喂料速度,提高螺杆转速可使脱毒效果改善。喂料速度是影响挤出产量的主要因素。喂料速度越大,产量越大,因而实际中脱毒效果与产量间存在如何均衡的问题。文中相应给出了本实验条件下的几个响应模型,用以评价各加工变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还表明本研究所用的双螺杆挤压机的结构参数在棉籽粕挤压脱毒方面是卓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132.
我国是大豆之乡,同时也是世界上大豆加工业发展最早的国家,早在2000 多年前,淮南王刘 安就发明了豆腐,可见我国大豆加工业历史源远流长。当前,我国大豆加工业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 展,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在大豆加工业不断发展和 推进的过程中,对大豆品质也有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和分析大豆加工业的发展以及对 于大豆品质的要求等相关内容,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3.
为提高复杂果园环境下苹果检测的综合性能,降低检测模型大小,通过对单阶段检测网络YOLOX-Tiny的拓扑结构进行了优化与改进,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复杂果园环境下轻量化苹果检测模型(Lightweight Apple Detection YOLOX-Tiny Network,Lad-YXNet)。该模型引入高效通道注意力(Efficient Channel Attention,ECA)和混洗注意力(Shuffle Attention,SA)两种轻量化视觉注意力模块,构建了混洗注意力与双卷积层(Shuffle Attention and Double Convolution Layer,SDCLayer)模块,提高了检测模型对背景与果实特征的提取能力,并通过测试确定Swish与带泄露修正线性单元(Leaky Rectified Linear Unit,Leaky-ReLU)作为主干与特征融合网络的激活函数。通过消融试验探究了Mosaic增强方法对模型训练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图像长宽随机扭曲对提高模型综合检测性能贡献较高,但图像随机色域变换由于改变训练集中苹果的颜色,使模型检测综合性能下降。为提高模型检测苹果的可解释性,采用特征可视化技术提取了Lad-YXNet模型的主干、特征融合网络和检测网络的主要特征图,探究了Lad-YXNet模型在复杂自然环境下检测苹果的过程。Lad-YXNet经过训练在测试集下的平均精度为94.88%,分别比SSD、YOLOV4-Tiny、YOLOV5-Lite和YOLOX-Tiny模型提高了3.10个百分点、2.02个百分点、2.00个百分点和0.51个百分点。Lad-YXNet检测一幅图像的时间为10.06 ms,模型大小为16.6 MB,分别比YOLOX-Tiny减少了20.03%与18.23%。该研究为苹果收获机器人在复杂果园环境下准确、快速地检测苹果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4.
本研究通过异色瓢虫对常州地区桃树蚜虫进行“以虫治虫”与常规农药防治进行试验对比,结果表明,当桃蚜数量达到防治指标时按要求投放异色瓢虫,投放1周后防效在15%以上,随后防效逐渐提升,至第5周时防效在85%以上,随后在非生草桃园防效开始回落,而在生草桃园防效持续保持;常规农药使用后第1周防效在80%以上,第2周防效可达90%,至第5周防效降至70%左右。由此可见,异色瓢虫能够对桃蚜种群进行有效的控制,与常规农药防治相比,在速效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但在持续控害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5.
本文研究增施生物有机肥对花牛苹果品质和产量的改善作用,为苹果丰产增效和绿色化、有机化生产提供技术依据。本研究以清水县15年生盛果期山地花牛苹果为试材,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通过增施生物有机肥代替普通复合肥,设置每株5、10、12.5 kg不同梯度生物有机肥配施复合肥5组处理和1个单施复合肥的对照,研究不同比例生物有机肥在复合肥减少15%~50%的条件下,对天水花牛苹果外观、品质、产量等生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组生物有机肥配施复合肥处理对苹果均有明显改善作用,叶片生长、果实着色率、果形指数等指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和优化;苹果品质显著改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明显提高,酸含量有所下降,单果重不断增加,树体抗病害能力进一步增强,产量与对照相比增幅最高达31.17%,提质增产效果显著。以上结果说明,增施不同梯度生物有机肥对山地花牛苹果的品质和产量等指标均有提高和优化作用,以生物有机肥10~12.5 kg·株-1+复合肥1.5 kg·株-1为最佳配施比例,提质增产效果最为显著,在山地花牛苹果生产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