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大肠杆菌引起林麝死亡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仔麝的心、肺、肝标本的致病性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鉴定,确认大肠杆菌为引起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同时,采用常规K-B法(纸片扩散法)对大肠杆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本研究为今后预防和诊疗林麝大肠杆菌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秦岭山地围网养麝试验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恢复野生麝种群数量,使人工养殖种群逐渐由圈养向半放养过渡,最终实现野外放归,2008—2009年在陕西秦岭某麝场进行了围网麝半放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圈养林麝对半放养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其采食频率、活动强度和野化程度均高于圈养麝;围网麝取香量显著高于圈养麝(P0.05)。  相似文献   
14.
采用浸杀方式分别比较了印楝油石油醚、氯仿和乙酸乙酯溶剂提取物的杀螨活性,并测定了活性和得率高的溶剂提取物对兔疥螨幼虫的离体毒力,应用互补重对数模型对毒力测定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印楝油石油醚、氯仿和乙酸乙酯溶剂提取物的得率分别为56.82%、25.36%和5.14%。印楝油石油醚、氯仿和乙酸乙酯溶剂提取物都具有一定杀螨活性,其中石油醚提取物活性最高,氯仿和乙酸乙酯提取物活性相近。石油醚提取物和氯仿提取物对幼螨的毒力表现为:24 h半数致死浓度(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LC50)分别为1.347 7,3.917 4μL/mL,500μL/mL的半数致死时间(median lethal time,LT50)为8.404 0 h和9.643 4 h。  相似文献   
15.
根据GenBank已公布的化脓隐秘杆菌溶血素((Pyolysin,PLO)基因设计6条引物,建立一种灵敏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用于化脓隐秘杆菌(Arcanobacterium pyogenes)的快速检测,并对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验证。对化脓隐秘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非O1霍乱弧菌、单增李斯特氏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嗜水气单孢菌、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孢杆菌等9株实验菌株进行的特异性试验表明,建立的LAMP方法仅对化脓隐秘杆菌的检测结果为阳性;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在DNA水平上可达112 fg。采用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检测20份林麝临床病例样品,共鉴定出10株化脓隐秘杆菌,与API Coryne生化鉴定方法的符合率为100%。  相似文献   
16.
用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SPA)标记胶体金技术制作金标垫,以亲和层析法纯化的BP26蛋白作为检测抗原(T线),研制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条。用建立的试纸条检测小鼠布鲁菌感染血清,可成功鉴别牛布鲁菌S19感染和BP26缺失疫苗株YZ-2免疫的小鼠。试纸条检测与布鲁菌属同源性较近的几株细菌的阳性血清,结果无交叉反应;试纸条敏感性高于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测方法,近似于ELISA方法;准确性同于ELISA法,且更为简便快捷。该试纸条具有鉴别布鲁菌病自然感染和疫苗免疫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墨兰根腐病的病原,提出绿色生防措施,以发生根腐病的墨兰为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并对其进行形态学鉴定及分子生物学鉴定,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致病性。同时,采集野外健康墨兰根部和土壤,采用稀释涂布法分离获得20株细菌,通过平板对峙培养,筛选出1株细菌MJ5-1能同时拮抗2株病原真菌。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该拮抗菌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结果表明,导致云南墨江栽培墨兰根腐病的病原是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MJ5-1能抑制腐皮镰刀菌菌丝及孢子的生长。研究结果可为产业化栽培墨兰的根腐病诊断及无公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牛布鲁氏菌膜蛋白的免疫抗原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旨在通过免疫蛋白质组学筛选布鲁氏菌保护性抗原。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对试验条件下培养的布鲁氏菌强毒株544A膜蛋白进行分离,结合Western blotting技术分别用豚鼠、牛抗布鲁氏菌血清寻找发生免疫反应的蛋白质。16个免疫蛋白点经胶内酶切、质谱(LC-MS/MS)进行鉴定。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发现这些蛋白不全是膜蛋白,还存在胞质蛋白,其功能涉及生物合成和物质代谢等领域。成功建立了布鲁氏菌膜蛋白的免疫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为寻找保护性抗原及为新型疫苗抗原候选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狂犬病研究动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狂犬病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狂犬病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可感染所有温血动物,其主要临床特征表现为恐水怕惊、咽肌痉孪、持续性或阵发性抽搐等症状。世界各地均有狂犬病的发生,其主要传染源是犬科和猫科动物。中国近十年来狂犬病发病率有所上升,主要原因是养犬数量剧增、免疫接种比率下降。目前,狂犬病的发病机制还不是很清楚,期望在阐明发病机理的基础上研制出特效药物。目前惟一能够控制狂犬病的方法是进行狂犬病疫苗的有效预防接种,文章就有关狂犬病疫苗的研制进展进行了分析与述评。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林麝粪便在空气中暴露不同时间与孕酮水平的关系,以妊娠期林麝粪便为研究对象,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两种方法检测孕酮水平,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评价不同新鲜度粪便孕酮水平,比较妊娠期和非妊娠期林麝孕酮水平。结果发现,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孕酮水平的最低检测浓度为32μg/mL,用粪便样本检测时未见色谱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孕酮水平为460ng/mL,已显著低于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的浓度。随粪便在空气中暴露时间延长,孕酮水平降低,其中空气暴露后4d和6d的粪便孕酮水平显著低于0d(P0.05);妊娠期林麝粪便孕酮水平显著高于非妊娠个体((P0.05)。结果表明,与ELISA相比,HPLC要求样本浓度高,粪便长时间空气暴露可导致孕酮水平降低,孕酮可作为预测林麝妊娠的候选激素,研究工作可为后续林麝的妊娠诊断和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