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40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30篇
  18篇
综合类   231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64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1.
台湾杉叶挥发油的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气-质联用法对台湾杉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共分离出16个峰,鉴定出14种化合物.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分析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含量较高的物质有:蘑菇醇(22.457%),二氢苯并呋喃(11.511%), 4-乙烯基-苯酚(9.482%),乙酸松油酯(7.595%),反式-2-己烯酸(6.939%),α-杜松醇(6.424%),tau-杜松醇(6.172%).抑菌试验及抗肿瘤试验结果表明,台湾杉挥发油抑细菌、抗肿瘤作用都不明显,但具有较好的抗红酵母活性.  相似文献   
412.
【目的】比较不同堆沤温度处理下野生种和栽培种榧籽后熟过程中主要营养物质的变化,探讨不同品种榧树营养物质转化及其后熟品质形成的调控机制,为提高榧籽后熟品质和香榧产业链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方法】以4种榧籽(栽培种:朱岩榧、丁香榧和东榧3号;野生种:木榧)为试验材料,观察不同堆沤温度[(20±2)℃,记为T 20;(30±2)℃,记为T 30 ]处理下4种榧籽的种衣颜色并测定淀粉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含油率及各脂肪酸组分等指标。【结果】1) T 20 处理20天时,4种榧籽的种衣均呈深黑褐色;T 30 处理10天时,除木榧外,其余3种榧籽的种衣均呈深黑褐色。2)堆沤前,木榧和丁香榧的淀粉含量明显高于其余2种榧籽。与堆沤前相比,T 20 处理20天和T 30 处理10天时,除木榧的淀粉含量无明显变化外,其余3种榧籽的淀粉含量均显著下降。3)堆沤前,朱岩榧和东榧3号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高于丁香榧和木榧。与堆沤前相比,T 20 处理20天时,除木榧外,其第3种榧籽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增加;T 30 处理10天时,除朱岩榧外,其余3种榧籽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增加。4)堆沤前,4种榧籽的含油率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低次序均为丁香榧>东榧3号>朱岩榧>木榧。与堆沤前相比,T 20 处理20天时,4种榧籽的含油率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增加;T 30 处理10天时,丁香榧和东榧3号的含油率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朱岩榧次之,木榧最低。【结论】堆沤前,朱岩榧、丁香榧和东榧3号3种栽培种榧籽的品质明显优于野生种木榧。堆沤后熟处理后,4种榧籽的营养物质均存在淀粉下降和油脂增加,其中栽培种东榧3号的含油率增加最为显著,其次是丁香榧,野生种木榧最差。可见,尽管不同堆沤温度处理下不同品种榧树后熟过程存在明显差异,但后熟温度上升可明显加快榧籽的后熟进程,主要表现在淀粉分解加快,蛋白质和油脂的合成加快。  相似文献   
413.
以圆型臂尾轮虫(Brachionus rotundiformis)为研究对象,以不同配比的酵母和眼点拟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为饵料,采用2个盐度(2%,3%)、3个接种密度(1,10,50 ind/mL)进行饲养试验,比较研究了不同条件及其组合对轮虫种群增长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饵料配比、接种密度、盐度及三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均对轮虫的平均日增长率产生极显著影响(P=0.000);接种密度对轮虫抱卵率无显著影响(P0.05),饵料、盐度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轮虫抱卵率产生显著影响(P0.05)。三因子的最佳组合:盐度2%、接种密度1 ind/mL、饵料配比为眼点拟微绿球藻18.75×104/mL+酵母4.8×106/mL。  相似文献   
414.
3种阔叶树幼树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马褂木、光皮桦和楸树3个阔叶树叶片的光合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马褂木和光皮桦的Pn、Tr和Gs日变化呈双峰曲线,Ci的日变化曲线近似"W"型;楸树的Pn、Tr和Gs呈单峰曲线,Ci近似"V"型;马褂木和光皮桦表现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Pn中午降低为非气孔限制;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楸树Pn值较高,光皮桦Gs较高;温度和湿度是影响3种树Tr的主要环境因子。3种树叶绿素含量的差异比较表明,耐荫性大小顺序是楸树马褂木光皮桦。  相似文献   
415.
4个鸡品种VIPR-1基因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PCR-RFLP方法,对茶花鸡、泰和丝羽乌骨鸡、固始鸡和隐性白洛克鸡VIPR-1基因的20个位点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个位点的基因频率在这4个群体中分布差异很大,绝大部分的SNP最小等位基因频率均大于5%。独立χ2分析显示,除位点C1704887T外,其他19个位点基因型分布在不同鸡品种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P0.01)。茶花鸡、泰和丝羽乌骨鸡、固始鸡与隐性白洛克鸡4个群体的平均多样性分别为0.3658(±0.0238)、0.3609(±0.0315)、0.3836(±0.0299)和0.3598(±0.0401),显著性检验差异均不显著。单倍型分析发现,在所研究的区域,泰和丝羽乌骨鸡有2个单倍型块,固始鸡有4个单倍型块,茶花鸡和隐性白洛克鸡有5个单倍型块。研究发现鸡VIPR-1基因中5个位点,单倍型块C1660256T~A1660309G以及G1680779T~C1693306T的12kb区域可能与早期生长速度有关。  相似文献   
416.
根据NCBI数据库中的已知序列设计简并引物,分别从芥蓝(Brassica albograbra)叶片基因组DNA和cDNA中克隆到了花青素合成酶基因。基因命名为BaANS,该基因全长1 369 bp,具一个长度为292 bp的内含子,编码区长度为1 077 bp,编码358个氨基酸,序列已提交到NCBI,登录号为GU170203。序列比对结果表明,BaANS与甘蓝、拟南芥、紫罗兰、白菜和芥菜等的ANS有较高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417.
大围山花岗岩风化物发育土壤抗蚀性垂直分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花岗岩风化物发育土壤抗蚀性垂直分异特征,以湖南省浏阳市大围山花岗岩风化物发育而成的山地土壤为例,选取了土壤的有机质、团聚状况、团聚度、分散率、0.25mm水稳性团粒含量五项抗蚀性指标以及采用EPIC模型计算出土壤的可蚀性K值,对土壤抗蚀性垂直分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围山花岗岩风化物发育土壤团聚状况和团聚度随海拔高度的升高呈现递减的趋势,趋势较为显著;土壤分辨率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大,趋势不显著;有机质含量和0.25mm水稳性团粒含量与海拔相关性很小;土壤可蚀性K值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大,趋势较显著。大围山花岗岩风化物发育的土壤抗侵蚀能力弱,容易被侵蚀,但因土壤所处地貌部位、山地土壤类型以及植被覆盖情况的不同而产生差异。总体上随海拔高度的升高土壤抗蚀性呈现递减的趋势,但趋势不显著。  相似文献   
418.
DRD2基因14个多态位点与鸡产蛋性状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旨在分析DRD2基因与鸡产蛋性状的相关性,寻找可作为鸡产蛋性状的重要标记。在该基因上选取了14个多态位点,采用PCR-RFLP及PCR测序等方法在宁都三黄鸡母系644个个体中进行了鸡产蛋性状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位于该基因5′调控区的4个突变位点G-38560C、T-38326G、T-32751C和A-16105G与鸡的开产日龄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相关,位点A-16105G还与300日龄总产蛋数显著相关(P0.05);由G-38560C、G-38544A、I-38463D与T-38326G这4个位点组成的单倍型块与开产日龄呈极显著相关(P=0.006 50.01)。研究结果提示:G-38560C、T-38326G、T-32751C和A-16105G这4个突变位点以及由G-38560C、G-38544A、I-38463D与T-38326G组成的单倍型块可作为产蛋性状标记辅助选择的有效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419.
1 关于质量成本GB/T65 83-ISO840 0 2 :1 994标准对质量成本的定义为 :“为了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发生的费用以没有达到满意的质量所造成的损失”。质量成本管理就是进行质量成本的分析 ,发现影响质量成本的所有要素 ,加以控制和改进 ,以进行质量成本控制的管理方式。这也是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寻求质量改进 ,降低产品缺陷提升企业竟争力的一种管理工具和经营策略。在充分考虑利益、成本、风险的基础上 ,质量成本一般可划分为由内部运行而发生的质量费用和由外部活动而发生的质量费用。按照PAF(预防、鉴定、故障 )成本模型来分析内部…  相似文献   
420.
梨木虱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木虱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初报么慧娟,张云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崔大芬,周敏(河间市林业局)梨木虱近年在我省昌黎、晋县、赵县、河间、肃宁等地猖獗为害,严重的果园发生株率100%,落叶率50%,虽然每年喷药15一20次,也难于控制为害。为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