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8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1.
[目的]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新郑枣叶中总黄酮的工艺,为工业化生产中从枣叶提取黄酮提供参考.[方法]在预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总黄酮的工艺.[结果]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如下:脱脂枣叶粉末2.0 g,乙醇浓度30.00%、料液比1:15、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35 min.在此条件下,新郑枣叶中总黄酮提取率为6.55%.[结论]该工艺提取效率高,操作简便,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2.
防风种子的休眠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了防风完整种子与种仁的发芽率和吸水率,测定了防风种子粗提液对白菜、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活性;运用原位试验方法探讨了防风种子萌发与内源抑制物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防风种子休眠与种皮关系不大,种子中存在的内源抑制物质是造成防风种子发芽率低、出苗缓慢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谷胱甘肽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氨氮应激能力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1.32±0.01)g的黄颡鱼80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分别投喂基础饲料中添加100、300、500、700 mg/kg谷胱甘肽的试验饲料。饲养56 d后,利用氯化铵进行氨氮应激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饲料中谷胱甘肽添加量的增加,黄颡鱼的增重、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均在添加量为300 mg/kg时达到最大值,且100~500 mg/kg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之间的饲料系数、肥满度和肝体比差异不显著(P0.05)。2)与对照组相比,300~700 mg/kg组全鱼粗蛋白质和100~700 mg/kg组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升高(P0.05)。3)饲料中添加谷胱甘肽对黄颡鱼血清总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葡萄糖、尿素氮含量和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4)氨氮应激后,试验组黄颡鱼死亡时间较对照组延迟,96 h时,各试验组黄颡鱼累积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其中100和300 mg/kg组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谷胱甘肽可以提高黄颡鱼幼鱼的生长性能、全鱼体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及抗氨氮应激能力。利用二次回归方程拟合特定生长率和谷胱甘肽添加量,得出谷胱甘肽在黄颡鱼幼鱼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为357.69 mg/kg。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马尾松、红锥纯林和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差异,为南亚热带地区马尾松-红锥混交人工林经营提供科学依据。以马尾松和红锥纯林及其混交林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林分和土层深度容重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马尾松和红椎纯林及其混交林间土壤理化性质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马尾松纯林土壤容重显著高于红椎纯林及其混交林,而混交林持水能力和孔隙度显著高于纯林。3种林分土壤pH值均为强酸性,有机质含量为二级标准,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均在混交林中最高。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在纯林中显著高于混交林,而碱解氮、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均在混交林中最高,其中土壤氮素表现为丰富等级,而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表现出缺乏或极缺乏等级。混交林能够显著降低土壤的酸性,提高养分有效性和土壤肥力;能够显著改善土壤物理性质,促进微生物活动和营养元素分解,提高土壤的保肥性和缓冲性。混交林土壤结构、透气性、透水性、导热性、紧实度以及保水能力显著高于纯林。土壤的氮磷钾现实供应能力显著高于纯林,混交林更有利于土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环保生态袋的特点、结构和功能,并通过沙河三期Ⅱ标段湖心岛边坡施工的具体事例,充分论证了作为新产品的环保生态袋在施工中的环保、节能、易于施工等优点和功用,对提高施工效率和降低施工成本具有无可比拟的实用性,提倡将该产品进行系统推广并充分运用在施工中尤其是边坡绿化施工中,以解决边坡施工不可实现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漯河市园林绿化建设概况及发展现状,指出了在绿化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提高绿化管理水平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三峡库区龙滩河段生态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于2013年3-12月对该河段4个代表性断面进行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水体理化因子的监测。结果表明,龙滩河段浮游植物共计7门、99属种;其中,绿藻门39种(占39.39%),硅藻门次之,为28种(占28.28%),蓝藻门12种(占12.12%);浮游植物的年均丰度和年均生物量分别为4.845×106个/L和4.469 mg/L;水体年均透明度为1.38 m,叶绿素a、总磷、总氮含量分别为5.891μg/L、0.138 mg/L、2.04 mg/L;香农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年均值分别为3.22和0.91,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年均值为56.05,变幅38.57~68.52;由此推断,龙滩河水质为中污染至轻污染状态,属中-富营养型,龙滩河段养殖区与非养殖区的水质相近。  相似文献   
18.
 在生长箱内控制条件下分析测定了接种体密度、土壤水分基质势和土壤温度对辣椒疫病死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每克干土中接种1个辣椒疫霉菌孢子囊就能造成侵染,引致辣椒死苗,随着接种体密度升高死苗率增大,直至接种体孢子囊密度达到50~80个/g干土时死苗率达到最高。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状况是决定辣椒疫病死苗率的重要因子,病菌侵染的最适土温是22~28℃,土壤水分接近饱和,即土壤水分基质势(Ψm值)为0时最容易侵染发病,土壤过于干燥和过饱和都不利于侵染发病。辣椒疫病死苗率与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基质势及其互作之间可用数学模式描述。  相似文献   
19.
阔叶树叶面积测量方法的比较和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方格纸法、纸样称重法、直接测定法(用LiCor 6400叶面积测定仪直接测定)及扫描测定法(用W inFolia软件扫描图像进行测定),分别测定木荷和白兰的叶面积,并用统计方法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这四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差异不显著。但综合耗时长短、信息量、先进性等因素进行比较,得出扫描法为最优测定方法的结论,这对于确立一种科学合理和高效的阔叶树叶面积测定方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大豆疫霉根腐病传播途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带菌土壤、病残体进行病试验,研究了人工接种条件下种子带菌条件及带菌种子传病情况,结果表明,带菌土壤和病残体无论是在当年还是越科后都可有效地传播大豆疫霉根霉是大豆疫霉根腐病的主要初侵染不原和传播途径。人工接种可以导致大豆种子力,但只在有病资助以豆荚才有这种结果,幼荚期接种豆荚可以使荚内的豆粒严重发病,豆粒被一层菌丝包裹,这些豆粒虽然本身不能萌发,但能作为接种体导致邻近的健康植株发病。作者通过大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