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30篇
  1篇
综合类   22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蛹虫草虫草素高产原生质体融合子鉴定与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4号和8号菌株作为亲本,采用灭活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获得228个再生菌株。酯酶同工酶与ISSR-PCR方法相结合鉴定融合子,以虫草素含量和子实体性状为筛选指标,经过初步的遗传稳定性测试,得到虫草素含量显著提高的5个稳定融合子——CM59、CM61、CM69、CM136和CM186 ,其虫草素含量分别为8号菌株的1 .17 ~1 .73倍。实验证明融合子菌丝中虫草素含量普遍提高。筛选得到的5个融合子经进一步遗传稳定性验证后可用于以获得虫草素为目的的菌丝体发酵培养。  相似文献   
62.
家蚕(Bombyx mori L.)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ori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BmNPV)抗性为不完全显性,在常染色体上由主效基因控制,在性染色体上有微效基因的协同作用.抗BmNPV相关基因的研究,为生产上进行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RNA干涉(RNA interferenc...  相似文献   
63.
建立了新蚕药中磺胺嘧啶钠及其他2种有效成分的HPLC分析方法,液相分析条件为:以WatersSunfire C18(2)(1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以乙腈-0.05 mol/L磷酸水溶液(体积比为85:15)(三乙胺调磷酸-水溶液pH至2.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35°C,检测波长235 nm。结果表明,其有效成分的分离度为5.4和8.4,磺胺嘧啶钠的理论塔板数为11 185,在0.5~200.0μg/mL范围内检测磺胺嘧啶钠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9,回收率为98.70%~101.81%,RSD小于2.0%,检测限为0.3μg/mL。该法简单、快速、准确、选择性高,适合新蚕药中磺胺嘧啶钠及另2种有效成分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64.
2008年3月至2009年5月对贵阳市白云区月季栽培基地田间病虫害进行了系统调查和鉴定,基本摸清了贵阳市白云区月季栽培基地有病害3种、虫害2种。进行了田间抗病(虫)性筛选,结果发现:雪山、法国红、卡罗拉、坦尼克、艳粉、黑魔术、瑞普索迪、口红等品种对主要病(虫)害的综合抗性表现较好,并结合生产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5.
该研究阐述了我国食用菌标准的发展现状,分析了食用菌标准存在的问题,并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提出标准体系框架,以期为深入研究、制定食用菌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6.
以湖北省认定香菇(Lentinula edodes)品种久香秋7(秋栽7号)为对照,考察5个秋季主栽香菇品种在郧阳区的种植表现及子实体特征、产量和主要营养功能成分。首次在郧阳区“工厂化集中制棒养菌、农户基地分散出菇模式”下开展秋栽香菇的品比试验,筛选适合郧阳区种植的优质香菇品种。结果表明,秋栽DH3菌株环境适应性好、菇形好,主要营养成分粗蛋白质含量较高,产量适中;秋栽SN7品种的环境适应性强、子实体小而圆整、适合工厂化集中养菌,出菇快,容易形成花菇,产量高。秋栽SN7和秋栽DH3可作为适合郧阳区“集中制棒、分散出菇”模式下的秋栽香菇品种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7.
为筛选生态绿色肥料,研究微生物菌肥施用效果并优化施用方法,试验以微生物菌肥及常规化肥按照不同组合配施,研究了玫瑰的生长性状、病害情况、花量产量、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土壤微生物数量状况。结果表明:施用复合肥+微生物菌肥(NPK+B)对玫瑰株高、分枝数有显著影响,较对照分别增加33.3%、31.8%,微生物菌肥+有机肥(B+M)可促进分枝,但对茎粗无显著影响。施用复合肥+微生物菌肥+有机肥(NPK+B+M)与B+M处理土壤物理粘粒含量在34%~41%之间,土壤质地得到了一定程度改善,各处理中增加B、M及B+M可以调节pH降到适宜的弱酸性范围,较好地改善土壤酸碱性质。各施肥处理均对玫瑰花量及产量产生增益作用,而增加微生物菌肥可有效降低黑斑病的发生,病情指数由对照的13.23降低至7.17,并提高了玫瑰对有机肥和复合肥的利用率,提高株高、茎粗与发新枝数量,从而起到增产的作用,其中NPK+B+M增幅最高,达67.8%,其次为NPK+M、NPK、B+M。通过连续施用微生物菌肥,玫瑰种植地土壤中的细菌、真菌及放线菌数量较CK均显著增加,其中“真菌/(细菌×10)”达到1.042,相关性分析表明,真菌和放...  相似文献   
68.
<正>近5年来,贵州省掀起了月季、玫瑰种植热潮,铜仁市沿河县、黔东南镇远县,黔西南册亨、贞丰、义龙新区、兴仁、黔南惠水、平塘、毕节等地均有大量种植。全省玫瑰和观赏月季种植面积达69925亩,涉及农户55895户,涉及精准贫困户7718户。其中毕节种植面积达34120亩,涉及农户23046户,涉及精准贫困户4249户,13948人;黔西南册亨县、义龙新区、兴仁县、贞丰县种植面积达25400亩,涉及农  相似文献   
69.
吴楠  侯秋梅  金晶  周洪英 《花卉》2020,(10):5-6
野蔷薇是蔷薇属的一种灌木,丛生,高2~3m,自然生长,无损伤,新梢每年生长一次,年生长10~70cm。野蔷薇主要以串根繁殖,主根清晰。根深2~3m,须根较多。主根、根茎和须根一起生长。野生玫瑰是我国不可多得的重要药材,可食用也可外敷,如今市场上已经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因此,为了能够充分了解到我国市场对鲜花的需求,笔者将对野生玫瑰对环境的适应性进行有效探索,并对野生玫瑰栽培技术进行分析,并重点分析了野生玫瑰的生态适应性到底如何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70.
淡黄花百合无性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洪英  张著林  孙超 《种子》2007,26(11):104-105
运用正交试验法,筛选淡黄花百合鳞茎繁殖最佳基质和繁殖系数。结果表明,采用腐殖土为基质,"十"字形切割法,淡黄花百合单片鳞茎繁殖系数可达4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