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5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23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以杀菌剂百菌清为研究对象,向供试土壤中通入臭氧,通过改变臭氧通入量和臭氧通入的频次,进行百菌清降解试验.结果表明,臭氧通入量达到400 mg时百菌清降解效果最好,对百菌清初始质量分数分别为10、20、50 mg/kg的土壤总降解率分别为67.3%、67.7%和68.8%;在臭氧通入的初期,通入频次由1次/d增加到4次/...  相似文献   
42.
黄土丘陵典型草原土壤理化性质对生态恢复措施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土壤理化性状及土壤质量变化对草地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宁夏黄土丘陵区典型草原,以放牧草地为对照,对封育、水平沟和鱼鳞坑生态恢复措施实施15年草地的0~40 cm土壤粒径、容重、持水性、孔隙度、有机质、氮磷钾等理化性状进行了比较,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土壤质量综合指数(SQI),评价了不同措施下土壤质量恢复状况。结果表明:1)土层黏粒含量以水平沟措施最高,粉粒以放牧草地最高、砂粒以鱼鳞坑最高;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值(D)从大到小依次为水平沟、封育、鱼鳞坑和放牧草地,土壤粒径垂直变化差异不明显;2)放牧草地土壤容重最高,为1.14 g·cm-3,封育、水平沟和鱼鳞坑均可显著减小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持水性和总孔隙度,但对土壤毛管孔隙和非毛管孔隙的改善效果不大;各处理土壤物理性状垂直变化不显著;3)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呈封育>放牧>鱼鳞坑>水平沟,全磷含量以放牧和封育草地较高,水平沟最低;速效钾含量以放牧草地最高,封育草地次之,鱼鳞坑最低,土壤养分含量呈表聚性;4)土壤质量综合指数在放牧、封育、水平沟和鱼鳞坑措施下分别为0.337、0.719、0.348和0.281,呈封育>水平沟>放牧草地>鱼鳞坑。基于土壤理化性状,认为草地封育对土壤质量改善最为明显,是研究区最适宜的草地生态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43.
犬瘟热病毒(CDV)是一种单链RNA病毒,作为转录因子合成蛋白,共编码六个结构蛋白,其中核衣壳蛋白N(CDV-N)是保守性较强的免疫原性蛋白,在病毒感染时能引起强烈的抗体反应,对于CDV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本研究的目的是构建CDV-N蛋白原核表达载体,利用原核表达技术纯化CDV-N蛋白。利用DNAStar软件预测CDV-N蛋白抗原表位,选择588bp截短体用于原核表达。设计引物,以本实验室保存的pMD18-T-CDV质粒为模板,PCR扩增CDV-N588片段,并将其TA克隆至pMD18-T载体。通过酶切鉴定和DNA测序,从pMD18-T-CDV-N588质粒上切取CDV-N588片段,再将其亚克隆至pET30a原核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ET30a-CDV-N588。该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ITPG在37℃诱导表达His-CDV-N588融合蛋白,并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加以验证。相同条件下大量增菌诱导,Ni-NTA琼脂糖珠在变性条件下分离纯化His-CDV-N588融合蛋白,再次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进行验证。结果表明:pET30a-CDV-N在大肠杆菌BL21中得到高效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证实,我们成功纯化了His-CDV-N588融合蛋白。本研究为制备CDV-N588蛋白单克隆抗体和研制胶体金诊断试纸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4.
碱性蛋白酶酶解核桃粕蛋白产物抗氧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碱性蛋白酶对核桃粕蛋白进行酶解,测定了不同酶解时间下的酶解液抗氧化性;用葡聚糖凝胶分离活性肽段并测定其抗氧化性。结果表明,酶解条件为酶用量3 000 U/g底物、底物质量浓度为40mg/mL、pH为8.5、温度为50℃下酶解210 min,酶解液的抗氧化活性较高,OH.清除率为72.3%,氧自由基清除率为83.1%,DPPH.清除率为102.6%,总抗氧化能力为162.986 U/mL;通过葡聚糖凝胶分离并与已知标准品对照表明碱性蛋白酶酶解核桃粕蛋白产物抗氧化活性多肽的分子量主要集中在1 321~607 u,该多肽片段对OH.清除率为70.23%,氧自由基清除率为62.57%,DPPH.清除率为99.56%,总抗氧化能力为118.987 U/mL。  相似文献   
45.
陈岗  周瑶  詹永  杨勇  罗杨  谢会川 《北方园艺》2019,(7):140-148
通过采集银耳子实体生长期间的温度、相对湿度及子实体园艺学性状(直径和质量)等数据,采用非线性模拟模型,建立了银耳子实体园艺学性状与设施化栽培室内温湿度之间的回归方程,以期实现设施化栽培银耳的低能耗高效益。结果表明:银耳子实体直径发育最适宜的温度为23.08℃和相对湿度为93.11%,质量增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3.18℃和相对湿度为92.60%;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温湿度的子实体生长速率模型,该模型能较好预测子实体在不同温湿度环境中逐日变化情况,为设施化银耳节能高效栽培提供了参考基础。  相似文献   
46.
周瑶 《花卉》2019,(16):179-180
经济果林作为林业发展的关键性项目,大力发展经济果林是林农创收、林业增收的科学路径。基于此,本文综合石井镇经果林的发展情况,整合出经果林产业发展出现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几点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给其他乡镇地区的经济果林产业发展带来有益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7.
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是巴丹吉林沙漠常见的小乔木,其林下沙质土壤对梭梭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巴丹吉林沙漠东缘的塔木素野生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Ma)及梭梭产籽基地的沙质土壤为对象,选定代表性大样地并进行机械取样,结合多重分形和联合多重分形分析,结果表明:巴丹吉林沙漠梭梭林下沙质土壤以细沙(φ≤0.25 mm)和中沙(0.25<φ≤0.5 mm)为主,占比高达95%以上;二者在不同沙层空间分布状态可以互相表征,具有多重分形和联合多重分形特征。细沙和中沙空间分布为梭梭林提供了必要的土壤基质和水分条件;粗沙空间分布的随机性以及细沙、中沙小概率子集空间分布复杂性为其他物种入侵和生存提供了多样化的小生境。整体上,梭梭林沙质土壤以细沙和中沙空间分布占主导,大概率子集决定景观特征,其小概率子集和粗沙空间分布的随机性为植物生存提供了多样化的小生境。  相似文献   
48.
指出了随着我国社会福利建设事业的不断完善,孤儿问题的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除做好孤儿的基本生活保障外,政府和社会更应该关注孤儿的精神和心理问题。儿童村作为孤儿生活的空间载体,其建设和管理的好坏对儿童健康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为辅助解决儿童村内存在的儿童心理问题,从儿童心理安全视角探讨了SOS儿童村景观建设对孤儿心理健康成长的影响,同时提出了相应儿童村对景观构建的设想,以及色彩、空间、交流和心理疏导等方面的策略。  相似文献   
49.
杨永志  闫海霞  赵淑文  周瑶 《种子》2020,(2):11-14,20
为了解常夏石竹(Dianthus plumarius)在旱生条件下的萌发情况,进一步明确常夏石竹种子在干旱条件下的萌发潜力及抗旱能力,以常夏石竹种子为实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测定常夏石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萌发指数、萌发胁迫指数、萌发抗旱指数及幼苗的胚轴胚根长。结果表明:1)随着PEG浓度的增加,种子开始萌发的时间推迟,且萌发过程被延长;2)与对照相比而言,随着PEG浓度的增加,常夏石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呈减小的趋势;3)随着PEG浓度的增加,常夏石竹幼苗的胚轴和胚根受到显著的抑制,抑制作用也越强。综合分析表明,常夏石竹种子有较好的抗旱能力,在干旱区具有良好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50.
奶酪中产杆菌样细菌素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MRS培养基筛选奶酪中分泌细菌素的乳酸菌,并鉴定菌种。依次研究菌落形态与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结合牛津杯法分析抗菌谱和理化代谢物,通过形态和生理生化实验方法对筛选菌株进行鉴定。生理生化反应为乳酸菌,菌落形态与特征为杆菌,对部分革兰氏阴性菌有抑制作用,为保加利亚乳杆菌。分离菌株为乳酸杆菌,分泌细菌素是蛋白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