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9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又称猪蓝耳病,是全球养猪业的头号猪病,给世界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美国在2005年的统计显示由PRRS引起的损失为5.6亿美元[1]。同样,蓝耳病也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严重危害,尤其是2006年发生的高致病性蓝耳病[2],更是让中国养猪业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12.
口蹄疫与蓝耳病的综合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口蹄疫预防1.1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时间病毒在干燥粪便中存活14天,泥浆中存活6个月,尿中存活39天。在土壤中夏季可以存活3天,冬季存活28天。1.2传播1.2.1通过人员传播与感染动物接触的人员可以保持和呼出病毒达36个小时并成为传染来源。1.2.2空气传播受感染动物的气溶胶通过空气传播,猪气溶性排泄病毒量最大,每天排出400,000,000个病毒粒子,牛对气溶性传播最易感,0~12个病毒粒子即可  相似文献   
13.
正近几年深部输精技术已在养猪生产过程中不断的推广使用,可提高母猪生产成绩、提高劳动效率、提高优质公猪的利用率等。近几年深部输精技术已在养猪生产过程中不断的推广使用,为规模化猪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充分体现到了深部输精的好处,可提高母猪生产成绩、提高劳动效率、提高优质公猪的利用率等。  相似文献   
14.
正便秘是在规模化猪场母猪群体中存在的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给猪群健康、生产性能的发挥及猪群管理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便秘是在规模化猪场母猪群体中存在的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给猪群健康、生产性能的发挥及猪群管理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母猪便秘,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内分泌紊乱,造成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肠道运动减缓、肠内容物滞留时间过长、水分过度吸收而出现的粪便干、呈球状,造成排便费力、排便次数减少等,更严重的可引发母猪某段或某几段肠管阻塞。  相似文献   
15.
北方某种猪场因母猪群免疫程序的调整出现问题,疫苗更换后保育猪群成活率急剧下降,临床上表现为厌食,体温升高,腹泻并出现死亡等情况,对病死猪剖检可见喉头出血,淋巴结肿大出血,肾脏点状出血,脾脏边缘梗死,膀胱点状出血等病变。实验室检测发现猪瘟病毒,综合临床表现、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测诊断为猪瘟。根据诊断结果采取紧急免疫方案,实施1个月后,猪群逐渐稳定,成活率提高到97%,说明猪瘟的危害仍然需要高度重视,而且需要采用科学的防疫方法来控制猪瘟。文章介绍了一起华北某猪场保育猪暴发猪瘟的诊断和控制的案例,希望对养猪从业者的临床诊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伪狂犬病(PR).猪瘟(CSF)和猪圆环病毒病(PCVD)是4种威胁我国养猪业的重大传染病,但到目前为止还缺乏完善的防治手段.为了掌握这4种疾病的流行特点,本研究采用ELISA、免疫荧光等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7年4月期间8个省市向本中心送检的6 918份病料及血清进行检测.此外,所有结果均用PCR/RT-PCR法进行验证,以保证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这4种病毒在所调查的养殖场均有很高的感染率.其中,PRRS、PR、CSF、PCVD的感染率分别43%、31%.7%和29%.在所检测的78个养猪场中,有53%的养猪场发生上述2种或多种病毒的合并感染.其中,CSF与PRRS、PR和PCVD双重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7.69%.7.69%和1.28%;PR与PRRS和PCVD双重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9.23%和2.56%;PRRs和PCVD双重感染发生率为3.84%;PCVD-PRRS-PR,PCVD-CSF-PRRS及PR-PRRS-CSF三重混合感染率分别为5.13%.1.28%和2.56%;PR-PRRS-CSF-PCVD四重感染发生率为1,28%.无论是按季节还是按区域比较,PRRS的发病率最高,CSF的发病率最低.以上数据说明这4种疾病确实是当前养猪业丞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定期监测以便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我国生猪产业的发展正在经历重大变革,其中包括养殖规模、生产方式、防疫体系等诸多方面的变化。生猪供应主体的转换必然使规模化养殖成为养猪生产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当然养猪产业也要向专业化、科学化方向转变。由于疫病仍是制约我国养猪生产的重要因素,经过近年来重大猪病危害的深刻教训,养殖业者应切身体会到疾病的控制必然要从过去的有病才治、病急乱投医的方式转向预防为主、养防并重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猪萎缩性鼻炎免疫和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萎缩性鼻炎(atrophic rhinitis,AR)是猪群的一种重要呼吸系统传染病,最初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打喷嚏,抽鼻息,眼睛分泌物与灰尘固结形成泪斑,鼻腔出现分泌物,根据疾病发生的不同阶段,分泌物表现为浆液性甚至脓性,部分严重发病猪鼻腔出血(见图1),特别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在猪舍的栏圈、墙壁或其他猪身上发现喷出的鼻腔分泌物。  相似文献   
19.
猪瘟和猪呼吸道病综合征(PRDC)给当前猪场造成重要威胁,猪瘟疫苗和猪肺炎支原体疫苗是重要的防制工具。由于两种疫苗同时注射有利于减少猪群应激并减轻劳动强度,本试验旨在探讨仔猪3周龄时同时注射猪瘟疫苗和肺炎支原体疫苗对猪瘟抗体滴度变化的影响。选择3头同期分娩母猪,将每头母猪所产12头仔猪随机平均分到A、B、C、D这4个组。4个组都在3、8周龄注射猪瘟疫苗。A组只注射猪瘟疫苗;B组和C组在1、3周龄接种猪肺炎支原体疫苗,3周龄时猪肺炎支原体疫苗与猪瘟疫苗同时注射,B组为两种疫苗分点注射,C组为混合注射;D组在2、4周龄注射猪肺炎支原体疫苗。统计分析表明,10周龄和13周龄时4个组猪瘟抗体滴度差异不显著,说明猪肺炎支原体疫苗与猪瘟疫苗同时注射并不干扰猪瘟抗体的生成。另外发现,在母源抗体水平较高的情况下,3周龄接种猪瘟疫苗会受到母源抗体的部分干扰。  相似文献   
20.
批次生产与可视化管理已经成为规模猪场的必然选择,这是一套系统的管理方法,将猪场各个生产部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按计划有序地组织生产,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经营效益。我们以一个猪场案例的形式,分享猪场运行批次生产和可视化管理后,在生产成绩和经济效益方面的提升;探讨如何通过批次生产和可视化管理使猪场生产走向系统化、标准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