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41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14篇
  13篇
综合类   126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52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71.
优化干姜和丹参有效成分提取方法。方法:以提取率和有效成分含量为指标,L9(34)正交实验考察液料比、溶剂浓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优化活血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条件。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1∶16,提取75min,提取液浓度在80%,提取3次。结论:本实验优化的提取方法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72.
总结了仰韶黄杏整地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防治等早实、丰产、无公害栽培技术,对仰韶黄杏的推广具有示范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3.
市场未必欣赏“龙”江西上饶地区行署办公室程建平,周琳龙,亦即目前经济领域流行的“一条龙”。什么棉花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什么矿产开掘、加工“一条龙”,什么汽车的零配件生产、组装、整装“一条龙”,还有那些名目繁多的、涉及某一产品内部或产业之间的“...  相似文献   
74.
外源脱落酸对茶树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年生龙井43茶苗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外源脱落酸(ABA)对茶树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外源ABA均可显著提高茶苗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但也提高了叶片中丙二醛(MDA)和ABA的含量。对照组在48 h内,可溶性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MDA和ABA含量略有波动;在不同浓度外源ABA处理下,低浓度(10、20、50 mg/L)ABA处理可在48 h时内提高可溶性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高浓度(100、200 mg/L)的ABA可导致叶片中MDA的大量积累,并导致内源ABA含量的显著增加,可能是由于高浓度ABA对茶苗造成胁迫伤害,进而引发可溶性物质的大量积累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强。结合各项指标,施加低浓度的ABA可提高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力,从而提高植物抗逆性;而高浓度的ABA,则可能会对茶苗造成一定的胁迫伤害。因此,在冬季或初春时,适当施用低浓度的ABA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茶苗的抗逆性,增加新植茶园茶苗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75.
VQ蛋白是一类植物特有的转录调控辅助因子,主要与WRKY蛋白互作,参与诸多生物学功能。尽管一些植物VQ家族基因已经被鉴定,但在豇豆中有关VQ家族基因的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从豇豆中鉴定出37个VuVQ基因,并详细分析这些基因的序列、微共线性、表达谱与进化关系。染色体与共线性分析表明,豇豆VuVQ基因定位在11条染色体上,基因扩增主要由片段重复产生,其中4对重复基因所在区段共线性程度高。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豇豆VuVQ基因结构有3种类型,绝大多数无内含子;豇豆VQ蛋白均包含VQ结构域,同时这些VQ保守基序数目和顺序变异较高。进化研究揭示豇豆VQ蛋白存在6大类群,这些类群均起源于陆生植物。选择压力检测表示,豇豆的8对VuVQ基因均受严格的负选择。表达分析表明了豇豆VQ基因具有多样化的表达模式,这意味着VQ蛋白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本研究结果为豇豆VQ基因的功能解析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76.
V-ATPase广泛分布在原核和真核细胞内膜系统,作为ATP驱动质子泵调控细胞各种生理过程。系统阐述了V-ATPase V1结构域和V0结构域中各亚基(A、B、C、D、E、F、G、H、a、c、c′、c″、d、e)的分子结构和功能,以及V-ATPase相关亚基作为靶标进行RNAi的相关研究,为实现害虫防控、延缓害虫抗药性产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7.
78.
周琳 《猪业科学》2020,37(11):32-33
将猪精液从公猪站运送到养殖场不仅仅是简单地运送。温度差异和振动只是影响精液质量其中的两个因素。需要跟踪精液从公猪站到猪场的全过程,这个过程会发生什么,需要注意些什么?推荐猪场同行们阅读此文。  相似文献   
79.
本试验旨在研究断奶仔猪小肠黏膜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和二肽转运载体 1(PEPT1)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及谷氨酰胺对其的影响。以 69头(21±3)日龄断奶杜 ×长 ×大仔猪为试验动物,断奶当天选取 3头猪进行屠宰,剩余 66头随机分为 2组,每组 3个重复,每个重复 11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 +1%谷氨酰胺。断奶后第 3、5、7、14天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选取 3头猪进行屠宰(共计 27头),取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黏膜组织样品,通过实时定量 PCR法测定 I FABP和 PEPT1mRNA的表达量。结果表明:1)I-FABP和 PEPT1mRNA的表达量各肠段间无显著差异(P>0.05);2)I-FABP和 PEPT1mRNA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表达量均在断奶后急剧下降,断奶第 3天的表达量最低,显著低于断奶当天(P<0.05),而后逐渐升高,第14天达到峰值;3)试验组 I-FABP和 PEPT1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试验组表现出促使十二指肠、空肠、回肠黏膜的 I-FABP和十二指肠 PEPT1mRNA表达提前恢复至断奶前水平的趋势。结果提示,断奶仔猪 I-FABP和PEPT1mRNA表达量随时间而变化,谷氨酰胺对断奶后I-FABP和 PEPT1mRNA表达量的恢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0.
近几年来黄淮地区栽植的优质沙梨.树叶黄化病发生比较普遍.新高、爱宕两个品种更为严重。究其原因.一是果园连年施用无机肥.有机肥用量过少.土壤碱化程度较重.不利于梨树根系对铁的吸收;二是许多果同土壤盐碱含量高;三是果树负载量大.造成树体衰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