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0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84篇
林业   301篇
农学   117篇
基础科学   159篇
  115篇
综合类   980篇
农作物   110篇
水产渔业   81篇
畜牧兽医   1723篇
园艺   177篇
植物保护   9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74篇
  2015年   351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306篇
  2000年   267篇
  1999年   197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96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10篇
  197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为探索社群丰容对重庆动物园圈养小熊猫行为区域分配的影响,2014年1月—2015年2月,用目标动物取样法对比观察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社群丰容前后圈养小熊猫区域分配。结果表明:社群丰容增加了小熊猫对栖架、树上的利用,减少了内室和裸露地面和近游客区域的利用。树上利用的最大占比值在夏季,丰容增加了11.1%;栖架的利用最大占比值在春季,丰容增加了2.8%;冬季对内室的利用占比值最高,丰容后,其利用占比减少了8.4%,从而相应增加了小熊猫户外停留时间;丰容后,小熊猫对裸露地面的最大利用占比值减少了3.7%,近游客区域最大占比值减少了5.6%。小熊猫对六大区域的最高利用占比,丰容前后没有变化,最高为树上,最少为裸露地面。  相似文献   
62.
以低温压榨椰子原油为芯材,利用乳化和喷雾干燥相结合的原理制备饲用椰子油粉末。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乳化剂单甘酯和蔗糖酯的质量比为1:4,添加量为2%,壁材明胶和多孔淀粉之间比例为1:2,乳化温度为70℃,芯材/壁材比为60%,固形物浓度15%;均质压力为40MPa,喷头压力为0.30MPa,进料速度为10mL/min,进风口温度为195℃。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不同部位西门塔尔牛肉原料肉的理化品质,评价烤制加工后的食用品质和感官品质。[方法]选取体重为550 kg左右的西门塔尔肉牛10头,屠宰分割后取不同部位牛肉(里脊、外脊、前腿、后腿、眼肉、米龙)。4 ℃排酸72 h后,采用常规方法测定不同部位牛肉的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水分含量、pH值以及色泽指标,并对大理石花纹等级进行评分;220 ℃烤制10 min后,对不同部位牛肉进行剪切力和加工损失率测定,并对感官品质指标进行评价。[结果]不同部位牛肉的脂肪含量、大理石花纹评分、L*值、a*值、剪切力、色泽评分、嫩度评分、多汁性评分、香气评分和总体可接受性评分差异显著(P<0.05或P<0.01),不同部位牛肉中的蛋白质含量、水分含量、pH值、b*值、加工损失率、滋味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眼肉中脂肪含量最高(P<0.01),前腿、后腿脂肪含量相同,均为最低(P<0.01);眼肉、外脊的大理石花纹评分显著(P<0.01)高于其他部位;眼肉、外脊的L*值显著(P<0.05)高于其他部位,里脊、后腿的L*值显著(P<0.05)低于其他部位;外脊和眼肉的a*值显著(P<0.01)低于其他部位;眼肉、外脊的剪切力显著(P<0.01)低于其他部位;眼肉的总体可接受性评分显著(P<0.05)高于其他部位,前腿、后腿和米龙的总体可接受性评分相同,均为最低(P<0.05)。[结论]外脊、眼肉的肌内脂肪含量高于其他部位,烤制后产品的嫩度、滋味及总体可接受性较好。眼肉和外脊是西门塔尔牛肉中最适宜加工烤制产品的部位。  相似文献   
64.
[目的]确定羊同期发情腹腔镜输精的最佳时间。[方法]选取繁殖机能正常、营养状况良好的适龄母羊,在试验母羊阴道内放置孕酮海绵栓10~14 d,撤栓时肌肉注射250~330 IU/只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撤栓后12~24 h开始试情,早晚各1次。按撤栓后时间及发情时间不同分4组进行腹腔镜输精:1组为撤栓后46~50 h输精(n=138),2组为撤栓后50~54 h输精(n=156),3组为撤栓后54~58 h输精(n=275),4组为羊发情后30~36 h输精(n=226)。输精后第40~45天进行B超检查,计算各组母羊受胎率。[结果]发情后30~36 h输精的母羊(4组)受胎率最高,为97.79%,其次为撤栓后50~54 h输精的母羊(2组),受胎率为97.44%,撤栓后46~50 h输精的母羊(1组)受胎率为91.30%;撤栓后54~58 h输精的母羊(3组)受胎率最低,为89.82%。[结论]采用同期发情配合腹腔镜输精技术进行母羊人工授精,最佳输精时间为撤栓后50~54 h以及母羊发情后30~36 h。  相似文献   
65.
草地生态系统对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提供生态系统服务、保障食品安全和维护边疆稳定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全球气候变化和过度的人为干扰打破了草地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及稳定性,造成草地退化、沙化和盐渍化现象严重。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过程的稳定是保证草地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凋落物分解过程是草地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对维持草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草地生态系统凋落物分解对降水格局变化、大气氮沉降增加及放牧干扰的响应已有较多的研究。对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发现降水、氮沉降和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因地理位置和气候变化以及草地类型的异质性而不同,也有针对同一地区开展的研究呈现不同结果的现象。目前对这三种干扰因素中的两因素或三因素交互作用对草地生态系统凋落物分解过程的影响研究较少,而研究气候变化及人为干扰对草地生态系统凋落物的影响对正确理解草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以及可持续利用与保护草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究严重沙化草地治理效果,为草地治理、开发和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方法] 2015—2017年,在严重沙化治理区采用同行条播方式混播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羊柴(Hedysarum laeve)、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和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6种优良牧草。以自由放牧区为对照,采用棋盘式取样法进行植物种类调查;测定植物多度、频度、盖度、高度和产量;对植物CO2吸收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进行测定,并进行多元相关分析;计算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及电导率。[结果] 严重沙化草地治理后植物种类由治理前(2015年)的14种,分别上升到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的72、83和97种;与自由放牧区相比,严重沙化治理区牧草的平均高度、盖度、多度、频度及产量均显著(P<0.05)提高;严重沙化治理区的CO2吸收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均显著(P<0.05)高于自由放牧区,蒸腾速率与光合速率(P<0.05)、气孔导度与蒸腾速率(P<0.05)、牧草产量与光合速率(P<0.05)和蒸腾速率(P<0.01)具有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严重沙化治理区和自由放牧区的主要牧草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具有显著(P<0.05)差异;严重沙化治理区土壤的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以及土壤电导率显著(P<0.05)高于自由放牧区。[结论] 严重沙化草地经过治理植物种类数量剧增,牧草生产水平和草地生态效益大幅度提升,土壤养分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比较不同生长阶段肉牛日粮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日增重,为肉牛养殖日粮配合提供参考。[方法] 按月龄和体重随机选择两组西门塔尔杂交牛,12~15月龄、体重250~300 kg为小体重组,15~18月龄、体重350~500 kg为大体重组,每组10头。日粮根据肉牛体重变化调整,正式试验期分为试验前期和试验后期。以不溶盐酸灰分(AIA)作为内源指示剂,利用点收粪法测定日粮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结果] 小体重组肉牛在整个试验期的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与大体重组肉牛差异显著(P<0.05);试验前期,小体重组肉牛日粮有机物(O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淀粉和能量的表观可消化量与大体重组肉牛差异显著(P<0.05),而OM、CP、NDF、ADF、淀粉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与大体重组肉牛无显著(P>0.05)差异。[结论] 在试验日粮组成条件下,选取的2个饲养阶段肉牛日粮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没有明显差异,可消化营养物质进食量的增加可提高日增重。  相似文献   
68.
[目的] 建立一种浑浊型微生态菌剂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方法] 以黄原胶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稳定剂,以饲用微生态菌剂干粉为悬浮成分,制备微生物水悬浮体系。对制备的悬浮剂进行稳定性评价,测定指标包括稳定系数、黏度、存放稳定性、冷贮存稳定性和活菌总数。[结果] 随着稳定剂添加比例的增加,悬浮剂的稳定系数逐渐增加。添加0.20%稳定剂,体系的稳定系数达到91.38%,极显著(P<0.01)高于空白对照组。悬浮体系的黏度随着稳定剂添加量的增加和贮存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当稳定剂添加比例为0.20%时,体系不出现分层现象,达到稳定状态。经过24 h冷贮存(4 ℃)后,添加0.10%稳定剂的悬浮剂活菌数出现下降,添加0.10%~0.25%稳定剂显著(P<0.05)低于空白对照组,但仍维持在109 CFU/mL以上。[结论] 稳定剂添加量为0.20%时,饲用微生态菌剂悬浮剂无分层现象出现,无论常温还是冷贮存24 h后,制成的悬浮剂中活菌数均保持在109 CFU/mL以上,能够保证饲用微生态菌剂的有效活菌数。  相似文献   
69.
[目的] 研究去势术对雄性中华田园犬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12只年龄、体重相近的中华田园犬分为非手术组和去势组,对去势组中华田园犬进行去势手术,观察并测定术前第1天、术后第14天、术后第21天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以非手术组作为对照,分析去势术对雄性犬脂代谢的影响。[结果] 去势组与非手术组相比,血清中TG含量在第14天到第21天显著上升;血清中TC含量相比非手术组呈下降趋势;HDL第14天和第21天都低于非手术组;LDL都高于非手术组,整体呈上升趋势。[结论] 去势手术会影响雄性中华田园犬机体脂类代谢,会导致去势犬甘油三酯升高,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下降,低密度脂蛋白上升。  相似文献   
70.
一般的动物在泌乳期是不能妊娠的,但是牛的情况比较特殊,这种动物在泌乳期可以妊娠。相对而言,母牛的排卵期较迟,加上这种动物自身的生理结构特点,可以通过人工授精的方式提高母牛的繁殖率。在对母牛进行人工授精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必须充分掌握母牛的发情期,把握最佳的输精时机,确保母牛的受胎率。本文将对母牛人工授精的技术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