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牦牛肉嫩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牦牛肉是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和高能量的蛋白食物,因其受长期放牧饲养和屠宰的年龄较大等因素,牦牛肉的嫩度较差,其开发利用受到很大的限制。本文综述了肉的嫩度机理、牦牛肉嫩度的评价、影响牦牛肉嫩度的因素、人工嫩化技术以及其分子水平的研究进展,以促进牦牛肉的商品化及嫩化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62.
白萨福克羊高原过渡期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过渡阶段饲养的27只白萨福克羊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生理指标、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行为学、生长发育、繁殖性能及抗病性等,研究引入的白萨福克羊在向高原过渡饲养阶段的适应性.结果表明:白萨福克羊的生理指标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与我国绵羊相比存在一定差异,在正常波动范围内,红细胞平均容积公母羊之间差异显著(P<0.05),其他19项指标公母羊间差异不显著(P>0.05);公母羔羊初生重分别为(5.33±1.15) kg和(4.88±0.15) kg,初生至3月龄时生长速度较快,3~9月龄时逐步减慢,公母羊成年体重分别为(88.00±6.36)kg和(62.06±6.40) kg;过渡期间白萨福克羊的产羔率为145%,对疾病抵抗力较强.白萨福克羊适应于过渡饲养阶段的环境,为转运至青藏高原地区饲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3.
在绵羊1、2、3、9号染色体上选取了22个微卫星基因座,对实验绵羊群体所有的表型资料按基因型分组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5个微卫星基因座对体重影响显著。标记BMS835的基因型AD(182/190)、BMS1126的基因型DG(107/113)、BMS1636的基因型AC(124/128)、OARCP79的基因型EF(109/111)和BMC1009的基因型DE(292/284)为体重的有利基因型。  相似文献   
64.
β-酪蛋白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orden利用转基因技术首次从小鼠乳腺中分泌得到了人组织源性纤维酶原激活剂,开创了转基因技术的先河。在短短的20多年的时间,转基因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专家与企业关注到利用哺乳动物的乳腺生物反应器来生产重要的药用蛋白以及稀有蛋白食品。目前,哺乳动物的乳腺生物反应器主要采用β-乳球蛋白(BLG)、酪蛋白(CSN)、乳清酸蛋白(WAP)和乳清白蛋白基因的启动子和调控区。这些区域能够有效地促进外源基因在转基因动物乳腺组织中特异表达。β-酪蛋白(CNS2)是奶蛋白含量较多的一种酪蛋白,在各种哺乳动物的奶汁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相似文献   
65.
绵羊许多重要经济性状都受数量性状位点(QTL)控制的。本文综述了QTL定位的群体设计、标记的选择、绵羊遗传连锁图谱及QTL定位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66.
不同哺乳方式对牦牛公犊生长发育以及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哺乳方式对牦牛公犊生长发育以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以20头麦洼牦牛公犊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全乳饲喂组(1组)和半哺乳组(2组),每组各10头,试验期为6个月,在饲养期内进行体尺、体重的测定;试验结束时,每组随机选择3头犊牛屠宰,进行胴体及肉质特性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全哺乳生产的小白牦牛肉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无论是全哺乳还是半哺乳生产的小白牦牛肉都具有无污染、富含氨基酸和矿物质等特点,均属于天然绿色食品。  相似文献   
67.
飞播造林是扩大和改善森林资源的重要手段,但受重造轻管思想和飞播造林投资的影响,飞播后期提高造林成效措施一直以来不被人们重视,这也是导致飞播造林总体成效不高的重要原因,通过分析飞播造林成苗成林现状,提出了飞播后期提高造林成效的若干途径和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8.
飞播造林具有速度快、投资少、成本低、效果好,不受地形限制等优势。30年来,商南县飞播造林从无到有,成效面积不断增加,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优化和改善生态环境、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推动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林业建设、调整林业结构都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随着生态建设的持续、快速发展,商南县可提供飞播的荒山荒地越来越少。本文结合商南县造林实际,提出了进一步发展飞播造林的思路与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面对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艰巨任务和生态文明建设各项要求,发展林下经济能够有效拓宽林区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增强群众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意识,从而有效提升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工作的融合度,使生态文明建设与脱贫攻坚工作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取得良好发展成效。本文简要分析了发展林下经济对推动岷县脱贫攻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岷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0.
谷类精料如玉米、大麦、高粱等,大都含有丰富的淀粉,而糖分的含量较少。通过糖化处理,可把一部分淀粉转化为麦芽糖,使饲料带有甜香味。这样可以改善饲料的适口性,并容易消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