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25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22篇
  10篇
综合类   98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248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41.
适合反刍动物日粮类型多酶组合配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试验针对适合在内蒙古地区较常用反刍动物日粮类型(玉米、豆粕、青干草、玉米青贮),利用体外试验筛选出了多酶组合配方和最佳添加量,通过体内试验比较了2种添加方法。结果为:复合酶的合理的组合为酶Ⅰ:酶Ⅱ:酶Ⅲ:酶Ⅳ=水平1:水平2:水平2:水平1;适合添加量为0.1%和0.2%,从成本核算考虑应是0.1%;从绵羊增重效果看,复合酶添加方法为喷洒在粗饲料中优于直接添加在精料中。  相似文献   
442.
反刍动物酶制剂适宜配比及添加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用酶制剂的开发和应用是生物技术在动物营养和饲料工业中应用最为成功的例子.它在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和饲料利用效率.开发新的饲料资源.生产无毒、无残留、天然的畜产品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逐渐显示出巨大的潜力。以前.在反刍动物饲养中的应用酶制剂研究很少.因为人们认为瘤胃内的微生物活动很多.可分泌大量的酶.而且认为外源酶在瘤胃中被蛋白酶所水解或受小肠蛋白酶的作用而失活。最近研究发现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在蛋白酶温育的过程中相当稳定;  相似文献   
443.
胡麻木酚素含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挖掘胡麻木酚素含量相关基因,本研究用269份胡麻种质的基因型数据和木酚素含量数据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呼和浩特、集宁、锡盟和新疆等4个环境下木酚素含量的统计分析表明:新疆伊犁地区种的269份胡麻种质平均木酚素含量为最大,变异系数依次排序为锡盟<呼和浩特<集宁<新疆,广义遗传力为60.67%。4个环境下胡麻种质木酚素含量均呈现正太分布的趋势。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获得了13个显著SNP位点和21个候选基因,为胡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以及高木酚素含量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44.
针对客车车身结构概念设计的特点,开发了客车车身结构概念设计与优化系统(简称BCD),建立了参数化的客车车身结构概念模型.以该模型为模板,实现了新客车车身结构概念几何模型的创建和车身尺寸参数调整,同时建立了车身系统的静态刚度分析、低阶模态分析、灵敏度计算和优化设计计算的自动化过程,对车身的结构性能和低阶模态进行了有效的预估.最后,本文使用该系统计算了某客车车身结构的刚度和低阶模态,并在保证车身质量降低的情况下实现了刚度和低阶模态的提高,有效的改善该车身结构性能,实现了车身轻量化,验证了BCD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45.
为了深入了解胡麻种质粗脂肪及脂肪酸组分的遗传变异,以230份胡麻种质为研究对象,利用广义线性模型(GLM)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粗脂肪和5种脂肪酸含量的变异系数为7.39%~22.67%,遗传多样性指数为2.66~2.80;粗脂肪和亚麻酸含量的相关系数(0.669)最大;筛选出了30对SSR引物,共扩增出365个条带,有效等位基因数在1.2168~1.8320,引物多态性含量为0.2489~0.6257;在群体结构K=4时,230份胡麻资源可分为4个类群;5种脂肪酸显著关联的SSR位点22个,粗脂肪含量相关的SSR位点4个,说明230份胡麻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丰富,5种脂肪酸和粗脂肪含量与SSR标记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446.
牦牛觅食行为是影响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通过采食、践踏和粪便沉积影响土壤生态系统。土壤细菌群落作为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通过在高寒草甸对牦牛进行长期自由放牧处理,分析了不同觅食强度下的细菌群落组成及其共现性网络的变化,揭示了土壤细菌群落对牦牛觅食行为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细菌群落的优势菌门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30.66%~33.38%)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25.04%~28.99%),牦牛觅食显著增加了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2.46~5.10%)和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1.91%~2.68%)的相对丰度。牦牛觅食行为主要通过改变土壤pH值显著影响土壤细菌群落beta多样性,共现性网络复杂度随着觅食强度增加而增加,疣微菌门相对丰度的增加显著降低了细菌群落beta多样性和网络复杂度。牦牛觅食行为能够改善细菌群落稳定性,表明适当的觅食强度能够改善脆弱的高寒草甸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447.
为建立鉴别不同种布鲁氏菌的ELISA检测方法,筛选出牛种和非牛种布鲁氏菌差异基因NC-017250,并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并诱导表达。以纯化的NC-017250重组蛋白为包被抗原,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NC-017250重组蛋白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结果优化后最适血清稀释度为1∶100,兔抗牛HRP-IgG酶标二抗的最佳稀释度1∶5 000,阴、阳性临界值为0.390。用该方法对布鲁氏菌S2免疫血清、A19免疫血清、PPD、FMD、BVD及IBR等阳性血清样品进行检测,除了布鲁氏菌S2免疫血清检出阳性外,其他均为阴性,特异性良好;该方法检测S2和A19免疫血清,并用SPSS软件分析敏感性达95.2%,敏感性较高。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批内变异系数和批间变异系数均<5%。用该方法检测80份牛源临床布鲁氏菌血清样品,结果阳性率为21.3%(17/80)。建立的ELISA方法可用于区分牛种和非牛种布鲁氏菌抗体,为布鲁氏菌不同种鉴定试剂盒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