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3篇
  3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14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铅、铬胁迫对茶树生育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呆用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pb2 、Cr3 '处理对茶树新梢生育和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其毒害症状,结果表明当铅浓度为120 mg·L-1时,茶树生长基本正常,未出现受害症状,并且茶树的光合作用受到促进.但铅处理浓度大干240 mg·L-1,铬处理浓度大干20 mg·L-1时,茶树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随着铅、铬胁迫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茶树的光合作用受到严重抑制,并呈现不同程度的受害症状.除处理浓度为360 mg·L-1的铅处理外,随着铅、铬胁迫浓度的升高,对茶树营养芽的物候期、发芽数、芽叶重量和长度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铬胁迫的毒害作用大大强于铅胁迫.  相似文献   
42.
茶树对铜的吸收与累积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土壤盆栽和水培试验,研究了铜对茶树生长的影响,铜在茶树中的分布规律及吸收累积特性。结果表明,铜对水培茶树有较强的毒性,铜处理浓度≥3 mg/L时,茶树不仅出现严重的毒害症状,甚至死亡;而土壤铜污染对茶树的生长和光合速率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茶树吸收的铜大部分被吸收根所固定,向地上部运输的比例较低,根部对阻止土壤中的铜向新梢转移发挥了重要的缓冲及屏障作用。盆栽茶树各部位的铜含量由高到低的分布次序为:吸收根>主根>枝条>主茎>新梢(1芽2叶)>叶片,且各部位的铜含量与土壤外源铜添加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水培茶树的根和叶片的铜含量与铜处理浓度也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3.
药用白术的药理作用及其综合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瑞娜  唐茜  何凤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610-5611,5627
介绍了白术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论述了白术的药理作用及其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4.
45.
毛豹皮樟生物学特性及驯化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茜  刘军 《贵州茶叶》2001,(4):13-15,17
  相似文献   
46.
本文用等电聚焦电泳技术,分离蜀永系列茶树品种的多酚氧化酶。结果表明:在等电状态下,多酚氧化酶能保持活力,在所测试的9个品种中,分离出多酚氧化酶同工酶多达15条。结合品种主要性状,分析了同工酶酶谱与品种形态、生理生化特征的关系,认为从同工酶遗传变异的角度,可根据酶谱组成来预测品种主要性状,进行茶树品种性状的早期鉴定。  相似文献   
47.
介绍了台湾茶叶生产、加工、销售和茶文化的发展概况 ,总结了台湾茶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提出了通过弘扬茶文化和发展茶叶深加工产业来促进四川茶叶销售和茶业经济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48.
四川苦丁茶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四川苦丁茶氨基酸组成以及多酚类、可溶性糖和无机元素等含量,并和大叶冬青苦丁茶、贵州苦丁茶和绿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四川苦丁茶植物是一种内含物较丰富,代谢类型、品质特征等有别于大叶冬青苦丁茶、贵州苦丁茶和绿茶的营养保健型饮料资源。  相似文献   
49.
用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鉴定茶树的抗寒性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采用生物膜学说为依据的电导法,经过不同低温胁迫处理对川茶群体种、平阳特早、乌牛早、云南大叶种等4个茶树品种的新梢(一芽三叶)和成熟叶片组织进行了抗寒性测定。并结合Logistic方程分别计算了各茶树品种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列出了供试品种抗寒性的相对强弱顺序为:平阳特早>乌牛早>川茶群体种>云南大叶种。  相似文献   
50.
为给四川省茶树种质资源评价与鉴定、核心种质资源筛选、遗传改良、资源保护与利用等提供参考,利用SRAP标记对30份四川茶树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分析。结果显示:11对SRAP引物共扩增出2744条带,其中,2474条为多态性条带,占90.16%;多态性信息指数为0.22~0.36,平均0.30;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42 1~0.5455,平均0.422 7;Shannon信息指数为0.204 3~0.371 0,平均0.271 1。表明,30份茶树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程度较高。聚类分析表明,供试材料遗传差异较大,遗传相似系数为0.583~0.919;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6时,可将30份茶树资源划分为A、B两大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