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篇
林业   8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王雅悔 《国际木业》2013,(10):15-15
近日,森林管理委员会(FSC)和森林认证计划(PEFC)呼吁ISO成员不支持待开发的用于认证现行森林产品的ISO标准的一项提案。这项提案由DIN(德国标准化协会)和ABNT(巴西技术标准协会)发起,其目的是制定一个新的全球统一的标准监管链,这将减少目前进行多项认证的成本。  相似文献   
22.
特色烤烟品种‘闽烟35’密集烘烤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闽烟35’中部和上部叶片为对象,研究不同烘烤工艺对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以探讨改善特色烟叶烘烤质量的适宜烘烤工艺,从而制订特色烤烟品种‘闽烟35’配套烘烤工艺模式。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处理A(即高温保湿变黄,相对高湿定色)提高并改善了‘闽烟35’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经济性状、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质量,工业可用性最好。处理B(高温保湿变黄,相对低湿定色)烤后烟叶质量仅次于处理A,但结构略僵硬,青筋烟略多,感官评吸青杂气较为明显,劲头稍大。CK处理(即低温保湿变黄,低湿定色)烤后烟叶色淡,身份薄,油分少,色度弱,杂色烟多,外观质量和经济性状不理想,感官评吸香气量较低,烟气稍浑浊,整体表现最差。  相似文献   
23.
低温胁迫对‘热研1号’槟榔新品种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完善‘热研1号’槟榔新品种的生物学特性,以1年幼苗为材料,在26、20、14、8 ℃的温度梯度下,分别生长0,10,20和30 d后,测定植株的相对含水量、电导率、叶绿素、脯氨酸(Pro)、丙二醛(MDA)、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探讨供试材料在低温胁迫下的耐受性。结果表明:在26 ℃/10 d、26 ℃/20 d、26 ℃/30 d处理条件下各指标表现正常;20 ℃/10 d、20 ℃/20 d低温处理时各指标数值开始出现小幅度变化,但在20 ℃/30 d条件下变化明显,表现为多个指标数值差异显著;当处理温度在14、8 ℃条件下,处理时间为10 d时各指标数值间差异达显著水平,特别是随着低温胁迫程度的加强,在8℃/30d时脯氨酸、丙二醛、POD、SOD活性均出现了持续上升后再下降的趋势,结合植株濒临死亡的外观症状,证明了在8 ℃/30 d条件下幼苗严重受损直至死亡。  相似文献   
24.
不同外源激素对油棕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油棕幼胚为外植体,以N6培养基上添加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研究。结果表明,无激素的培养基上不能诱导出愈伤组织,单独加入2,4-D、IAAIBA、6-BA中N6+2,4-D110mg/L的浓度愈伤组织形成率最高,为83.75%,诱导过程中褐化现象少。N6+2,4-D110mg/L+PVP5g/L+蔗糖6%+AC0.3%培养基促进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生长,适合进一步继代培养。  相似文献   
25.
采用5种不同的果皮处理方法对椰果进行处理,研究不同果皮处理方法对椰子种果发芽率、成苗率、发芽时间和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果皮对发芽率影响不显著,对发芽时间和幼苗的生长发育有阻碍作用,但有利于提高成苗率。认为去除大部分外、中果皮的同时保留一定量的中果皮是最佳种果育苗的果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6.
采用5种不同的果皮处理方法对椰果进行处理,研究不同果皮处理方法对椰子种果发芽率、成苗率、发芽时间和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果皮对发芽率影响不显著.对发芽时间和幼苗的生长发育有阻碍作用,但有利于提高成苗率。认为去除大部分外、中果皮的同时保留一定量的中果皮是最佳种果育苗的果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7.
为研究不同种质槟榔花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采集白花和黄花两个槟榔种质雌花,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技术构建其挥发性风味物质指纹图谱,比较2种槟榔雌花释放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组分及相对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两个种质雌花共检出挥发性风味物质72种,两者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差异主要集中在醇类和酯类。黄花种质雌花的醇类物质中乙醇、3-羟基-2-丁酮、异丁醇均高于白花种质3倍以上。白花种质雌花的酯类物质相对含量是黄花的2.3倍,以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3-甲基丁酯为主;白花种质雌花的乙酸叶醇酯、乳酸乙酯、乙酸己酯、丁酸甲酯相对含量也高于黄花种质。相似度和主成分分析表明,根据槟榔雌花挥发性风味物质可以区分两种槟榔雌花。  相似文献   
28.
通过设置不同基质配比处理,筛选出适合槟榔苗的基质配方,为繁育优质种苗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红壤土、椰糠和羊粪为原料,按不同比例配制育苗处理组合,测定基质理化性质、根系生长状况、根系活力以及根际微生物多样性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比处理对根鲜干重、次级根、根系活力及微生物数量等方面影响显著。其中Ⅳ处理(6/10红壤土+3/10椰糠+1/10羊粪)综合表现最好。表现最差的是不添加椰糠和羊粪的CK处理。通过对基质总孔隙度、容重与根系生长、微生物数量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总孔隙度与根干重、一级根、根系活力、真菌、细菌、放线菌等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或P<0.05);除根鲜重及二级根数外,容重与其他指标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P<0.01或P<0.05),表明种苗繁育基质总孔隙度与容重对植物生长及根际微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9.
旋毛虫病是世界性人畜共患病,严重威胁人畜健康和公共卫生事业,给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病诊断多采用镜检。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开展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荧光抗体和放射免疫等检测技术的研究。间接血凝试验是一种快速灵敏的诊断方法,我们通过试验,取得了满意结果。一、材料与方法 (一)旋毛虫幼虫的分离于重疫区肉联厂采得含旋毛虫的猪横纹肌,铰碎后每克加400ml盐酸胃蛋白酶消化液(含0.7%浓盐酸和0.5%胃蛋白酶),存37~39℃消化9小时,沉淀物过滤后再用生理盐水反复清洗,得纯净幼虫。用0.11MpH7.2的PBS液洗涤三次,离心压积后再以1∶9的比例稀释。  相似文献   
30.
为进一步了解台湾种槟榔在海南种植的品质特性,以台湾种槟榔鲜果为实验材料,分析测定7份样品的植物学特性(纵径、横径、鲜重)和品质性状(水分、槟榔碱、粗纤维、多酚、可溶性糖)。结果表明,随着样品质量的增加,植物学特征和品质性状指标呈逐渐上升趋势。根据测定结果,将7份样品分为三类:一类为A、B、C样;二类为D、E样,三类为F、G样。其中,二类样品中槟榔碱、纤维含量符合鲜食鲜果口感刺激性适中,纤维含量较少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