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1篇
综合类   32篇
畜牧兽医   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旨在探讨鸡线粒体D-loop区单倍型特性以及与生长速度的相关性,并分析其遗传起源。选取不同类型肉鸡品种(配套系)6个,测定其生产性能,并对6个群体共计314个个体线粒体D-loop区全长进行测序,分析其单倍型特性;同时与不同红色原鸡亚种进行聚类,分析其母系起源。结果显示,6个群体D-loop区全序列共检测到37个突变位点,构成40种单倍型,分为A、B、C和E 4个单倍型群,其中AA肉鸡、罗斯308、禽雁麻鸡和裕禾1号肉鸡主要为E单倍型,占比分别为85.92%、50.00%、100.00%和70.21%;园丰麻鸡2号和港丰瑶黑麻鸡E单倍型占比相对较低,分别为15.00%和22.39%,园丰麻鸡2号B单倍型含量最高,占比66.67%,港丰瑶黑麻鸡C单倍型含量最高,占比40.30%。相关性分析显示,初生重与E单倍型比例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A、B和C单倍型比例之间均呈负相关;E单倍型比例与公母平均体重约1.8 kg时日龄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与公母平均体重约1.8 kg时饲料转化比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聚类分析显示,A、B单倍型所有个体均与原鸡滇南亚种聚为一枝;E单倍型所有个体均与原鸡印度亚种聚为一枝;C单倍型所有个体与原鸡印度亚种、滇南亚种、指名亚种以及印尼亚种交叉聚为一类。结果提示,线粒体单倍型与肉鸡生长速度之间相关显著,E单倍型与肉鸡生长速度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我国家鸡群体母系起源丰富,但主要起源于原鸡滇南亚种。  相似文献   
22.
以意大利蜂王幼虫为材料,在不同的孵化温度下人工哺育幼虫,并研究不同营养水平对蜂王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相对湿度为90%±2%,温度为35.5±0.1℃时比34.5±0.1℃时更有利于蜂王幼虫生长发育;在新鲜的蜂王浆中添加少量蜂蜜,有利于蜂王幼虫生长友育。  相似文献   
23.
品种及兔龄对家兔超数排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相同的方法对中国大白兔和獭兔进行超排处理,两者之间超排效果差异不显著;经产母兔平均排卵点(35.20个±5.40个)、平均回收卵子数(25.00枚±2.92枚)显著高于青年母兔(25.83枚±4.07枚、19.50枚±4.42枚)(P<0.05);两者的平均回收率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4.
以家兔为试验动物,人工采集公兔精液,经体外获能后,与从母兔输卵管获取的成熟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和培养。结果表明:①卵龄14~15h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后卵裂率和8~16细胞百分率均显著(P<0.05)高于卵龄16~17h卵母细胞;②L-谷氨酰胺对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及受精卵体外发育具有促进作用,但随着添加量的增加其作用减弱;③培养液DMEM+10%FBS组卵裂率、桑椹胚及囊胚百分率均显著(P<0.05)高于TCM-199+10%FBS组及RM-199组。  相似文献   
25.
家兔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动物,多数实验中是要采其血液,来制备血清、血浆、血细胞等,故血液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实验的准确性。而采血方法与技术又直接影响到血液的数量和质量。家兔采血通常有:耳缘静脉采血、心脏采血和耳动脉采血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26.
籽鹅属于小型蛋用品种,主要产于黑龙江省绥化和松花江地区,以肇东、肇源、肇州最多,辽宁和吉林省均有分布.籽鹅具有很高的繁殖性能,年产蛋100枚左右,是很好的杂交母本,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系统的选育和性能测定,籽鹅的某些生产性能已经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影响蛋壳品质的因素,为鸡蛋保存运输以及蛋鸡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文昌鸡、苏禽青壳蛋鸡、海兰褐、海赛克斯褐、伊莎褐、罗曼褐、京红1号以及新杨褐等8个鸡种为试验素材,研究不同品种、饲养方式以及日龄对鸡蛋蛋壳品质的影响.[结果]不同品种鸡蛋蛋壳强度差异较大,以新杨褐蛋最小,为2.75 kg/cm^2,与罗曼褐、京红1号、海兰褐、海塞克斯褐蛋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伊莎褐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蛋壳厚度以新杨褐、文昌和苏禽青壳蛋鸡相对较低,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其他鸡种(P <0.05或P<0.01).平养和笼养方式下蛋壳品质差异不显著(P>0.05).66周龄内,随着产蛋周龄的增加蛋壳强度呈先逐渐变大后逐渐变小的变化趋势,66周龄最小,为2.31 kg/cm^2,与21、30、39、48、57周龄存在极显著差异(P <0.01);21周龄和66周龄蛋壳厚度最小,极显著低于30、39和48周龄(P<0.01),且显著低于57周龄(P<0.05).[结论]不同鸡种鸡蛋蛋壳品质差异较大,产蛋末期蛋壳品质较差.  相似文献   
28.
铅对蛋鸡肾脏的氧化损伤及酵母硒的保护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90只40周龄海兰褐蛋鸡进行饮水铅(Pb)染毒(100 mg Pb/L)和酵母硒保护(100 mg Pb/L+3%酵母硒)试验,为期8周,通过检测蛋鸡肾脏组织中抗氧化指标和微量元素含量变化及超微结构来探讨铅对蛋鸡肾脏的毒性损伤及酵母硒的保护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Pb组和酵母硒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丙二醛(MDA)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Pb组和酵母硒组肾组织中Cu、Zn含量显著降低(P<0.05),Pb组Fe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硒含量显著降低(P<0.05);酵母硒组铁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 与Pb组相比,酵母硒组SOD活性、GSH含量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肾组织中铜、锌、硒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 超微结构观察发现,铅染毒使蛋鸡肾组织中细胞核染色质边集,有大量畸形核,线粒体肿胀变形,部分嵴断裂,溶解;保护组损伤变化轻微.综上所述,酵母硒对铅暴露所致蛋鸡肾毒性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29.
通过对云龙矮脚鸡线粒体DNA(mt DNA)D-loop区全序列的测序和比对,并结合Gen Bank已经测出D-loop区全序列的红色原鸡的序列,探讨云龙矮脚鸡的遗传多样性和母系起源。结果显示,云龙矮脚鸡mt DNA D-loop区全长1231~1232 bp,1231 bp单倍型在859 bp处存在C碱基缺失。在19只个体中,共发现25处单核苷酸多态位点,8种单倍型。系统发育分析发现,云龙矮脚鸡8种单倍型可以分为A、B、C和E 4个分支。A和B与红色原鸡滇南亚种(Gallus gallus spadiceus)聚为一类,推测这2个分支可能起源于云南、缅甸的附近地区的红色原鸡滇南亚种。E分支与红色原鸡(Gallus gallus murghi)聚为一类,推测可能起源于红色原鸡的印度亚种分支。D分支与4个原鸡亚种聚为一类,可能有多个母系起源。本研究从分子水平上为云龙矮脚鸡的遗传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0.
为了解注水鸡肉的品质变化情况,以市场购买的30只成年青脚麻鸡母鸡为素材,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对其两侧胸肌、腿肌和翅膀部位进行注水,设为试验组。对两组鸡肉品质相关指标检测研究结果显示:注水组鸡肉的重量显著增加(P<0.05),外观品质更加饱满、鲜亮、诱人,肉色显著提亮(P<0.05),剪切力、系水力、pH值、蛋白质含量、肌内脂肪含量、氨基酸含量和肌苷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蒸煮损失、TVB-N值、亚精胺含量、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数显著升高(P<0.05);此外,在正常组中未检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而在注水组检测到金黄色葡萄球菌。从各项指标的变化规律中可以看出,注水鸡肉无论是在营养品质还是在风味口感上都显著降低,而腐败速度以及安全风险则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