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5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2013年,我国乳制品加工行业发展总体状况良好。规模以上乳品企业数量658个,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 831.59亿元,利润总额180.11亿元,乳制品产量2 698.03万t,分别比2012年增长1.39%、14.16%、12.70%和5.15%。乳品企业发展态势良好、业绩突出。2013年伊利、蒙牛、光明、三元、贝因美、皇氏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77.79亿元、433.60亿元、162.90亿元、37.88亿元、61.17亿元、9.89亿元,分别比2012年增长13.78%、20.18%、18.26%、6.70%、14.25%、31.17%。  相似文献   
32.
本研究旨在探析我国规模奶牛场奶牛个体生鲜乳体细胞数(SCC)的水平、分布和影响因素。利用SAS9.0的GLM模型,统计分析覆盖16个省(市、区),33个规模奶牛场,23 351头中国荷斯坦牛,从2007年至2009年连续3年的225 775条奶牛个体生鲜乳SCC检测记录。结果表明:奶牛个体生鲜乳SCC的总体均值为48×104cell/mL,标准差为117×104cell/mL,个体生鲜乳SCC波动范围较大;其中,77.9%的奶牛个体,其生鲜乳SCC小于50×104cell/mL,对群体混合样生鲜乳SCC的影响系数为0.26;11.3%的奶牛个体,其生鲜乳SCC介于50×104~100×104cell/mL之间,乳房处于隐性感染状态,对群体混合样生鲜乳SCC的影响系数为0.16;10.8%的奶牛个体,生鲜乳SCC大于100×104cell/mL,理论上乳房处于临床感染状态,对群体混合样生鲜乳SCC的影响系数为0.58。奶牛个体生鲜乳体细胞数评分(SCS)呈正态分布,与奶牛个体因素(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含量、胎次和泌乳阶段)和环境因素(泌乳月份、泌乳季节)差异极显著(P〈0.01),与奶牛养殖区域、奶牛场差异不显著(P〉0.05)。我国规模奶牛场奶牛个体生鲜乳SCC主要在50×104cell/mL以下,依据影响参数能实现对生鲜乳SCC水平的调控。  相似文献   
33.
本文对今年3-6月份国际奶业市场进行了概述。从全球原料奶价格情况、新西兰恒天然环球乳制品交易(gDT)指数、新西兰乳制品出口情况、美国乳制品出口情况、美国2号黄玉米及DDGS出口至中国的价格情况等几个方面对近期国际奶业形势进行了分析,以供国内外奶业同仁参考。4B份国际上大部分主要奶业国家原料奶价格呈下跌态势,上月涨幅最大的美国本月成为下跌幅度最大的国家,环比下跌了15.49%,而奶价上涨的国家并不多,上涨幅度也较小。我国4月份公布的生乳价格为3.20元/kg,在未进行标准乳校正的前提下,中国已属于全球高奶价国家。4月份新西兰乳制品出口额达11.88亿新元,继续带领新西兰商品出口创新高,其出口到中国的乳制品数量及金额呈全面上涨态势。作为全球乳制品交易价格的风向标,在5月份的两次交易中,gDT贸易加权指数继续回落,第43次、44次交易分别下跌0.1%和1.1%,6月1日第45次交易则出现了4.5%的上涨;2011.01-2011.03,美国干乳制品共出口396165t,同比上涨41%,脱脂奶粉、奶酪和黄油的出口同比增长接近100%。5月份FAO(联合国粮农组织)乳制品价格指数达到231点,比4月份略有上涨。美国农业部(USDA)上调了对中国玉米产量的预测,但中国国内饲料和深加工需求的增长将超过产量的增长。因此,中国玉米库存将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34.
本文对今年6~9B份国际奶业市场进行了概述。从新西兰恒天然环球乳制品交易(gDT)指数,近期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和欧盟,以及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的奶业情况,美国2号黄玉米及DDGS出口至中国的价格情况等几个方面对近期国际奶业形势进行了分析。在9月份的两次交易中,环球乳制品交易指数连续下跌,专家称有进一步下跌的可能。中国7月份进口的奶粉数量环比再次大幅下降。由于良好的气候和恒天然新产奶年度预期原料奶收购价格高企的刺激,新西兰2011/2012产奶年度首月牛奶产量12.7万吨,同比大幅增长33%,由于在新西兰产奶年度中6月份处于低谷,因此虽然增长幅度很大,但还不能说明新西兰整个产奶年度的增长情况。新西兰6月份牛奶农场收购价格环比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折合人民币2.84元/kg,但同比仍上涨12.7%。澳大利亚2011/2012产奶年度第一个月——7月份的产奶量为65.8万吨,同比略有下跌。美国最近几个月的月度牛奶产量全面高于去年同期,8月份的产量达到745.4万吨,同比增长2.10%。虽然国际乳制品价格有下滑的趋势,但总体上依然处于较高水平,预计美国下半年仍将保持1%~2%的增长势头。南美国家中,阿根廷在最近几个月的价格不断走低,已经显示了其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35.
本文对今年7~10月份国际奶业市场进行了概述。从新西兰恒天然环球乳制品交易(gDT)指数,FAO食品价格指数和乳制品价格指数,近期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和欧盟,以及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的奶业情况,美国2号黄玉米及DDGS出口至中国的价格情况等几个方面对近期国际奶业形势进行了分析。在10月份的两次交易中,环球乳制品交易指数一跌一涨,由于国际供应增加而需求相对不足,国际市场的乳制品价格很可能会继续走低。粮农组织乳制品价格指数10月份平均为204点,比9月份下降5%,保持在与2010年10月大致相同的水平上。新西兰7月份的牛奶产量达到16.2万t,同比大幅增长8.7%。农场收购价格走势比较平稳,折合人民币2.89元/kg。9月份乳制品的出口额达9.66亿新西兰元,继续稳居各类商品出口的首位。澳大利亚9月份共生产牛奶95.5万t,同比大幅度上涨6.4%,累积产量达到238.3万t,增长了2.2%,产量有加速增长的趋势。美国今年的月度牛奶产量全面高于去年同期,9B份的产量达到716.8万t,同比增长1.69%。估计美国全年的产量增长将在1%~2%之间。10月份牛奶价格为2.80元/kg,在经济前景不稳和国际供给相对过剩的情况下,价格有进一步下滑的可能。6~8月份,美国干乳制品出口399332t,同比大幅增长5%。8月份的出口保持增长势头,出口价值达427百万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6%。8月份欧盟的产奶量为1151.0万t,同比增长1.09%,前4个月累计牛奶产量6035.2万t,累计同比增长1.82%。由于今年配额的增长仅为1%,因此产量增速很可能会降下来。欧盟9月份的平均原料奶收购价格是36.16欧元/100kg,环比增长0.8%,总体平稳。而前8个月欧盟的乳制品出口继续增长。南美国家中,巴西的原料奶价格自7B份以来连续下降,10月份为3.13元/kg,已经低于中国10月份3.22元/kg的水平;而阿根廷9月份的原料奶收购价格为2.22元/kg,大幅度低于中国。  相似文献   
36.
不同养殖密度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高位池高密度养殖技术的推广,养虾业已逐渐趋向企业化、集约化.但随着养殖规模的增大,自然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养殖病害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对虾白斑病毒综合病,暴发后难治疗,治疗成功的例子少.目前我们只能“以防为主“,通过增加虾体本身免疫能力和水质调控来预防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37.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中国奶业协会名誉会长刘成果强调:综合国内外发展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建设现代奶业要把握"六型",其中之一就是自主创新型,他诠释自主创新是发展我国现代奶业的根本。目前,我国奶业科技对外的依赖程度较高,必须加强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有三种形式,即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关键在企业领导,途径是产学研相结合。要整合在奶牛繁育、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环境保护、奶制品深加工技术与设备等方面的奶业科技力量进行技术攻关和创新,增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肩负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任,近期,《中国奶牛》杂志开展了奶业科技应用及创新情况调研,现陆续刊载调研中的一些所得,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8.
试验旨在研究纳豆枯草芽孢杆菌对断奶前犊牛生长状况、生产性能、断奶日龄等指标的影响。选取14头7日龄中国荷斯坦奶牛公犊,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组7头犊牛。向所饲喂的牛奶中添加纳豆枯草芽孢杆菌菌液,连续饲喂直到开食料采食量达到规定要求时断奶。结果表明:断奶前犊牛日增重较对照组提高26.5%(P<0.01);开食料的日采食量下降11.9%;与对照组(57 d)相比,饲喂纳豆枯草芽孢杆菌处理组(49.7 d)显著提前了犊牛的断奶日龄。  相似文献   
39.
为了研究裹包全混合日粮(TMR)饲喂方式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液指标的影响,本试验选择24头泌乳天数为(124±20)d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进行为期10周的饲养试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精粗分开饲喂方式,试验组采用裹包TMR饲喂方式,精粗分开饲喂组和裹包TMR饲喂组的日粮配方组成和比例均相同,日粮精料比例为50∶50,裹包TMR水分含量调整为50%。结果表明,1)饲喂裹包TMR,可以显著增加干物质采食量(P<0.05),提高产奶量7.69%并提高3.5%标准乳产量5.20%(P>0.05);2)裹包TMR饲喂方式与精粗分开饲喂方式对乳成分含量和产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3)裹包TMR饲喂可以显著提高粗蛋白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P<0.05),干物质消化率有提高的趋势(P<0.1);4)裹包TMR饲喂显著降低了血清中尿素氮的含量(P<0.05),但对其他血液指标影响2组间差异不显著。裹包TMR技术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全混合日粮供给方式,可在我国中小规模奶牛养殖场和个体养殖户中推荐使用,以期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和综合收益。  相似文献   
40.
本次调研共收集了华北地区99家奶牛场的用水及粪污处理情况数据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表明,①85.9%的牛场以深井水作为水源,其中61.2%的牛场对用水进行消毒处理,43.5%的牛场安装有水表并记录用水情况。②在牛场用水中,牛的饮水量所占比例最高,达60%以上;其次为挤奶厅用水,约占20%。③夏季牛场头均饮水量、挤奶厅用水量、喷淋用水量均显著高于春秋冬季(P<0.05),夏季的头均总用水量比春秋冬季增加了33%(P<0.01)。随着牛场存栏量的增大,奶牛头均总用水量显著减少(P<0.05)。④年产奶量较高的牛场每产1kg牛奶饮水量、挤奶厅用水量显著降低(P<0.01),致使每千克产奶量的总用水量减少52%(P<0.01),用水效率提高。⑤随着养殖规模的增大,牛场雨污分离设施与干湿分离设施配备率分别显著增至62%、72%(P<0.05,P<0.01)。由此可得,存栏量越大、年产奶量越高,牛场每产1kg牛奶用水量越低,用水效率越高,而且配备的雨污分离设施、干湿分离设施比例越高,这些均有利于减少单位产奶量的粪污产生量及其处理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