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6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髓过氧化物酶检测奶牛隐性乳房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检测方法有多种,相比之下,近年来,国外报道的用检测奶样中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来诊断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方法更符合快速、简便、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现代诊断方法要求。根据乳房炎过程中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特点,可得出奶液中MPO是乳房炎指示物。奶样中的体细胞数(SCC)和MPO浓度的相关系数值为0.91,奶样中随着SCC的增高,MPO的水平也增高达到2 000 ng/mL,同时也可分离到大量细菌。免疫学分析MPO单克隆抗体与奶液中成分乳铁蛋白、乳过氧化物酶、牛血清白蛋白、MPO、淋巴细胞、少量体细胞的乳样之间ELISA反应没有交叉性,表明MPO分子在乳房炎中具有很高的特异性。通过对牛奶中MPO的检测来判断乳房内中性粒细胞(PMN)的活性状态,可对奶牛隐性乳房炎做出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2.
双特异性抗体具有两个不同的抗原结合位点,能分别与靶细胞和免疫细胞结合,从而引导免疫细胞定向杀灭靶细胞。双特异性抗体的研制经历了鼠源性单克隆抗体的化学偶联,双杂交瘤和基因工程3个发展阶段,基因工程双特异性抗体与以往鼠源性双特异性抗体相比具有较低的免疫原性和较好的组织穿透能力。knobs into holes技术是基因工程双特异性抗体研制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技术,该技术能引导异源二聚体的配对,提高双特异性抗体的产量和质量。目前已有一些Bs(Fab)2和diabody等类型双特异性抗体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其中以抗CD3/抗肿瘤双特异性抗体最为常见。抗中性粒细胞/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试验结果表明,双特异性抗体对中性粒细胞体外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且对中性粒细胞的免疫功能具有诱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