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20篇
  7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研究了在赤霉素发酵生产中用植物油(菜油、豆油等)部分替代赤霉素发酵培养基中基础碳源或补料碳源对赤霉素GA3发酵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5%~20%的菜油部分替代赤霉素发酵培养基中的基础碳源,可使赤霉素GA3摇瓶小试和生产大罐试验发酵水平分别提高10%和5%左右。  相似文献   
52.
以新疆塔里木盆地平原区5地(州)地下水水质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2003年与2011年57对(原位点52个,就近点5个)取样点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及各项水质指标.结果表明,2003-2011年,盆地中劣质水(Ⅳ、Ⅴ类水)水样点占总取样点由2003年的63.1%升至2011年的82.5%,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内的水样点均恶化为Ⅴ类水.分析了造成水质恶化的原因有成井质量差、工业活动和农业活动、超量开采等,提出了控制城镇污染源、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分层开采地下水等塔里木盆地平原区地下水水质改良与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3.
新疆于田县农田土壤重(类)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基于新疆于田县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分析8种重(类)金属(Cd、Hg、As、Pb、Cr、Cu、Ni和Zn)元素的含量特征,为该区农田土壤重(类)金属污染防治和风险管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最新试行的《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15618-2018)》,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进行土壤重(类)金属污染评价,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土壤中可能存在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定量评价。【结果】于田县484组农田土壤中,有3个取样点超过风险筛选值,无超风险管制值取样点;土壤中除Cd、Cr和Hg元素外,其余重(类)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均低于新疆土壤背景值。【结论】土壤中除As元素外,其余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0,只有As元素在研究区土壤中存在富集现象,土壤可能受到人为污染;内梅罗综合指数结果表明,研究区整体处于安全状态,轻污染和警戒状态分别占0.2%和0.4%;土壤中重(类)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程度都较低,取样点均属于轻微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54.
新疆塔里木盆地平原区中盐度地下水分布及其质量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2002~2004年完成的"新疆平原区地下水资源调查与评价"成果,采用地下水资源模数法和GIS技术,确定了塔里木盆地平原区中盐度地下水(矿化度为2~3、3~5和5~7g/L)的分布状况,分布面积为92141.32km2,占塔里木盆地平原区总面积的30.6%;计算了各流域、各地(州)中盐度地下水的补给资源量,总补给资源量为11.16亿m3/a 。分别采用单指标法(盐度S、可溶性钠含量SSP、镁系数KMg、残余碳酸钠RSC和钠吸附比SAR)、综合危害系数K和灌溉系数Ka法对中盐度地下水的水质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得出了各流域、各地(州)中盐度地下水的灌溉适应性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55.
新疆民丰县农田土壤微量营养元素含量及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新疆民丰县85组农田表层土壤样品中的6种微量营养元素(Fe、B、Mn、Cu、Zn、Mo)的实测含量,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对研究区土壤中微量营养元素的含量及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u、Fe、Mn元素的块金系数在25%~75%,为中等程度的空间自相关性,空间变异同时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土壤B、Zn、Mo元素的块金系数小于25%,具有强烈程度的空间自相关性,空间变异受到影响的因素主要有成土母质、气候等自然条件。Fe、B、Zn元素的平均含量处于较缺乏水平,Mn、Cu元素的平均含量处于中等水平,Mo元素的平均含量处于较丰富水平。研究区土壤中6种微量元素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土壤有机质和pH对土壤微量营养元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6.
采用地累积指数、污染负荷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对新疆民丰县85组农田表层土壤样品中Cd、Hg、As、Pb、Cr、Cu、Ni、Zn八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和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民丰县农田表层土壤中重金属Cd、Hg、Cr、Ni元素的含量是新疆土壤背景值的1.147倍、1.124倍、1.116倍、1.041倍;Pb、Zn、Ni、Cu、As元素之间呈现不同程度的显著相关性。地累积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As、Cd、Cr、Cu、Zn、Ni、Pb、Hg;土壤重金属的污染负荷指数PLI平均值为0.1268,属于无污染程度。土壤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值为13.828,属于轻微生态风险。民丰县农田土壤环境适宜耕种,农产品安全隐患概率极低。  相似文献   
57.
通过试验分析了5%S-诱抗素可溶粒剂在葡萄生产上的应用,先对这种新剂型的性质和优势做了简单介绍,然后设计了一套试验方案,并对最终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8.
59.
利用新疆伊犁河谷地2003年和2011年地下水质量与污染调查评价工作所取得的地下水水质数据,采用单因子评价法进行地下水质量评价,采用同一水井2011年和2003年化学组分浓度对比法进行地下水污染评价。地下水质量评价结果显示,2011年伊犁河以北地区可以直接饮用(Ⅰ~Ⅲ类水)或经适当处理可以饮用(Ⅳ类水)的地下水水井占调查总井数(7眼)的100%,不能直接饮用的地下水资源(Ⅴ类水)占0;以南地区可以直接饮用(Ⅰ~Ⅲ类水)或经适当处理可以饮用(Ⅳ类水)的地下水水井占调查总井数(10眼)的90%,不能直接饮用的地下水资源(Ⅴ类水)占10%。影响地下水质量的天然化学组分主要为氨氮、总硬度、总溶解固体(TDS)、SO2-4、Cl-、高锰酸盐指数等。地下水污染评价结果表明,伊犁河以北地区地下水质量等级变差的水井占调查总井数(4眼)的50%、质量类别变好的占50%、质量类别不变化的占0;伊犁河以南地区地下水质量等级变差的水井占调查总井数(8眼)的0、质量类别变好的占62.5%、质量类别不变化的占37.5%。从研究区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两方面简析了伊犁河谷地地下水质量及污染现状,并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的建议。  相似文献   
60.
为研究吐鲁番盆地平原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水质状况,根据吐鲁番地区2015年(最近1次)全面的地下水污染调查数据,选取44组地下水水质检测数据(潜水33组,承压水11组),运用数理统计、Piper三线图、Gibbs图、离子比值法对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运用内梅罗指数法、改进内梅罗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