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6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奶牛皱胃左方变位可导致产奶量下降,继发酸中毒和酮病,甚至被淘汰和死亡。文章从营养角度归纳该病病因的国内外研究概况,从产奶前后的饲喂、体况和体病以及饲养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综述,为预防奶牛皱胃左方变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
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了从西藏胡黄连分离的Caffeoyl Glycoside(CG)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生长周期及其膜表面标志CD4+、CD8+的影响.结果表明:CG通过促进脾淋巴细胞G0/G1期向DNA合成期(S期)转化,从而促进脾淋巴细胞增殖,对脾淋巴细胞膜表面标志的影响,是通过CG上调CD4+、CD8+和CD4+CD8+双阳性细胞亚群,即主要是通过提高Th细胞的数量发挥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53.
雌性动物尿生殖前庭与阴道交界处的底壁上有一横行的黏膜褶,称为阴道瓣(处女膜)。驴、马、牛、羊、猪等动物一般在胎儿时期即消失,只留下一圈薄膜痕迹,而发育过度形成先天性闭锁者极为罕见。笔者2010  相似文献   
54.
采用硫酸铵分级分离法和凝胶层析法,从相思子种仁中分离纯化出一种毒蛋白P1′。凝胶薄层扫描测得纯度≥97%;SDS-PAGE电泳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为64300;经β-巯基乙醇处理,P1′分离为A、B 2条链,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9100和35400;经腹腔注射,小鼠LD50为2.11μg/kg;P1′质量浓度≥3.91 mg/L时,可凝集兔红细胞;P1′的B链N末端8个氨基酸序列为:I-V-E-K-S-I/L-I-N,与相思子毒素-a(abrin-a)和相思子毒素-b(abrin-b)同源性较高,为75%;肽质量指纹谱(PMF)分析表明,P1′与abrin-a匹配强度最高,为86%,与abrin-b、相思子毒素-c(abrin-c)和相思子毒素-d(abrin-d)匹配强度均为10%,表明毒蛋白P1′为abrin-a。abrin-a经1%甲醛减毒处理制备类毒素,家兔5次免疫后获得了效价高、特异性较强的抗血清。  相似文献   
55.
通过手术人为造成奶牛真胃左方变位,分别在术前和术后第3、5、7、9、11、13、15天检测血液、瘤胃液和真胃液一些指标的变化,结果,血氯、血钠升高(P<0.05),血pH和血糖下降(P<0.05)。真胃液中乙酸变化不显著(P>0.05),丙酸和丁酸增多(P<0.05)。瘤胃液中钠与乳酸升高(P<0.01),pH降低(P<0.01),丁酸变化不显着,乙酸降低(P<0.05),丙酸下降(P<0.01)。  相似文献   
56.
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CD)是由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在幼犬中本病的死亡率比其它任何传染病都高。CDV的自然宿主为犬科动物和鼬科动物,且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冬两季多发,并有一定的周期性。病犬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染源,病毒大量存在于鼻液、唾液中,也可见于血液和脑脊液、淋巴结、肝、脾中。并能通过尿液长期排毒,污染环境。病犬早期表现为双相型热,急性鼻卡他,随后以支气管炎、肺炎、严重的胃肠炎和神经症状为特征,少数病例出现鼻液和脚垫的高度角化及皮肤上出现水泡。…  相似文献   
57.
体外分离、培养仔猪关节软骨细胞 ,然后在细胞培养液中分别添加 0、7.8、15 .6、31.2、6 2 .5 μm ol/ L 铜。结果表明 ,软骨细胞在 4种浓度的铜中可存活并增殖 ,而且能增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3 )的分泌量。但随铜浓度的增加 ,其存活率、增殖率、3 H- Td R掺入率及 IGF- 、IGFBP3 的分泌量有明显的差异。且以培养液中添加 31.2μmol/ L铜对软骨细胞的增殖作用最强 ,增殖率、3 H- Td R掺入数、IGF- 、IGFBP3 的分泌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表明 31.2 μmol/ L 铜浓度是促进体外软骨细胞增殖和自分泌 IGF- 、IGFBP3 的最适浓度。  相似文献   
58.
铜对体外仔猪软骨细胞增殖和自分泌IGF-Ⅰ、IGFBP3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外分离、培养仔猪关节软骨细胞,然后在细胞培养液中分别添加0、7.8、15.6、31.2、62.5μmol/L铜.结果表明,软骨细胞在4种浓度的铜中可存活并增殖,而且能增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3)的分泌量.但随铜浓度的增加,其存活率、增殖率、3H-TdR掺入率及IGF-Ⅰ、IGFBP3的分泌量有明显的差异.且以培养液中添加31.2μmol/L铜对软骨细胞的增殖作用最强,增殖率、3H-TdR掺入数、IGF-Ⅰ、IGFBP3的分泌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31.2μmol/L铜浓度是促进体外软骨细胞增殖和自分泌IGF-Ⅰ、IGFBP3的最适浓度.  相似文献   
59.
对2004年8月~2006年9月某动物医院就诊的频繁呕吐的144例病犬,灌服硫酸钡后,30和120 m in各进行1次X线检查,判定为单纯性呕吐的病犬68例,观察记录钡餐(BM)的止吐效果。结果44例病犬一次性治愈,23例再次灌钡并配合其他疗法治愈,钡餐治疗单纯性呕吐的治愈率为95.6%,1例并发胃大面积溃疡,回肠部梗阻和穿孔后死亡。表明用硫酸钡治疗犬单纯性呕吐比较有效。  相似文献   
60.
<正>精索瘘主要是在阉割时结扎线污染或经创口感染所引起精索的化脓性炎症,经久不愈。犬精索瘘临床罕见,鲜有报道。2009年12月,笔者收治1例犬精索瘘,经手术治疗痊愈。半年后回访,未复发。1病例介绍病史调查:患犬为杂种犬,6岁,6.4 kg,雄性,已去势。患犬于2008年5月在甲诊所做右侧睾丸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